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秦雷緩緩搖頭道:「正如你所說。洛陽有這麼多缺點。並不適合作為齊軍可依託的據點。」

  「可趙無咎出現在了洛陽城下。」沈冰小聲嘟囔道:「屬下有確切情報。」

  詫異的看沈冰半晌,秦雷突然笑道:「進步很大呀!能獨立思考了。」

  沈冰剛要說幾句表示謙遜,卻被王爺一句噎住了:「雖然你八成是錯了……」

  沈冰只好尷尬道:「請王爺指點迷津。」

  「我發現咱們秦軍有個誤區。」秦雷面色正經道:「好像齊國就趙無咎一個會打仗的,其餘全是飯桶一樣。」

  沈冰沉默,聽王爺繼續道:「有道是『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齊國的武之隆、趙無傷、陳烈風、辛稼奘這四大上將哪個都不是好惹的。」

  簡單介紹下齊軍的陣容,齊國軍隊原本分兩種:邊防軍和駐防軍。前者守護齊國地漫長邊境線,後者駐守首都及各大郡縣,保護地方、鎮壓叛亂。不過四十年前趙無咎崛起,硬是將一部分邊防軍變成了自己的私軍,也就是名聞天下的百勝軍。

  據目前的情報看,此次戰役齊國共出動六十萬大軍,其中三十萬邊防軍;二十萬駐防軍;以及十萬王牌百勝軍。

  再看齊軍的領導結構。百勝公趙無咎毫無疑問的擔綱總指揮,在他下面並列著秦雷所說地四位上將……護國上將武之隆、鎮國上將陳烈風和輔國上將辛稼奘各自統領十萬邊防軍;驃騎上將趙無傷統領十萬百勝軍。

  這也是趙無咎軍事理論的體現,他認為再強的將領也不宜領兵超過十萬,否則便會造成指揮混亂,首尾不能兼顧。因此他的四大上將恰好每人領兵十萬。

  至於那二十萬駐防軍,消耗品而已,不提也罷……不過其中有位老熟人,制將軍薛祁單,統領著七郡共八萬軍隊,算是駐防軍中的二號人物了。

  ……

  「齊軍的主攻方向不會是洛陽,」秦雷自信道:「孤認為是曹陽、澠池或永寧。」他這樣說是有根據地。經過審訊,秦雷得知正午時擊潰的敵軍,乃是隸屬於陳烈風的齊國邊防軍……他們的目地便是占領東崤山,等待其他部隊接應。

  「皇甫將軍已經抵達曹陽,並未遇到任何敵人。」沈冰輕聲道:「而澠池周圍地軍隊都是齊國駐防軍……但是永寧在洛陽以西,如果洛陽還在我們手裡,齊軍便會成為孤軍的。」

  「是永寧。」秦雷面色凝重道:「永寧在崤山正東。緊挨著洛水,齊國只需要對洛陽圍而不攻。他們地運輸隊便可以走水路對永寧進行補給。」沈冰還想問,卻被秦雷打斷道:「永寧有多少部隊?裝備士氣如何?」他開始盤算著是否要增援永寧了。

  「原先有三萬軍隊,但李元帥認為敵軍主攻洛陽,便抽調了城中的一萬騎兵,剩下兩萬步軍守城。」沈冰沉聲答道。

  「來不及了。」一直默默盯著地圖,聽他們說話地楊文宇突然道:「從這裡到永寧是一百三十里,我軍已經人困馬乏。保持戰力的情況下,需要兩天的行軍時間。」在冷兵器時代,打仗考的是力氣,所以將領們不得不時刻注意,讓部隊保持充沛的體力。沒有人會戰場上強行軍,因為那等於自殺。

  「而從齊軍發動攻勢到現在,已經過去兩天了。」楊文宇面色嚴峻道:「如果是善於攻城的陳烈風,時間足夠了。」

  「永寧方向的齊軍上將正是陳烈風。」沈冰低呼一聲道。

  「不管永寧淪陷與否。我們都無能為力了。」秦雷閉眼輕聲道:「還是守住東崤要緊。」

  楊文宇望一眼天上晦明晦暗地繁星,嘆口氣道:「面對著一倍有餘的敵人,還妄想一城不失,鎮東元帥實為不智啊!」

  搖搖頭,秦雷改變話題道:「太行山裡的土匪怎樣了?」

  沈冰面色一滯,輕聲道:「就在前些天。山寨發生內訌,徐偉帶著一撥人離開了,現在是馬奎一個人的天下了。」

  「你們是幹什麼吃的?」秦雷皺眉道:「不是說稍有異動便格殺勿論嗎?」

  沈冰趕緊伏地請罪道:「屬下無能,馬奎對我們早有戒心,處處防備,又是他一手拉起來的隊伍,我等實在找不到下手的機會。」

  「徐偉人呢?」秦雷皺眉道:「他的另一半差事也砸了嗎?」奪權和刺探,是秦雷當初交給徐偉地兩個任務。

  「上次聯繫的時候,徐偉還在齊國朝歌一帶,現在不知道在哪了。」沈冰小聲道:「他說會儘量完成王爺的任務。好將功補過。」

  面色陰沉地點點頭。秦雷緩緩道:「如果我軍不反攻,他就沒有作用。如果反攻……孤能指望他嗎?」像是在問沈冰,又像是在自問。

  ……

  五天之後,戰局終於明朗了。齊軍以新占領的永寧為依託,反身包圍了洛陽城,將幾十萬大軍悉數收縮在永寧、洛陽一線上紮營,這才停止了第一階段的行動,與楊文宇推測得幾乎絲毫不差。

  撲了個空的鎮東元帥,也派三萬步軍前來接應,將秦雷和楊文宇部替換下來。這三萬步軍將在戰役結束之前,一直固守崤山陣地。

  秦雷的京山軍,也從鎮東元帥的作戰序列中擺脫出來,因為禁軍主力到了。

  「傳禁軍元帥令,命你部前往曹陽修整!」

  等秦雷的三支隊伍回師曹陽後,新的命令又下來了:「恭請成親王殿下回弘農軍議。」秦雷只好拋下隊伍,在黑甲騎兵的護衛下,緊趕慢趕,終於在軍議前兩個時辰,回到了弘農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