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頁
孫寬方才已同郗翰之略說了兩句話,此刻見狀,又蹲下|身去,平視著兒子,耐心同他道:「這是姨丈,那一位是姨母,多虧了姨丈和姨母,你母親才能好好地將你生下來。長生,咱們該同姨丈和姨母道謝。」
長生尚小,不懂父親話中的意思,卻也聽出了其中的認真,不由也肅著一張小臉,煞有介事地點點頭,沖郗翰之與阿綺二人有模有樣地作了個揖,道:「長生要給姨丈和姨母道謝。」
「好孩子。」阿綺忍不住笑開,彎下腰將他抱起來,帶著他看念念,「這是妹妹,妹妹現在還不會說話,不能叫兄長。」
長生看著襁褓里的小女娃,伸手去握握她的小肉手,引得念念又笑了:「母親說,長生小的時候也不會說話,長生可以教妹妹說話。」
阿綺越看他越覺可愛,想起當日那個小小的孩子已這樣大了,心中感慨,道:「那長生在姨母家多住些時日,和姨母一同教妹妹說話,好不好?」
長生認真地點頭,又引得眾人一陣輕笑。
郗翰之在旁看著阿綺抱著個小郎君的模樣,心中有一瞬也想再生個小男娃,可一想到她臨盆那日的痛苦,又趕緊將這想法壓下。
一行人稍說了兩句,便往回去。
郗翰之與孫寬二人騎馬,屏退左右,遠遠地跟在最後,商議著軍中之事。
阿綺與崔萱兩個則帶著孩子同坐馬車中。
長生正逗念念玩,崔萱則含笑細細打量阿綺,直將她看得面紅耳赤,不明所以地問:「阿秭一直看我作甚?」
崔萱掩唇輕笑:「我看你,上一回見我時,還說要同夫君和離,再見時,竟已好得蜜裡調油似的了!」
阿綺被她說得越發臉紅,想著這一年來的種種變化,道:「實則我也不知怎會變到如今這般,甚至也不知我這樣到底對不對,可——我總想試試。」
雨天路滑,回去還有許久,她遂將這一年來的事與崔萱絮絮說了。
崔萱聽罷,亦感慨不已,望著兩個孩子,道:「這樣的事,誰也說不準。便是我,到今日也不能全然說同夫君成婚後,絕不會有意外。可若教日後的我來看今日,別的不敢保證,卻絕不會後悔。」
阿綺想了想,將心中的紛亂掃空,點頭道:「阿秭說得不錯,我今日既選擇同郎君一道過下去,便該好好過,日後不論發生什麼,不後悔便是。」
數人回去後,一同拜過劉夫人,阿綺與崔萱帶著兩個孩子留下與之一同用飯,郗翰之與孫寬則直接趕往軍營中,召眾將一同商議。
如今孫寬這陣東風已到,三日後,便能往建康進發。
☆、纓繩
因已在壽春休整了許久, 孫寬又早已來過信,郗翰之心中早已將接下來的部署大致想妥了, 此時將心腹將領都召集軍中, 商議起來也格外順暢。
二人除在頭一日夜裡在府中一同飲酒敘舊外, 接下來兩日皆是早出晚歸, 終於將各事都安排妥當。
孫寬來時, 並未大張旗鼓, 只領了百人, 護著妻子一路行來,餘下大部隊則在後緩行。
到時他與郗翰之分頭離開,郗翰之領八萬大軍往建康去,陳兵江邊時,孫寬便向沅陵等地進攻。
荊州各地素來城防堅固,孫寬只三萬人, 不必硬攻, 只做游擊態勢, 隨時偷襲各地,一擊即退, 引袁軍後方動搖,便可給郗翰之可趁之機。
屆時郗翰之南下渡江, 進入建康便能少許多阻力。
討袁之檄文也已擬好, 只待發往天下四方。
待一切定下,已是出發前夜。
二人於午後在軍中一番檢閱,振奮軍心後, 便早早回來了。
臨別在即,兩對夫妻自有許多話要說。
崔萱自成婚後,便始終伴在夫君左右,二人分別最久的一回,便是生長生前,牂柯受災那一回。自長生出世後,孫寬越發顧家,再未離開妻子超過三日,此番分別自然有些難捨。
倒是長生,不足兩歲的小郎君,一本正經地站在母親身邊,沖父親拜了拜,道:「父親放心去,長生是大丈夫,會照顧好母親的!」
如此,令原本還有幾分傷感的崔萱一下破涕為笑。
再觀阿綺處,雖早已習慣了與夫君分離,可臨到這時,自也免不了有幾分愁緒。
然她記得郗翰之先前說的話,待這一回過去,便能回建康常居了,往後夫妻二人在一處的時候,亦當多出不少,遂也沒了惆悵。
夜裡,待將念念哄睡,二人沐洗過後,相擁著靠在榻上,絮絮地說話。
郗翰之捉住阿綺的手,將一個巴掌大的軟綢袋交到她掌中。
阿綺掂了掂那綢袋,只覺有些沉,裡頭似放了什麼細碎之物,裝了滿滿一袋。
她側目望他,疑惑地喚了聲「郎君」。
郗翰之面目含笑,雙掌將她纖細柔荑包裹著,一同將那袋上的系帶解開,露出其中之物。
那裡頭細細碎碎的一片橙黃,夾雜著些大小的顆粒,竟是一抔黃土。
阿綺詫異地睜大雙眸,也不嫌那沙土髒污,直接伸出一截青蔥指尖在那一層細碎的橙黃上輕輕碾過:「郎君這是何意?」
