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頁
冷月保持著錯愕的模樣沉默了半晌,才輕輕吐出一句,「景翊也在?」
冷嫣點頭,輕嘆,「那天他正好陪太子爺一塊兒去了。」
正好?
正好皇子們那天心血來潮齊刷刷地進了宮。
正好先皇就中毒死了。
又正好其他宮裡人都是一清二白的。
還正好事發時皇子裡面以孝順名揚四海的慧王蕭昭曄不在京里。
而正好跟先皇無親無故的景翊偏偏那天就陪太子爺一塊兒去了。
哪來這麼多正好的事兒?
冷月相信,就算所有人都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地相信這一連串的正好,有一個人也絕不會信。
「安王爺呢?」
「安王爺不在京里。」
冷月一愣,「不在?」
冷嫣苦笑著點點頭,「所以今早在城門口聽到你說回京復命的時候,我就知道你一準兒是在蒙我的……」
「不對……」冷月擰著眉頭搖搖頭,從懷裡摸出那封派她去涼州的公函,「我收到的這封公函是先皇駕崩之後才發出去的,你看看,就是從京城發的,字是王爺的字,還有王爺的壓印,假不了啊。」
冷嫣接過來看了看,也擰著眉頭搖了搖頭,「這我就不知道了,你們安王府的人不是最擅長辦這種邪乎事兒嗎?」
冷嫣這話里有六分玩笑的意思,不過剩下的四分倒也是實情,安王府的人辦事確實喜歡出些奇招,但這些奇招都是用在辦案的時候,極少會往自己人身上用。
跟在安王爺身邊這麼長時間,冷月能猜得出來,安王爺在這時候無緣無故地把她往涼州派,就跟冷嫣攔著她不讓她進京城城門是一個意思,一定不是因為涼州出了什麼事兒,而是因為涼州平安無事。
只是他不在京里,他的親筆公函又怎麼會從京里發出來?
如果是他提前寫好留下的,他又怎麼會料到在他離京的這段日子裡京里會出這麼一檔子大事兒,需要給她發這樣一封公函呢?
冷嫣不說這句還好,說了這句,冷月心裡不由自主地發起慌來,「那……王爺現在在哪兒?」
冷嫣的回答讓冷月心裡更毛了幾分。
「不知道,目前只知道他是在先皇駕崩前幾日跟薛汝成薛大人一塊兒出京的,他身邊的人也就帶了吳江一個,他們出京前只跟先皇打了招呼,這會兒京里沒有一個人知道他們去了哪兒,各州縣也沒有他們落過腳的消息……」冷嫣喘了口氣,轉了個話鋒,「不過太子爺說,就算安王爺在京城裡,這事兒他也管不了。」
「為什麼?」
冷嫣猶豫了一下,垂下目光盯著冷月的小腹看了片刻,才低聲道,「現在先皇駕崩的內情還是秘密,那幾個知情的太醫已都被封了口,安王爺要是插手進來,就是明著告訴天下人這裡面有鬼了,到時候會出什麼亂子,還用我跟你挑明了說嗎?」
冷月雖一向對朝堂里的事兒興致索然,但畢竟身在公門,起碼的道道還是知道一些的。
冷嫣口中的亂子指的就是慧王蕭昭曄,因為自打借著慧妃病逝的事兒孝名遠播之後,姿容清貴舉止溫雅的蕭昭曄就成了朝野中最得人心的皇子,這回的事兒偏巧他又是撇得最乾淨的那個……
想明白了這個,冷月也順帶著想明白景翊如今的處境究竟是什麼來的了,「所以太子爺就讓景翊背這個黑鍋?」
畢竟紙包不住火,太子爺這會兒如果若無其事地登基,必然就會有人伸手把先皇駕崩的內情捅出去,有事兒裝沒事兒的太子爺立馬就會成為這樁案子的頭號疑兇,即便是太子爺乾耗著不登基,一直耗到真相大白,那麼無論最後揪出來的兇手是哪個皇子,朝廷里都要大亂一場。
唯有這個兇手是景翊,這件事才能幹淨利索地一了百了。
眼見著冷月紅起了眼圈,冷嫣忙道,「這是他倆商量好的……」
冷月一巴掌拍在桌板上,「騰」地站了起來,兩眼發紅地瞪向冷嫣,「這種事能商量嗎!」
冷嫣毫不客氣地反瞪回去,強壓著聲音斥道,「你當太子爺願意啊,弒君是誅九族的大罪,景翊要是背上,死的就是景家一大家子,太子爺這些年韜光養晦,朝里這幾派勢力除了景家還有哪個是真心實意擁戴他的?你別跟我說你一個成天辦案子的人還沒琢磨明白景翊為什麼會攪合進這檔子事兒里來!」
冷嫣最後這句話像是結結實實的一記耳光,抽得冷月一個激靈。
不錯……
那毒害先皇的人早就把這一步算計好了,所以那日出現在宮裡的一堆皇子中才會莫明地多出一個景翊。
太子爺若不肯丟出景翊,近在咫尺的皇位就是一個燙手山芋,扔不得也吃不得,可若真把景翊一把丟出去,也就意味著把整個景家丟了出去,景家一滅,他便像是被斬了雙腿,就算勉強坐上那把椅子,也必定坐不穩當,坐不長久。
那設局的人給太子爺指了兩條路,卻是殊途同歸。
而她視為珍寶的那個人不過是設局人丟給太子爺的一塊鋪路石罷了。
冷月脊背上一陣發涼,景翊休她的原因已不像她先前想像的那樣,是不願意讓她跟著他受些什麼苦,而是他雖然仍在苦撐,但已然做好了隨時赴死的準備,他休了她,她就安全了,整個冷家也安全了。
冷嫣點頭,輕嘆,「那天他正好陪太子爺一塊兒去了。」
正好?
