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頁
白將軍目光如炬,看著軍書神色緊繃,一個月沒有音信的戰場,當所有人都以為面臨死局之時,這封軍書,猶如最後一絲希望,讓枯槁冷清的皇宮與人心,得到了一絲絲的慰藉。
“稟告聖上,豫王殿下,諸位大人,前線大捷,雲蒼後退一百里,主動提和。”
一言既出,朝堂沸騰,白將軍緊繃的眉角終於舒緩,他重重的吐出一口氣,幸而還是贏了。
豫王端坐於小皇帝的身邊,神色卻不似其他人這般舒服,他冷峻的眉眼帶著寒光,他掃向百官冷冷道:“甚好,攝政王等人何時回京。”
“這……”
驛使猶豫了。
白將軍看他如此,心中忐忑不安,他急言問道:“有話直說!”
“回稟豫王殿下,白將軍,攝政王以身殉國了。”
朝堂安靜了。
所有人的臉上,從喜氣中脫離,面目僵硬的看著驛使。
顧寒塵死了?怎麼可能!
“你再說一遍!”白將軍身子搖晃不穩,他好不容易才穩住心神緩緩上前一步,質問驛使。
驛使低著頭,從懷中拿出了一封書信,上面的字跡明顯不是顧寒塵的。
白將軍拿起信,頓時眼眶就紅了。
這是白萋的字跡。
上面一字一句,都在訴說著那場戰役的困難和將士們的辛苦,士兵士氣低落,顧寒塵親自帶兵,那一戰挫傷了敵人的大部分主力,甚至拿了敵方主將的頭顱,俘獲了近千俘虜。
只是可惜,顧寒塵在此戰中落敵陷阱,為了讓將士們逃走,他隻身一人對抗對面數百人,最後以身殉國。
白將軍拿著信紙的手顫抖不止,他眼前一片漆黑,幸而有身後的大臣們將他攙扶,才不至於摔倒在地。
“萋……楚……楚姑娘如何了。”
他充滿淚水的眼睛已經看不清前方人的模樣,眩暈的頭腦也沒有發現思考,顧寒塵的離開過於意外,所有人都始料不及。
“楚姑娘寫完這封信後,跳崖自盡追隨攝政王去了。”
勝利的喜悅都沒來及讓人傳頌振奮,接踵而至的噩耗,讓無數百姓淚落衣衫。
兩個月後,遠征的將士們回到了京城,暮色沉沉,橘紅若火的天際下,全城縞素一片。飛揚的白布,在夕陽之下,與遙遙相望的天空相互撕扯。顧寒塵所騎得良駒上再無主人,身後拖著一個棺材。
因戰場混亂,山崖叢林遍布,直到最後,都沒有找到顧寒塵和白萋的屍首,將士們將二人留下的東西放在了同一個棺材裡,算是生死同歸。
僅僅月余,白將軍消瘦了許多,他穿著戰甲,站在宮門口,一路追隨的百姓也只能將他們護送到此了。
“攝政王以身殉國,是我大淵英雄!”白將軍底氣十足的一聲後,百姓們紛紛跪地叩拜,在這個世上,有太多關於這個人的傳說,話本勾欄,將他說成無情無義,賣國求榮的小人,就連小孩子不聽話,家裡人都會唬一句“讓攝政王將你抓走!”
而現在,他們誤會如此之深的一個人為了保護他們,為了保護他們的家人,不惜身世,往日所有的詆毀,而今不攻自破。
太后拉著小皇帝,站在宮門上的城樓,看著百姓匍匐一地,心已然冰冷。
顧寒塵死了,小皇帝還未長大,現在豫王理所應當的接管了朝政,所有都與她預想的一樣,又如此不同,她本打算讓顧寒塵和豫王相互牽制,這樣兩方拉扯,就沒有精力和心力再去理會皇位,他們娘倆在這樣的朝野之中,勉強才能保住性命。
“孩子,當皇帝快樂嗎?”太后把小皇帝抱了起來,幼子朦朧的眼神看著她,她回想起自己曾經的年月,物是人非,如今轉念成空。
小皇帝搖了搖頭,“兒臣喜歡跟兄弟們玩,當了皇帝就沒人陪我玩了。”
太后眉間一簇,眼淚頓時要流出來,她要活下去,這個孩子也要活下去,“那這個皇帝,咱們不當了,好不好。”
“當真?”小皇帝一臉天真的看著她,滿眼歡喜,太后用力擠出了一絲笑容,輕輕將他頭上的冕旒拿了下來。
“當真,來母后身邊,陪著母后就好。”
她跪在地上,將小皇帝緊緊抱在懷裡,眼淚不住地流出,痛心疾首。
“母后,你為什麼哭呢?”
“太后,你為什麼哭呢?”
靜怡走上了城樓,看著二人,若是當時太后沒有選擇將希望的賭注壓在大皇子身上,大概她還是她的太后,小皇帝依然是小皇帝。
一步錯,步步錯,到最後紛紛擾擾,是是非非,害死的是顧寒塵,還是太后親手斷送了她與兒子的未來。
靜怡這些日子,眼淚都流幹了,她愛慕顧寒塵,從第一次看到他便是如此。她依然記得,顧寒塵初來時,那個清瘦的少年,眼底是化不開的愁緒,他的模樣,不像皇子,樸素簡陋的甚至連一個普普通通的臣子家的孩子都不如。
沒過多久,他跟著白將軍出征南北,每次出征,她都會去寺廟求一個平安符,掛在自己的床邊,日日看著,盼著,祈禱著他平安凱旋。
每次回來,她都會站在這兒,看著他從城門走到宮門,他騎在馬上,風姿奕奕,她甚至記得他每次穿的衣服。
“稟告聖上,豫王殿下,諸位大人,前線大捷,雲蒼後退一百里,主動提和。”
一言既出,朝堂沸騰,白將軍緊繃的眉角終於舒緩,他重重的吐出一口氣,幸而還是贏了。
豫王端坐於小皇帝的身邊,神色卻不似其他人這般舒服,他冷峻的眉眼帶著寒光,他掃向百官冷冷道:“甚好,攝政王等人何時回京。”
“這……”
驛使猶豫了。
白將軍看他如此,心中忐忑不安,他急言問道:“有話直說!”