他拿出這袋子交給她,顯然是要贈給她的,可她從未聽過有人會贈旁人一袋塵土的。
郗翰之面目間笑痕加深了些,隱隱還透露出幾分不易察覺的靦腆。
長生尚小,不懂父親話中的意思,卻也聽出了其中的認真,不由也肅著一張小臉,煞有介事地點點頭,沖郗翰之與阿綺二人有模有樣地作了個揖,道:「長生要給姨丈和姨母道謝。」
「好孩子。」阿綺忍不住笑開,彎下腰將他抱起來,帶著他看念念,「這是妹妹,妹妹現在還不會說話,不能叫兄長。」
長生看著襁褓里的小女娃,伸手去握握她的小肉手,引得念念又笑了:「母親說,長生小的時候也不會說話,長生可以教妹妹說話。」
阿綺越看他越覺可愛,想起當日那個小小的孩子已這樣大了,心中感慨,道:「那長生在姨母家多住些時日,和姨母一同教妹妹說話,好不好?」
長生認真地點頭,又引得眾人一陣輕笑。
郗翰之在旁看著阿綺抱著個小郎君的模樣,心中有一瞬也想再生個小男娃,可一想到她臨盆那日的痛苦,又趕緊將這想法壓下。
一行人稍說了兩句,便往回去。
郗翰之與孫寬二人騎馬,屏退左右,遠遠地跟在最後,商議著軍中之事。
阿綺與崔萱兩個則帶著孩子同坐馬車中。
長生正逗念念玩,崔萱則含笑細細打量阿綺,直將她看得面紅耳赤,不明所以地問:「阿秭一直看我作甚?」
崔萱掩唇輕笑:「我看你,上一回見我時,還說要同夫君和離,再見時,竟已好得蜜裡調油似的了!」
阿綺被她說得越發臉紅,想著這一年來的種種變化,道:「實則我也不知怎會變到如今這般,甚至也不知我這樣到底對不對,可——我總想試試。」
雨天路滑,回去還有許久,她遂將這一年來的事與崔萱絮絮說了。
崔萱聽罷,亦感慨不已,望著兩個孩子,道:「這樣的事,誰也說不準。便是我,到今日也不能全然說同夫君成婚後,絕不會有意外。可若教日後的我來看今日,別的不敢保證,卻絕不會後悔。」
阿綺想了想,將心中的紛亂掃空,點頭道:「阿秭說得不錯,我今日既選擇同郎君一道過下去,便該好好過,日後不論發生什麼,不後悔便是。」
數人回去後,一同拜過劉夫人,阿綺與崔萱帶著兩個孩子留下與之一同用飯,郗翰之與孫寬則直接趕往軍營中,召眾將一同商議。
如今孫寬這陣東風已到,三日後,便能往建康進發。
☆、纓繩
因已在壽春休整了許久, 孫寬又早已來過信,郗翰之心中早已將接下來的部署大致想妥了, 此時將心腹將領都召集軍中, 商議起來也格外順暢。
二人除在頭一日夜裡在府中一同飲酒敘舊外, 接下來兩日皆是早出晚歸, 終於將各事都安排妥當。
孫寬來時, 並未大張旗鼓, 只領了百人, 護著妻子一路行來,餘下大部隊則在後緩行。
到時他與郗翰之分頭離開,郗翰之領八萬大軍往建康去,陳兵江邊時,孫寬便向沅陵等地進攻。
荊州各地素來城防堅固,孫寬只三萬人, 不必硬攻, 只做游擊態勢, 隨時偷襲各地,一擊即退, 引袁軍後方動搖,便可給郗翰之可趁之機。
屆時郗翰之南下渡江, 進入建康便能少許多阻力。
討袁之檄文也已擬好, 只待發往天下四方。
待一切定下,已是出發前夜。
二人於午後在軍中一番檢閱,振奮軍心後, 便早早回來了。
臨別在即,兩對夫妻自有許多話要說。
崔萱自成婚後,便始終伴在夫君左右,二人分別最久的一回,便是生長生前,牂柯受災那一回。自長生出世後,孫寬越發顧家,再未離開妻子超過三日,此番分別自然有些難捨。
倒是長生,不足兩歲的小郎君,一本正經地站在母親身邊,沖父親拜了拜,道:「父親放心去,長生是大丈夫,會照顧好母親的!」
如此,令原本還有幾分傷感的崔萱一下破涕為笑。
再觀阿綺處,雖早已習慣了與夫君分離,可臨到這時,自也免不了有幾分愁緒。
然她記得郗翰之先前說的話,待這一回過去,便能回建康常居了,往後夫妻二人在一處的時候,亦當多出不少,遂也沒了惆悵。
夜裡,待將念念哄睡,二人沐洗過後,相擁著靠在榻上,絮絮地說話。
郗翰之捉住阿綺的手,將一個巴掌大的軟綢袋交到她掌中。
阿綺掂了掂那綢袋,只覺有些沉,裡頭似放了什麼細碎之物,裝了滿滿一袋。
她側目望他,疑惑地喚了聲「郎君」。
郗翰之面目含笑,雙掌將她纖細柔荑包裹著,一同將那袋上的系帶解開,露出其中之物。
那裡頭細細碎碎的一片橙黃,夾雜著些大小的顆粒,竟是一抔黃土。
阿綺詫異地睜大雙眸,也不嫌那沙土髒污,直接伸出一截青蔥指尖在那一層細碎的橙黃上輕輕碾過:「郎君這是何意?」
他拿出這袋子交給她,顯然是要贈給她的,可她從未聽過有人會贈旁人一袋塵土的。
郗翰之面目間笑痕加深了些,隱隱還透露出幾分不易察覺的靦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