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呸!你真是越來越蠢,開女閭館?你當白棟是什麼人?那也是七等高爵的貴族!天下各國開設女閭館的又是些什麼人?都是純正商家出身的低賤人等。你以為天下有幾個范蠡,個個都能在成就功業後帶上美人去養老?」

  老甘龍恨鐵不成鋼地瞪了兒子一眼:「不要妄自揣測,為父告訴過你,非議之人,必遭非常之難,切記,切記!」

  「諾,兒子記下了。」

  甘升感覺在父親面前,比在大太陽下更為難受,匆匆抹了把汗,掏出白棟贈送的墨和硯台:「父親,白棟新制了一種『龜膠松香墨』,說是可以隨取隨用,墨色純正,且不易掉色,您不如一試,若真如他說得這樣好,父親就不用每日辛苦書刻了。」

  「還是算了吧,著書立說,哪裡要用到這種速成的東西?」

  「孩兒試過的,真的是好東西,墨韻飄香,正合父親風骨,我研給您看吧……」

  甘升喜孜孜地將硯台放在書桌上,倒了些清水在裡面,一手握住墨塊,另一手提起衣袖,挺肥的一個人,竟然透出了幾分優雅之態。

  甘龍不覺雙眼一亮,這套研墨的動作可是白棟集後世各類古裝電視劇之大成提煉出來的,握墨那手用的是毛筆通行後的執筆方法,指如蘭花掌若含卵,提袖那手虛虛向外,兩手結合依足了方圓之道,這樣的體態,對讀書人的殺傷力最大,老頭兒不喜歡才怪。

  白棟草制的硯台其實就是燒制比較嚴謹的中空青磚,邊角修整成個硯台的樣子,而後經過細磨,勉強可以使用,卻根本達不到後世名硯的標準;不過人生最妙是初見,眼看隨著墨塊轉動,清水漸漸變成了松香撲鼻的墨汁,以甘龍的修養竟也童心大起,搶過墨塊道:「讓為父的來,此事倒是有些風雅,妙極妙極……」

  不多時硯台中已儘是黑亮的墨汁,仔細看看墨色、聞了下墨香,老甘龍露出了笑容,取過擱在文架上的一枝齊地香木筆,試著飽蘸墨汁,在空簡上寫下一字,只見墨色深沉,濃淡得宜,很快就滲入去過皮的竹條上,吹幾口氣,再試著用手去觸摸這個字,手指上竟然沒有半點墨跡,頓時哈哈大笑:「好墨,好墨!這小子真乃奇才,如此香墨,正合我輩讀書人風雅之意!升兒,這墨叫什麼名字?」

  「聽白棟說,這是最上品的墨,只是還未及刻寫品名,它的名字就叫『墨韻飄香』……」

  「墨韻飄香?倒也不錯,就是失之飄忽輕浮。如此文家之寶,該是凝重一些才對啊……」

  喜不自勝的老甘龍沉吟片刻才道:「改動一字就好了,叫做『墨韻留香』。甘升,速速去告訴白棟,此物文寶也,萬萬不可用錯了名字。對了,老夫為墨題名,那小子也不好意思白白承受吧?你就順手多要一些來,幾十塊就可,上百塊也不嫌多,老夫喜歡啊……升兒,你這次做得好!」

  「諾!孩兒這就去白家,要不來也要買來,誰讓父親喜歡?」

  甘升高興壞了,長這麼大,他還是第一次被父親如此誇獎呢。

  第八十六章 是誰在等待?

  「一二三四五六七,一二加為三,二二乃得四,五六後面跟著七和八,九九又歸一……」

  白家祠堂內傳出響亮的讀書聲,白棟親手編篡的幼兒啟蒙課本真正做到了由淺入深,而且朗朗上口,第一篇是引學,所以就從常見的九個數字開始,文中卻互有關連。白棟一面帶著孩子們念書,一面特別提醒道:「記住了,這一課只需要大家記住一到九這些字,其中的『加為』『乃得等等生僻字不需要大家記住,只需要看一眼,熟悉讀音就可,當然如果有人能夠全部記下,老師會另外有獎勵,現在大家隨我再念一遍,一二三四五六七……」

  這是後世幼兒啟蒙的標準化課本,第一課從數字入手,等到學生掌握之後,這些數字就成了熟悉的字,再將其編排進第二課中,就能帶動一些生字。比如第二課中的『一日一月,氣分陰陽,三心二意,萬事難成,一日八九問,乃得四五分』這樣每次都有熟字引領生字,學生們就能在不知不覺中掌握更多文字,課文也會漸漸變長,學習速度就會越來越快。

  比起完全靠音韻領字的《詩經》和後世流傳一時的三、百、千來,這種啟蒙讀本可以在短短兩到三個月的時間內讓學生掌握數百個常用字,如果遇到草兒這種極其聰明的好學生,掌握個上千文字也並非不可能。

  「一二三四五六七!」

  孩子們的讀書聲方落,一個厚重的嗓音猛然吼起,險些嚇哭幾個小孩子。公子少官手捧一卷白棟出產的《幼學文林》,擰眉瞪眼望著書上早就認識的文字,心情無比鬱悶,需要發泄啊,只是沒想到他一嗓子吼出來太過破壞和諧。

  自從看過白棟呈上的《幼學文林》,贏連現在逢人就夸此子大好也;連見了白棟就愛莫名異笑的驪姜都開始露出欣賞、會心的笑容……古人也不傻,在這個嚴重缺乏啟蒙教材的年代看什麼都是寶,更何況白棟這部《幼學文林》讓上大夫甘龍大為讚賞,稱為『開時代之先風』,連老秦國最飽學的人都這樣說了,眾官員自然更是交口稱讚,大家公認就算是『有教無類』的孔夫子也未能在啟蒙之道做出如此的貢獻。

  啟蒙之學做得再怎樣高明,也成不了諸子大家,文人相輕也輕不到白棟這個搞初級教育的人頭上,因此眾人都是不吝讚美之言,結果捧起了白棟,坑慘了公子少官。都說國君庶子地位等卿,公子少官這個『卿』就很不合格了,自小入公學就不知愁壞了多少先生,本來資質就差,還不是個好學生,好容易能背出半段文章,認識幾十個字了,第二日他就得忘記大半;結果幾年修學下來,大字勉強識了半籮筐,能寫出自己的名字已經算是歷史性的突破,跑到贏連面前顯擺,結果還被痛罵一頓趕了出來,從此對修文再無信心,轉而在公馬母馬的屁股後面尋找存在的價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