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看來你是幹過這種事兒。」海瑞笑罵一聲道:「你看街上女多男少,怎麼可能都是官差?」

  「呃……」彭千戶訕訕道:「我們那會兒好像沒女的。」

  話雖如此,但保險起見,兩人還是遠離了西山巷,來到崑山最繁華的半山橋。

  說是最繁華,但比起蘇州城甚至吳江縣來,還是遠遠不夠看。也就只有蘇州閶門外一成的人流,吳江盛澤鎮的三成而已。

  所以海瑞很輕鬆就在街上找了塊空地方。讓彭千戶到一旁的茶攤,付十文錢借了板凳桌椅擺好,把幡兒往桌旁一擱,就算開始營業了。

  不過街上的百姓好像都行色匆匆,好一會兒都沒人照顧他的生意。

  六十多歲的茶攤老闆看不下去,給他端了碗熱紅棗茶過來,讓海瑞喝了暖暖身子。

  海瑞道聲謝,雙手端著茶碗問道:「老丈,這崑山縣比鄰蘇州,怎麼人口端得如此稀少?」

  「崑山怎麼跟蘇州比?人肯定少很多嘛。不過以往這半山橋烏央烏央全是人的,這不大老爺帶著修堤嗎?縣裡人都去了昆南,街上自然就沒人了。」

  「不過你個算命的算不到這個?」茶攤老闆打趣笑道:「我看本事也稀鬆了點兒。」

  「混口飯吃罷了。」海瑞自嘲的笑笑道:「確實是老朽失算了。之前在蘇州城,看著巡撫衙門放告,好幾千百姓排著隊去告狀……這打官司的人啊,心裡沒底,都想算算卦,那十天賺了一冬的錢呢。」

  「哈哈,那你得付我茶錢。」老丈開玩笑道。

  「好說好說。」海瑞又遞給他幾枚銅錢,茶攤老闆推辭一下,也就收下了。

  「我還以為巡撫來了崑山,這裡也能有好些人去排隊告狀呢。」海瑞又嘆口氣道:「沒想到卻在西山巷那邊撲了個空,怎麼會一個告狀的都沒有呢?真是失算。」

  「哈哈哈……」聽個算命的說自己失了算,茶攤老闆險些笑岔了氣。好一會兒才擦著淚道:

  「算不出來我告訴你吧,因為我們崑山有趙青天,何須再勞煩海青天?」

  「趙青天?」海瑞故作不解地問道:「是趙知縣嗎?」

  「還能有誰?當然是本縣老父母,堂堂新科狀元趙縣尊了!」一提起趙二爺,茶攤老闆便收起笑容,滿臉崇敬道:

  「我們崑山老百姓苦盡甘來啊,居然天降狀元公來給當縣令,你說這得多大的福分啊。」

  「好像聽說他是受了處分,才下來當知縣的。」海瑞不動聲色道。

  「都怪華亭姓徐的狗賊!」茶攤老闆還沒答話,幾個老邁的茶客先高聲嚷嚷起來。「要不是奸相陷害,我們大老爺能落到這般田地?」

  「不過也幸虧如此,我們崑山才等來了大救星。」罵完之後,幾位老人家又忍不住笑道:「說起來,好像還得謝謝姓徐的狗賊呢。」

  「老朽也聽說趙知縣抗洪築堤的事跡了,確實可歌可泣。」海瑞笑問道:「不過這跟老百姓告狀有什麼關係?百姓告的又不是他。」

  「你當我們老父母只會修堤啊?」茶鋪老闆笑答道:「縣裡雖然從來不開堂,但每月初二、十六兩次放告,老百姓遞上去的狀子,很快就能判下來。」

  「肯定是我們大老爺,晚上加班加點判的案。」崑山百姓愛趙守正,自然把所有功勞都算作他的。

  「要是不滿意,還可以直接去找大老爺。他整天在工地上轉悠,我們老百姓有什麼冤屈不平,隨時都能當面跟他說。老父母把鄉紳叫過來,幫著調解調解,問題也就解決了。」

  第三十三章 崑山大基建

  茶客們插嘴道:「而且之前聽說海公要巡視蘇州,我們這兒的鄉紳合計了一下,也把這些占年的田都退了。」

  「哦?」海瑞奇怪問道:「還有主動退田的鄉紳?這可真新鮮。」

  「我們崑山的新鮮事兒多了去了,這才哪到哪?」茶客們笑道:「總之我們大老爺來了後,老百姓的活路多了,誰還願意給地主家風裡雨里干一年,到頭來連飯都吃不上?」

  「地主家覺得種田沒意思了唄……」茶老闆給海瑞續杯道:「我們同族的大戶都商量著,要把家裡的田,長租給昆開司,好騰出精力來專心做生意呢。」

  「哦?」海瑞越聽越新鮮,又讓彭千戶掏出十幾文銅錢,請茶客們吃茶點。而後問道:「蘇州近來不是不景氣嗎?前段時間還因為織工失業鬧過事兒呢。怎麼崑山反而活路多了?」

  海公雖然是神人,但依然對大基建的魔力毫無概念。

  「不是說了嗎?因為我們大老爺啊!」茶客們雖然也不懂什麼大基建,卻能清楚感受到這半年來的變化。

  「自從開始修大堤,我們縣裡的活兒,就多的干不完!」

  「修堤不都沒工錢嗎?」海瑞當年在淳安縣修新安江大堤時,還讓老百姓自帶乾糧呢。

  「那都是老黃曆了,我們縣裡修一期時,就管吃飽飯。」茶客們便道:「到了二期,昆開司就給開工錢了。」

  「啊?」海瑞不禁汗顏,真是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自己在淳安幹的事兒,也太對不起鄉親們了。「見月開多少錢?」

  「不好說,有補貼有獎勵。見月米麵油鹽什麼都發,折合折合都要一兩多銀子了。」老漢們不無羨慕道:「而且還跟從前一樣管飯,那可都是淨賺啊。年景好的時候,也找不到這樣的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