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可卻只能眼睜睜見到她身旁的男人把她抱在懷裡,李承胤的眼睛猶如那男人眉間的硃砂痣紅得滴血,他心裡的嫉妒猶如枝蔓瘋狂纏繞增長,「溫娘你不能忘了我!不要忘了我……」

  他寧可她恨他,也不想她這麼冷淡的說著她不恨了,李承胤眼前的秦溫良漸漸的透明淡化,好像隨時都要煙消雲散,他越想留住她越是難以留住,最後他的指尖好像終於能觸碰到她,食指還殘留餘溫,但是下一刻秦溫良突然消散,道別完自然是要離開的。

  「溫娘!」李承胤一下子被驚醒,他控制不住地抬手揉了揉額頭,他的心臟就捏緊得疼,尤其是親耳聽到溫娘不要他了,想到她那般淡然自若的提起他,連最後的告別也是那麼的平靜。

  瞿安之聽到動靜趕緊入內,瞥見帝王驚得坐起身眼裡驚慌濃烈,知道帝王又是做噩夢了。

  李承胤有回在乾清宮睡著,自那以後他時不時做噩夢,顧玉塵給他開了安神藥、燃安神香都沒甚用處,無數的夢境就像無孔不入般的鑽入肌膚緊緊纏繞住他。

  瞿安之見帝王沒有喊他近內帷伺候,他放輕腳步又退了出來,這種時候如果不是國家大事沒有人會打擾帝王,他們做奴才的差不多也快習慣帝王時不時的被夢驚醒了。

  就在李承胤沉浸在情緒里無法自拔,突然寢宮內出現一端方男子,李承胤斜眸望向憑空出現的男人,他單膝跪地,語氣異常肅穆:「主子,西北或許要變天了。」

  李承胤壓低嗓音,「說。」

  「秦家那邊秦青松與秦舟僵持不下,秦舟這人看似對秦青松退一步,實際上秦家人服他者眾多。唯獨身份上有點缺陷,因為他並非鎮南王親生兒子,但是秦家人都知道鎮南王將他當親子,秦將軍在時對秦舟亦是多有敬重與維護,只要他這輩子姓秦,跟隨他的人不會少。」暗一從孟老頭手裡接任暗衛統領職位之後,李承胤順勢將在西北有關監視任務交到他手裡,他留意到秦舟近日似是不對勁,「不知道他是不是有意從魏清輝手裡奪回秦家和鎮南王府,他如今是媳婦兒子都有了,兒子跟著他姓秦,不過這件事他處理得很低調,之前一直沒有風聲漏出來,應該是怕秦青松對他兒子下手。」最近秦舟屢有動作,不似以往安靜,應該是準備藉機架空秦青松。

  李承胤之前從未關注過秦舟這人,真正進入他眼裡時,還是秦溫良失憶後這人主動跟秦青松退一步,他這一退算是免了秦家內部的爭鬥,護住了秦家,同時也是護住了西北安穩。

  如若不是他這番退讓的舉動,那時候李承胤就該把秦家拆得七零八落,趁著兩方相爭朝堂漁翁得利,如今他是慶幸自己當初沒有對秦家施以強硬手段,不然他真的不知道他日他身死如何面對她。

  李承胤披著外套下床,讓瞿安之筆墨紙硯伺候,如果秦舟能叫西北安寧,又能讓管住秦家想蹦躂的人,那他幫那秦舟一把也未嘗不可,他抬手執御筆寫下聖旨,「秦家百年忠烈之家,戍守西北邊境……朕茲以為鎮南王教養有方,膝下一子二女皆乃忠義之人,足以為天下表率……今朕特頒此聖旨嘉許……鎮南王爵位由長子秦舟承襲。」

  第65章 憂心  情難自抑

  李承胤連夜讓人前往西北傳旨, 但是這份聖旨到達西北也得將近一個月的時間,秦溫良與秦舟並不知道這事,他們在謀劃如何將秦青松除掉。

  在得知秦青松與胡地暗中勾結時, 秦溫良就鐵了心不能留下他, 哪怕這人是她嫡親的叔叔, 把秦家交到這人手裡遲早要帶著所有人沉淪。

  但是在解決秦青松之前, 秦溫良不得不去見一人——她的祖母秦老夫人。

  秦舟不可能將秦老夫人請出府與秦溫良見一面,依照三房不依不饒的性子, 只怕秦老夫人前腳出門, 他們後腳就跟上來,然後揣測秦舟狼子野心用秦老夫人拿捏他們, 反手給秦舟扣不忠不義不孝的名頭, 而且還有可能被他們發現溫娘的存在, 秦舟不願冒那樣大的風險, 如此便只能他帶著秦溫良回秦家求見秦老夫人。

  本來他們就對秦舟不滿,眼下得了信秦舟要回秦家,如今秦舟與秦溫良才走到二門處就被王氏擋住了。

  「秦舟你把這未婚就與人生子的女人帶回秦家,是想求見祖母認下這女人啊?」王氏一身淺藍色紜衫, 散花水霧綠草色的翠水薄煙紗, 頭上插著不俗的金釵珍珠步搖,原該是親和溫婉的人, 動作與說話的語氣卻讓人忍不住皺眉。

  她說著拿帕子擋了不屑的嘴角, 見秦溫良以錦帕遮面,只露出一雙眉眼在外, 她頓時故作誇張地驚呼:「呦,遮著臉進門這女人是有多上不得台面。」

  「溫氏她是我秦舟的妻,三嬸莫要太過分。」秦舟將秦溫良護在身後, 三房平常如何對他,他都無所謂,但是他們不能動溫娘分毫。

  王氏挑剔的目光看向秦溫良,又把視線落在秦舟懷裡的隨隨身上,絲毫沒有把秦舟的話放在眼裡,「不也就肚子爭氣生了兒子出來,不過是不知道撿來的進來秦家,過了二十來年好日子,別以為你讓你兒子姓秦就能繼承秦家,有三房在你做夢!」在他們看來秦舟是秦青林的養子,他們現在不承認他,秦舟就應該滾,就是秦青林留下的鎮南王府也應該歸他們三房。

  現在大房秦溫良和秦惜安生死不知,就算活著也不一定能回來,他們正好接管秦家和鎮南王府,如同當年二房秦青棹去世後他們繼承了二房那般。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