正好皇子們那天心血來潮齊刷刷地進了宮。
正好先皇就中毒死了。
又正好其他宮裡人都是一清二白的。
還正好事發時皇子裡面以孝順名揚四海的慧王蕭昭曄不在京里。
而正好跟先皇無親無故的景翊偏偏那天就陪太子爺一塊兒去了。
哪來這麼多正好的事兒?
冷月相信,就算所有人都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地相信這一連串的正好,有一個人也絕不會信。
「安王爺呢?」
「安王爺不在京里。」
冷月一愣,「不在?」
冷嫣苦笑著點點頭,「所以今早在城門口聽到你說回京復命的時候,我就知道你一準兒是在蒙我的……」
「不對……」冷月擰著眉頭搖搖頭,從懷裡摸出那封派她去涼州的公函,「我收到的這封公函是先皇駕崩之後才發出去的,你看看,就是從京城發的,字是王爺的字,還有王爺的壓印,假不了啊。」
冷嫣接過來看了看,也擰著眉頭搖了搖頭,「這我就不知道了,你們安王府的人不是最擅長辦這種邪乎事兒嗎?」
冷嫣這話里有六分玩笑的意思,不過剩下的四分倒也是實情,安王府的人辦事確實喜歡出些奇招,但這些奇招都是用在辦案的時候,極少會往自己人身上用。
跟在安王爺身邊這麼長時間,冷月能猜得出來,安王爺在這時候無緣無故地把她往涼州派,就跟冷嫣攔著她不讓她進京城城門是一個意思,一定不是因為涼州出了什麼事兒,而是因為涼州平安無事。
只是他不在京里,他的親筆公函又怎麼會從京里發出來?
如果是他提前寫好留下的,他又怎麼會料到在他離京的這段日子裡京里會出這麼一檔子大事兒,需要給她發這樣一封公函呢?
冷嫣不說這句還好,說了這句,冷月心裡不由自主地發起慌來,「那……王爺現在在哪兒?」
冷嫣的回答讓冷月心裡更毛了幾分。
「不知道,目前只知道他是在先皇駕崩前幾日跟薛汝成薛大人一塊兒出京的,他身邊的人也就帶了吳江一個,他們出京前只跟先皇打了招呼,這會兒京里沒有一個人知道他們去了哪兒,各州縣也沒有他們落過腳的消息……」冷嫣喘了口氣,轉了個話鋒,「不過太子爺說,就算安王爺在京城裡,這事兒他也管不了。」
「為什麼?」
冷嫣猶豫了一下,垂下目光盯著冷月的小腹看了片刻,才低聲道,「現在先皇駕崩的內情還是秘密,那幾個知情的太醫已都被封了口,安王爺要是插手進來,就是明著告訴天下人這裡面有鬼了,到時候會出什麼亂子,還用我跟你挑明了說嗎?」
冷月雖一向對朝堂里的事兒興致索然,但畢竟身在公門,起碼的道道還是知道一些的。
冷嫣口中的亂子指的就是慧王蕭昭曄,因為自打借著慧妃病逝的事兒孝名遠播之後,姿容清貴舉止溫雅的蕭昭曄就成了朝野中最得人心的皇子,這回的事兒偏巧他又是撇得最乾淨的那個……
想明白了這個,冷月也順帶著想明白景翊如今的處境究竟是什麼來的了,「所以太子爺就讓景翊背這個黑鍋?」
畢竟紙包不住火,太子爺這會兒如果若無其事地登基,必然就會有人伸手把先皇駕崩的內情捅出去,有事兒裝沒事兒的太子爺立馬就會成為這樁案子的頭號疑兇,即便是太子爺乾耗著不登基,一直耗到真相大白,那麼無論最後揪出來的兇手是哪個皇子,朝廷里都要大亂一場。
唯有這個兇手是景翊,這件事才能幹淨利索地一了百了。
眼見著冷月紅起了眼圈,冷嫣忙道,「這是他倆商量好的……」
冷月一巴掌拍在桌板上,「騰」地站了起來,兩眼發紅地瞪向冷嫣,「這種事能商量嗎!」
冷嫣毫不客氣地反瞪回去,強壓著聲音斥道,「你當太子爺願意啊,弒君是誅九族的大罪,景翊要是背上,死的就是景家一大家子,太子爺這些年韜光養晦,朝里這幾派勢力除了景家還有哪個是真心實意擁戴他的?你別跟我說你一個成天辦案子的人還沒琢磨明白景翊為什麼會攪合進這檔子事兒里來!」
冷嫣最後這句話像是結結實實的一記耳光,抽得冷月一個激靈。
不錯……
那毒害先皇的人早就把這一步算計好了,所以那日出現在宮裡的一堆皇子中才會莫明地多出一個景翊。
太子爺若不肯丟出景翊,近在咫尺的皇位就是一個燙手山芋,扔不得也吃不得,可若真把景翊一把丟出去,也就意味著把整個景家丟了出去,景家一滅,他便像是被斬了雙腿,就算勉強坐上那把椅子,也必定坐不穩當,坐不長久。
那設局的人給太子爺指了兩條路,卻是殊途同歸。
而她視為珍寶的那個人不過是設局人丟給太子爺的一塊鋪路石罷了。
冷月脊背上一陣發涼,景翊休她的原因已不像她先前想像的那樣,是不願意讓她跟著他受些什麼苦,而是他雖然仍在苦撐,但已然做好了隨時赴死的準備,他休了她,她就安全了,整個冷家也安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