第49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孫賓深呼吸一口,放下茶杯,抬頭望向了白棟;他想起了白棟和他的新賭約,卻萬萬想不到白棟會從魏國的經濟入手,更想不到這位白師弟竟有如此心機、如此手段,原來早就在暗中布局,算計上了魏國。他並不懷疑這些飛書的真實性,堂堂鬼谷弟子、秦國白子若是在這種事情上做偽,那還要臉不要了?

  「呵呵,看來師兄是得了恩師真傳,也知道經濟之於兵事的道理。」

  白棟輕笑著放下手中茶杯看了孫賓一眼:「師兄以為,鹽價這一大跌,魏國會如何?對了,現在還只是開始,用不了幾日,魏國精鹽價格將會跌去八成,就連基礎海鹽也會跌去最少五成……」

  孫賓的臉抽搐了幾下:「你是如何做到的?」

  「鹽貿據點其實就是一個龐大的交易市場,當鹽商習慣了在其中交易後,它就可以影響鹽價。雖然鹽價最後還是要歸於真實的供給關係,可是魏嬰太瘋狂了,他傾盡全國之力生產的精鹽實在是太多,居然只用半年時間就消耗了燕齊囤積了五年的基礎海鹽,並將兩國囤積了十年的海鹽購買一空,如此瘋狂的舉動,鹽價如何不跌?」

  「是該跌,但也不應跌得如此之快,從魏國到巴蜀千里迢迢,價值百錢的東西到了地頭翻上兩倍都是正常的,除非是有人早就囤積了大量精鹽於巴蜀、楚地這種缺鹽的國家,而且還要在交易市場中興風作浪,才能如此快的打低鹽價……」

  孫賓也就是在龐涓面前才會時不時的犯傻,其實智商極高;而且為兵之人就不可能不懂經濟,白棟創建的大市場雖然新鮮,他要理解起來也不算什麼難事。

  「孫師兄是兵家,想不到也通經濟?」

  白棟滿意地點點頭:「師兄說得沒錯,不過這不叫興風作浪,而是運用經濟手段打壓對手。所謂『上兵伐謀』,這就是伐謀的一種,我為此花費了足足半年時間準備,否則又怎敢再次與師兄對賭、誇口不用一兵一卒就讓魏國難過?師兄啊,你這次輸了,可要信守諾言留在秦國半年時間,當然,若是半年後老秦不能令師兄滿意,我也會信守諾言送師兄離開的。」

  「我剛剛出山不久,並未建立寸功,你如此花費心思留我,當真就如此看重師兄麽?」

  孫賓看了眼白棟,雖然這位小師弟擄他入秦的手段並不光明,卻更說明了對他的重視,讓他心中也頗為感動;若不是有涓師兄在魏國,說不定他就會同意留在秦國了,畢竟白棟也是清溪門人,不是什麼外人:「你只管放心,師兄我也是言出必踐之人,不會混賴反悔,不過你是不會贏的。」

  「哦?白棟願聞師兄高見。」

  「你不是兵家,不明白這天下最大的財富就是軍隊倒也情有可原,不過師弟既為秦國重臣,難道就不知道天下列國都有最後一筆『國本金』不會輕易動用麽?除非是遇到極大災難,又或者面臨滅國的危險,這筆錢都存放稟庫,應占國家庫藏的一成之多!魏國是天下強國,光是這一成的庫藏,便抵得上秦國全部庫藏了罷?所以就算鹽價大跌,魏國經濟因此受到影響,魏國也不會亂,更不用說嘗到什麼苦頭了,師弟啊,你的手段高明,可惜還是太過年輕了……」

  「師兄是說我年輕?」

  若不是自己將人擄來,孫賓這個初出茅廬的天真小正太不被龐涓活活坑到死才怪,如今見他一本正經地教訓自己太過年輕,白棟當場噴飯的心都有,好容易才忍住沒笑:「那麼涓師兄可不算年輕了罷?有他在魏國,還怕那魏王不動用國本金麽?」

  「你勾連了涓師兄坑害魏國?不對不對,涓師兄要做的是天下第一名將,當今天下,只有魏國能助他完成心愿,他又怎會坑害魏國……難道是因為惠施和公子昂!」孫賓總算聰明人,猛然想通了其中的關鍵。

  「師兄也說了,天下最大的財富就是軍隊,當年犬戎以戰養戰,硬生生逼得周王遷都東移,更何況魏國今日之強,還是犬戎的十倍百倍?魏國如今已經有了四十萬魏武卒,他們不事生產,每日只練戰仗,就連父母妻女,都有國家發放的口糧,這些軍人是師兄理想中的軍隊罷?可就是這四十萬魏武卒足足吃掉了魏國一半以上的賦稅!魏國經濟穩定時自然是養得起他們,經濟一旦崩潰,你猜會如何?」

  孫賓定定地望了白棟半天:「師弟,你好毒!魏國經濟一旦崩潰,便只有削減武卒數量,否則就要用兵列國,到別國去搶錢!魏王一心稱霸相王,自然不肯放棄軍隊,所以就必須發動戰爭,如此正合涓師兄心意。」

  白棟哈哈大笑:「正是如此,所以我只要稍稍透露一些計劃給涓師兄,他就會幫我勸說魏王動用國本金,因為魏國經濟越是崩潰,這仗就打得越大,正合他的心思。師兄也是兵家,你且說說看,若是魏國在此時動兵,是否要吃苦頭呢?」

  「國家窮困,以戰養戰,就如臨水擊敵,不能大勝便會大敗,師傅說過,魏國雖強,卻在四戰之地,此大患也,涓師兄雖是兵家大才,卻最喜恃強凌弱,而且從不將對手放在眼中,若他招惹的國家太多,只怕魏國就要吃苦頭了……」

  「師兄果然是最了解涓師兄的,到時魏國吃了苦頭,師兄可就算輸給我了。」白棟哈哈大笑:「承讓承讓,小弟算是又贏了一場。」

  「如今戰事未起,一切都還是未知,你這手『上兵伐謀』也未必就能成功……慢,上兵伐謀乃是《孫子兵法》所載,恩師只傳過我一人,師弟你是從哪裡聽到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