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 * *

  一個時辰之後,溫庭姝從宋子卿的私宅離去,蘇雁兒將溫庭姝送出門外,看著溫庭姝的那個漸漸遠去,心中的疑惑仍舊不曾消散。

  蘇雁兒沒想到溫庭姝此趟來的目的竟然是要成全她和宋子卿,這女人到底葫蘆里賣的什麼藥?今日之事,她要不要與宋子卿說?

  那女人讓她先別告訴宋子卿,蘇雁兒先前便打聽到這溫庭姝是個品行端正的大家閨秀,而且她言語真誠,不似有什麼陰謀,蘇雁思來想去,還是覺得決定先不告訴宋子卿溫庭姝來找她一事。

  從宋子卿的宅邸出來,溫庭姝又回了溫府一趟,她本以為要很久才能回來,不想這才過了幾日。給宋子卿納妾不是小事,溫庭姝也要告訴母親一聲。

  方夫人聽聞溫庭姝的打算後沉默了許久,若是在知曉她和江世子一事之前,方夫人一定不會同意,至少不會同意得太早,但如今知曉她這女兒巴不得撇了手,得個平靜自在,方夫人便由得她了。

  自溫庭姝離家後,這些天以來方夫人想了很多事情,她想自己逼著女兒忘掉江世子是否正確,如今看到日漸消瘦的女兒,她不由心生一絲後悔。

  作為母親,哪個自己不希望自己的女兒能夠得到幸福,看著眼前臉上完全沒了笑態的女兒,方夫人感到十分心疼,明明在家時,她的女兒總是愛笑的。看著她,方夫人陷入沉思,隨後動了個荒唐念頭。

  如果女兒與那宋子卿和離後,那江世子能不能夠接受她的女兒?

  念頭一起,竟像是雪球一般越滾越大。

  或許這事並不荒唐,那江世子不是很鍾情她的女兒麼?否則又怎會差點為她女兒犧牲性命?而且這江世子又是個無視禮法的人,想必能夠接受和離的女人……

  但除非宋子卿之後再犯什麼大錯,否則姝兒也無法與他和離。

  方夫人沒有將自己此刻想法告訴溫庭姝,這事她還需要再慎重的思考一番。

  * * *

  溫庭姝得到母親的同意後,又陪著母親吃了午飯,才坐上馬車回了宋府。

  溫庭姝回了宋府之後,便去了孫氏那一趟,恰巧孫氏午睡醒來,正在房中喝茶,溫庭姝認為孫氏這邊才是最難說的。

  果不其然,當她提起讓蘇雁兒進府時,孫氏瞬間板起臉,一臉的不贊同,「庭姝,我知曉你是個賢惠大方的人,只是你沒必要受這委屈,且那女人身世不清不白,不宜進我們宋府的門。」孫氏其實更加在乎的是最後一點,那蘇雁兒出自教坊,身份卑賤,就算當妾也夠不上他們宋家門第。

  溫庭姝緩緩言道:「那蘇姑娘原也是書香門第的姑娘,父親是做過舉人的,只是後來父親死後,她母親帶她來汴陽投靠親戚,不料親戚早已搬走,後來她母親又病死在了汴陽,蘇姑娘沒法只能賣身葬母,進了天香院,後來跟夫君時,她還是個乾淨的身子。兒媳見過蘇姑娘,她是個聰慧又乖巧的女人,兒媳並不討厭她,而且兒媳也覺得她很可憐,若沒了夫君的照顧,她孤身一女子又能去往何處?」

  「可是你夫君找你來當說客?」孫夫人定定地看著她,問道。

  「夫君並未與我提起過蘇姑娘,是兒媳自作主張定下來的。」溫庭姝目光微微露一點慚愧之色,「兒媳見夫君近日來茶飯不思,面帶愁容,知曉是為了蘇姑娘的原因。科考漸近,兒媳擔心夫君若長此以往會影響科名。」

  溫庭姝看了孫氏一眼,察言觀色,見她神色並不是那般毅然決然,便繼續道:

  「兒媳知曉婆婆您心疼兒媳,不願讓兒媳受妾室的委屈,只是兒媳也不希望因為自己而影響了家人間的關係,兒媳盼的是一家人和和睦睦,融洽的過日子。」

  孫氏看著一臉溫婉嫻靜的溫庭姝,內心不由十分感慨,真不愧是大家出來的女兒,沒有小門小戶的那小家子氣。她才嫁進宋府沒多久,正是與夫君關係最為親密之時,這個時候哪個女人肯願意讓自己的夫君納妾?想想自己當初這個時候,若她的丈夫要納妾,她是斷不可能會同意的,起碼也得等到幾年之後。

  這般想著,孫氏對溫庭姝又心生了幾分好感,她這兒媳婦兒真是既賢惠大方,又善解人意,能夠看到她的苦楚,並體諒她。近來她的兒子雖然對她依舊恭恭敬敬,但她看得出來,兒子與她疏離不少,他對她還是有怨言。只是孫氏又不能站在他這邊,畢竟溫府那邊定不會同意,而且他們鬧起來,對自己兒子的名聲也不好,所以她才堅決不許那女人進門,如今他這妻子倒先鬆口,孫氏便有些猶豫了。

  讓她女人進門,他們母子也能重歸於好。

  「你公公是個極看重門第的人,他不會讓這麼個不清不白的女人進宋府門的,此事我也無法做主。」孫氏皺眉道。

  溫庭姝微笑道:「那姑娘已經跟了夫君一年,無人知曉她的身份。婆婆,您若不放心她的為人,不如先將她接入府中,先觀察一陣,之後再慢慢商議決定。」

  孫氏覺得她這想法甚好,假裝猶豫許久,才做無奈之色,「既然你如此說,便照你說的去做吧,但我還是要問你一句,你果真無委屈麼?」

  「兒媳先前便說過,最重要的是一家人融洽的過日子。」溫庭姝含笑應道,臉上完全沒有哀怨之色。

  孫氏緊接著又問:「你母親那邊可否同意蘇姑娘進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