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同時稅賦勞役折銀。用夫付費這兩樁新鮮事,也必然會把銀錢提升到社會經濟生活中的關鍵地位,有利於商業的繁榮和經濟的發展。

  ……

  其三是『修水利』,總結疏浚大運河,重開京水河、開鑿引水渠這三大水利工程的經驗教訓,將大河流域和大江流域重新治理。用分流主幹地方式,減少水災、增加灌溉面積。

  其四『平物價』,乃是由朝廷出巨資,在中都、洛陽、襄陽三地設立市易司,任務是在豐收時以合理的價格向百姓收購穀物稻米,以此抑制不法商販趁機壓價,避免穀賤傷農、米賤傷農;再在春荒或某地遭災等糧食緊俏之時,以合理的價格向百姓出售,同樣為了抑制不法豪強囤積居奇,訛詐百姓。

  雙管齊下,可以讓百姓的生產生活更保險,不至於輕易破產,淪為佃農。正像詔書中所說,『權貴賤,通有無,以平物價、濟黎民,所以抑兼併也。』

  從以上四條可以看出,秦雷的變法旨在『安民』,儘可能的為老百姓解除負擔。他地設想是,十年之內使絕大多數可以養活一家老小,不至於逃離鄉里,成為危害社會的流民。二十年內,能讓半數人家,家有餘財……至少逢年過節能想買點啥就買點啥吧!

  但我們同樣可以看出,秦雷這法子對百姓、對朝廷都有好處,可就是有一批人想必不會太高興。那就是原先不交稅不服役、還可以隨意驅使民夫做這做那、時不時還能靠著囤積居奇,發筆大橫財的既得利益者們。

  這些人包括被秦氏兄弟暫時攆出朝堂的士族老爺們,甚至未來也會包括剛剛躋身朝堂的新貴們。秦雷雖然對那些官僚不報好感,卻也知道自己終究還是要靠這些士大夫治理天下,而不是那些感自己恩的老百姓……

  前唐太宗說:『民為水,君為舟。水可載舟,亦能覆舟。』百姓的擁戴確實是很偉大地力量,但大多數時候卻不頂什麼事。就好比他李世民,是靠著那幫子老西兒門閥奪下來的天下,而不是什麼老百姓的支持。

  所以他這句話地重點,是在最後一句『亦能覆舟』上。李世民清醒地認識到,老百姓那溫順的表象下。隱藏著無比狂暴地力量。這力量足以毀天滅地,改換新天。

  因為畏懼。所以愛民。古來賢君皆是如此,秦雷也不例外。但真正能幫得上這些至尊地,卻還是那些不怎麼可愛的官僚,以及他們所代表地各種勢力。

  兩邊都不宜太過得罪,這便是一個矛盾。秦雷的解決方法是大家誰也別革誰的命,都得點好處、都退一步,你好我好大家好吧……很沒有技術含量。卻相當的管用。

  這其實也是無可奈何的選擇,因為他要變革,要讓老百姓能活下去,就必須讓大戶們停止對百姓的盤剝壓榨。但要是單純讓大戶們吃虧,他們就會不樂意,就算不跟秦雷對著幹,也絕不會與他合作的。

  如果把這些人都逼急了,一樣會出大亂子。所以秦雷地後四條。就儘量向士大夫們傾斜……

  ……

  比如說第五條『重科舉』。《新政》上明確指出,科舉將是國家取士的唯一正途,本著『自由報名、公開考試、平等競爭、擇優取仕』的原則進行官員選拔,除此之外所有的方式全部予以廢除。

  這條發令是秦國選官制度的進步,是對被搞得烏煙瘴氣的科舉的撥亂反正。是對察舉制、徵辟制和蔭庇制,最直接有力的替代和否定。給庶族地主和平民百姓,通過科舉地階梯而入仕以登上歷史的政治舞台,提供了一個公平競爭的平台、機會和條件。

  新法中重申科舉制度應分為文舉和武舉兩部分。強調武舉是專門選拔武官而設置的科目。『文武兩科,殊途並進,不分軒輊、無論尊卑』。

  但話雖如此,可國家終是需要文臣來治理的,且武將更重視的是戰功,誰能打仗誰才是英雄,而不是你出身哪年武舉,你是第幾名;我出身哪年武舉。我是第幾名。

  所以武舉地地位不如文舉。這是不容置疑的,也不是一道聖旨可以改變的。

  而從歷年的統計資料看。參加武舉的人中,普通家庭出身的占大多數,參加文舉的人中,卻是庶族地主家庭出身的要多些。這很容易理解,畢竟在世人眼中,當兵扛槍是粗人幹得活,雖然立功容易,可也太過危險。除了那些好奇叛逆的公子哥之外,絕大多數都是普通人家的子弟,仗著手腳粗壯,又練了些刀槍棍棒,便想著通過這個途徑參軍,搏個軍功出來……至少不用從頭做起了不是嗎?

  而文舉則完全是另一番模樣,首先在這個年代,讀書是一件很奢侈地事情……束脩貴、書本貴、筆墨貴、白紙更貴。保守估計,一個學子從入蒙地《三字經》,千字文開始,直到把四書五經讀下來,共需要十年時間,這十年裡一個壯勞力完全搭進去不說,僅各項花費便達到二百兩銀子,這是普通人家也不敢想像的,更別提連飯都吃不上地貧苦人家。

  所以那些連飯都吃不上,還能考中狀元郎的事跡多半屬於勵志故事,做不得真的。就算偶爾有之,也是破落料到的官宦子弟,本身就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因此一百個人里能有一個識字的就不錯了。所以百姓對讀書人有著天然的敬畏……別說你考上進士,就是個秀才都要讓人肅然起敬的。

  所以當士族地主的子弟垮掉後,庶族地主在大秦各色人等中,絕對屬於有文化的那一類。因此毋庸置疑,在秦雷主導的公平科舉中,他們考中的機率要遠遠高於士族和平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