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當時她的父親已經過世,為了得到文家的支持,她不僅答應幫助文彥博成為文官領袖,還付出了自己最疼愛的女兒……

  她是知道墨玉和樂布衣兩情相悅的,但那人面獸心的侄子,卻對名滿大秦的墨玉公主念念不忘,藉機要挾於她。

  莊妃居然答應了這可惡的條件,悄悄將女兒送去與文彥博春宵一度,以滿足他地欲望——其實她前日問樂布衣那『落紅復落紅』的問題,何嘗不是為了補救今日之事呢?

  但墨玉公主何等女子。怎會欺瞞於自己地愛人?她自覺沒有資格再與他在一起,便靜悄悄地躲在深宮中,舔舐自己身心所受的重創。任樂布衣如何尋找,終生沒有再見他一面。

  但要就此認為文莊太后是個極度自私的女人,似乎也不正確。因為為了讓皇甫旦能夠支持自己,她甚至將自己的身體也獻了出去……

  最終在這一文一武的支持下,她將自己的第二個兒子扶上了皇位。也讓自己當上了一國太后。

  然後便是持續將近一年地中都保衛戰,沒有人忘記她將名門貴族留在中都。命他們與百姓生死與共;沒有人忘記她親自帶人送水送飯,運送傷員;更沒有人忘記,為了能讓帝國擺脫被夾攻的困境,她甚至將自己地女兒和孫子,送去齊國和親……

  最後一件事的內幕是這樣的:

  在戰爭進行到最殘酷的時候,沈夫人終於誕下了一名男嬰。幾乎是同時,深宮中也響起兩聲嬰兒的啼哭——一個是瑾妃娘娘新誕下的皇子;一個是墨玉公主生下的一名女嬰。其父不詳。

  這兩個孩子都只在自己母親身邊待了不到一天,便被文莊太后分別送了出去……為了女兒地名聲,她把女嬰送出宮去,讓宮女偷偷撫養;而為了能讓誕生在沈家的孩子光明正大的姓秦,她竟然把昭武帝新誕的皇子換了出去……

  這事兒只有她、皇帝和沈夫人知道,即使瑾妃也蒙在鼓裡,還以為真的是皇帝和太后心疼自己的孩子,不忍心讓他在襁褓中千里為質。去當那世界上最小的囚徒。

  而文莊太后之所以狠心讓這孩子東去為質,一方面為了能給他個光明正大的身份;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讓昭武帝心裡舒服點——雖然目前位子不穩,他還對自己言聽計從,但假以時日站穩腳跟後,說不得會反攻倒算,把這個孩子禍害了。

  還不如乾脆將其送到齊國去。遠離皇帝地魔掌長大呢!

  至於這個孩子的安危,其實她不算太擔心。因為沈家人以為是自己的長房長孫,定然費盡心力的全程保護,相信憑著他們富甲天下的實力,應該不至於讓這孩子夭折。

  而且女兒心灰意冷,主動要求與齊國和親,還可以照看著這個嬰孩……

  ……

  隨著公主與皇子遠去的隊伍,中都地包圍解除了,大秦的危機也終於度過了……

  在這場攸關帝國存亡的戰役中,文莊太后表現出來的勇敢、仁愛、智慧、堅毅。深深激勵著每一個人。為她贏得了巨大的聲譽,也為名聲掃地的皇室。重新贏得了民心……

  戰後她又殫精竭慮的,保護著元氣大傷的秦氏一族,在權臣夾縫中求生存、求發展。

  她深謀遠慮,將在中都保衛戰中表現突出的宗親,送去外地從軍做官,讓他們起於微末,以求星火燎原。

  還組建了強大的皇家密諜,為皇室地復興暗中謀劃——當然她不便出面,皇帝也不能出面,只能通過她地長孫女河陽公主,來進行具體的操作。

  不然僅憑一個嬌生慣養地大公主,怎能在短短几年之內,在幾大勢力的夾縫中,發展起那般強大的地下勢力呢?

  一切皆有原因,真像往往在表象之後!

  等到時機成熟、準備就緒,她便以幽會的名義,把皇甫旦約了出來……幾年前的一夕之歡,一直讓堂堂皇甫家主魂牽夢繞、難以忘懷,此時得到太后的邀請,自然以為她乃是久居深宮,寂寞難耐,想念自己的寶刀不老了,便欣欣然答應下來。

  既然是幽會,又是又會這個國家最尊貴的女人,當然不能讓人知道了。他便藉口巡視部隊離開了京城,然後又自以為神不知鬼不覺的,偷偷離開了大部隊,僅帶著一小隊心腹衛士,懷著滿腔的春情,直奔溫泉山赴約。

  結果大家都知道,他去了地獄……因為文莊太后把他的行蹤,隱秘的透露給了李家……

  不然你以為,堂堂世家家主,為什麼能在那麼敏感的時候,突然離開自己強大的部隊,巴巴跑到荒郊野外去送死?不然你以為,這毫無徵兆的野外行動,憑什麼就能被河陽公主偵知?

  一切的一切,都不過是文莊太后早有預謀的借刀殺人罷了……

  皇甫旦一死,文莊太后蓄謀已久的行動便開始了,她知道皇甫家的老二皇甫顯,與其亡兄簡直是判若雲泥,能力差了不是一星半點。便先授意昭武帝去皇甫家,憑著一番貌似有理的說辭,把個初擔大任的皇甫顯忽悠的一愣一愣,居然真的其將旗下的兩大禁軍拱手讓出。

  文莊太后的老辣不僅於此,她連皇甫顯會把兩大禁軍轉讓給誰都猜到了。於年前便暗中運作,與徐家定下了姻親。至於沈家,早被她捏在了手中,變得如忠狗一般。

  是以在不久之後,人們發現,這次事變最大的受益者,竟然是不聲不響的皇家!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