“回稟豫王殿下,白將軍,攝政王以身殉國了。”
朝堂安靜了。
所有人的臉上,從喜氣中脫離,面目僵硬的看著驛使。
顧寒塵死了?怎麼可能!
“你再說一遍!”白將軍身子搖晃不穩,他好不容易才穩住心神緩緩上前一步,質問驛使。
驛使低著頭,從懷中拿出了一封書信,上面的字跡明顯不是顧寒塵的。
白將軍拿起信,頓時眼眶就紅了。
這是白萋的字跡。
上面一字一句,都在訴說著那場戰役的困難和將士們的辛苦,士兵士氣低落,顧寒塵親自帶兵,那一戰挫傷了敵人的大部分主力,甚至拿了敵方主將的頭顱,俘獲了近千俘虜。
只是可惜,顧寒塵在此戰中落敵陷阱,為了讓將士們逃走,他隻身一人對抗對面數百人,最後以身殉國。
白將軍拿著信紙的手顫抖不止,他眼前一片漆黑,幸而有身後的大臣們將他攙扶,才不至於摔倒在地。
“萋……楚……楚姑娘如何了。”
他充滿淚水的眼睛已經看不清前方人的模樣,眩暈的頭腦也沒有發現思考,顧寒塵的離開過於意外,所有人都始料不及。
“楚姑娘寫完這封信後,跳崖自盡追隨攝政王去了。”
勝利的喜悅都沒來及讓人傳頌振奮,接踵而至的噩耗,讓無數百姓淚落衣衫。
兩個月後,遠征的將士們回到了京城,暮色沉沉,橘紅若火的天際下,全城縞素一片。飛揚的白布,在夕陽之下,與遙遙相望的天空相互撕扯。顧寒塵所騎得良駒上再無主人,身後拖著一個棺材。
因戰場混亂,山崖叢林遍布,直到最後,都沒有找到顧寒塵和白萋的屍首,將士們將二人留下的東西放在了同一個棺材裡,算是生死同歸。
僅僅月余,白將軍消瘦了許多,他穿著戰甲,站在宮門口,一路追隨的百姓也只能將他們護送到此了。
“攝政王以身殉國,是我大淵英雄!”白將軍底氣十足的一聲後,百姓們紛紛跪地叩拜,在這個世上,有太多關於這個人的傳說,話本勾欄,將他說成無情無義,賣國求榮的小人,就連小孩子不聽話,家裡人都會唬一句“讓攝政王將你抓走!”
而現在,他們誤會如此之深的一個人為了保護他們,為了保護他們的家人,不惜身世,往日所有的詆毀,而今不攻自破。
太后拉著小皇帝,站在宮門上的城樓,看著百姓匍匐一地,心已然冰冷。
顧寒塵死了,小皇帝還未長大,現在豫王理所應當的接管了朝政,所有都與她預想的一樣,又如此不同,她本打算讓顧寒塵和豫王相互牽制,這樣兩方拉扯,就沒有精力和心力再去理會皇位,他們娘倆在這樣的朝野之中,勉強才能保住性命。
“孩子,當皇帝快樂嗎?”太后把小皇帝抱了起來,幼子朦朧的眼神看著她,她回想起自己曾經的年月,物是人非,如今轉念成空。
小皇帝搖了搖頭,“兒臣喜歡跟兄弟們玩,當了皇帝就沒人陪我玩了。”
太后眉間一簇,眼淚頓時要流出來,她要活下去,這個孩子也要活下去,“那這個皇帝,咱們不當了,好不好。”
“當真?”小皇帝一臉天真的看著她,滿眼歡喜,太后用力擠出了一絲笑容,輕輕將他頭上的冕旒拿了下來。
“當真,來母后身邊,陪著母后就好。”
她跪在地上,將小皇帝緊緊抱在懷裡,眼淚不住地流出,痛心疾首。
“母后,你為什麼哭呢?”
“太后,你為什麼哭呢?”
靜怡走上了城樓,看著二人,若是當時太后沒有選擇將希望的賭注壓在大皇子身上,大概她還是她的太后,小皇帝依然是小皇帝。
一步錯,步步錯,到最後紛紛擾擾,是是非非,害死的是顧寒塵,還是太后親手斷送了她與兒子的未來。
靜怡這些日子,眼淚都流幹了,她愛慕顧寒塵,從第一次看到他便是如此。她依然記得,顧寒塵初來時,那個清瘦的少年,眼底是化不開的愁緒,他的模樣,不像皇子,樸素簡陋的甚至連一個普普通通的臣子家的孩子都不如。
沒過多久,他跟著白將軍出征南北,每次出征,她都會去寺廟求一個平安符,掛在自己的床邊,日日看著,盼著,祈禱著他平安凱旋。
每次回來,她都會站在這兒,看著他從城門走到宮門,他騎在馬上,風姿奕奕,她甚至記得他每次穿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