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

  入夜時分,郭素一人坐在房中。

  自從復生,他獨自慣了,從來不覺得寂寞。但一牆之隔就是阿瑜的房間,心底又生出一種隱秘的熨帖和安穩之感。

  有家人陪伴,才知他也並非是孤家寡人。

  他今日在街上陪阿瑜遊玩,見阿瑜看來看去,只對那支木簪感興趣,便脫口而出要買下送她。但兩人是兄妹,他為阿瑜買簪有些不合適,可話已經出口了,就只好找補說是送她的生辰禮。

  不過他還是覺得那木簪太過粗糙了,算不得正經的生辰禮。

  桌上油燈的光影投下來,籠住他修長的手指和指尖捏著的一個手掌大小的木雕。這木雕被打磨得圓潤光滑,看得出雕刻者的用心。

  本來已經雕好了這隻團起身子睡覺的小貓,想明日送給阿瑜。

  他將木雕小貓收回袖中,雙目中神情認真無比,用刻刀一點點磨過木料,木屑灑落下來,梅花的紋路隨之慢慢出現在刀下。

  反正也已經送了簪子,索性再雕一支好的吧。

  他心裡想著。

  第62章 生辰 「你們母女這樣狠辣無情,早該給……

  竇瑜今日生辰, 清早便吃到了紅雞蛋和壽麵。

  「是郭大人囑咐過今早一定要讓您吃到的。」

  竇瑜一邊吃,一邊聽茂娘誇讚表哥:「大人早早就請驛館的廚房為您備席,院子裡也特意布置過了, 還掛了紅燈籠。」

  她原本想著既然住在驛館, 諸事不便, 生辰只簡單度過了就好, 沒想到表哥還是儘可能地為她辦了小小的宴席。按照她以往的經歷來看,這場面算寒酸了, 可卻比在竇家時要滿足千倍萬倍。

  在通州時她的生辰在七月份, 祖父恨不能讓整個望莊都為她慶賀,年年的這一日都要請戲班子走街串巷唱戲, 大擺流水席, 府中下人各個發銀裸子。回到竇家後她也過了一次生辰, 排場倒也是不小, 不過母親那日還在恩扶寺中長住,連面都沒露。

  表哥帶人殺了賊匪的事半日工夫就傳遍了邊城,城中百姓淳樸,聽說驛館門前一早就放滿了百姓積攢的口糧和山果, 還有一些用繩線打的絡子, 為向他們表達感激之情。

  表哥留下了絡子山果等物,至於米麵和一些難得的菜肉, 則派人挨家挨戶詢問, 想要歸還,但都無人肯認領。

  驛館中的雜役也都主動跑來幫忙。竇瑜知道了便拿出一些錢讓茂娘做了封紅分發給來幫忙的人, 也讓他們得些喜氣,以此表達自己的感激。

  院子裡足足熱鬧了一個上午。

  到了正午開宴時,外面開始淅淅瀝瀝下起雨來。地上很快微微濕了一層, 散發著泥土的涼腥氣。

  陸雙羊和衛琴夫妻二人共同送了她一份厚禮,是一尊小小的玉佛,曾在寺廟香火中供奉過,十分金貴難得。他們悄悄離開河陰郡一路趕來河州,攜帶的行李自然要有取捨,二人不在乎身外俗物,這已是手上最貴重的東西了。

  無難也被請來了,他送了竇瑜一卷自己熬夜寫就的祈福經文,妥善放在盒中。

  就連茂娘都送了禮,是一對金珠耳璫。她手上也沒什麼值錢的東西,這耳璫還是陸雙羊送她的,過去因為實在珍惜從未捨得佩戴過,今日借花獻佛。陸雙羊看到了,沉默一瞬,沒有說話。

  竇瑜一一向他們表示了感謝,知道茂娘身世悽苦攢錢不易,從她手上得了這麼貴重的東西倒有些不忍,心裡想著過些時候再以別的形式補還給她。

  陸雙羊見郭素遲遲不動,看向他,又看向他懷裡的木匣,明知故問道:「你的禮呢?妹妹過生辰,做兄長的禮可不能輕啊。」

  郭素掃他一眼,道:「多話。」

  衛琴笑斥丈夫:「郭大人必然比咱們的禮重多了,還用你說?」

  郭大人肉眼可見的疼愛妹妹,衛琴看到他手上的匣子格外精緻,光憑這匣子的價值便可令人咋舌了,還以為裡面會是什麼寶貝。誰知交到竇瑜手上後,在旁邊眼巴巴看著竇瑜打開,見裡面只有一支簪子和一塊木頭擺件,倒也是好看的,就是在這匣子的襯托之下顯得有些平平無奇了。

  陸雙羊先是訝異,又眸中帶笑道:「這……當真算是買櫝還珠了。」

  衛琴拍了他一下,嫌他多嘴。

  竇瑜抱著匣子卻笑得開心,尤其看到那支簪,知道是表哥覺得昨日在街上買的有些粗糙,才會重新為她做了一支。

  「真好看!」她真心實意地說,將手伸進匣中愛惜地輕輕摸著簪頭栩栩如生的梅花。

  衛琴在旁邊說著:「千金難買心頭好,瞧著阿瑜喜歡,那就是最珍貴的了。」

  陸雙羊促狹地「嘖」了一聲。

  郭素也垂眸一笑,在一旁靜靜站立,並沒有因為自己送的禮在其餘人的映襯下不那麼貴重而難堪。又看阿瑜還在打量著簪子和木雕,眼中一片柔和。

  竇瑜迎上他的視線,道:「過去可不知表哥還有這樣好的雕工。」

  聞言,衛琴揚眉,十分意外:「原來這是郭大人親手做的!」

  郭素道:「兒時與人學的,好在沒荒廢了這門手藝。」

  屋內熱鬧了一番,幾人正要落座用飯時,院門忽然被叩響了。外面的雨眼見著越下越大,茂娘拿傘跑出去看,一開院門,才知來的人是李蠻。他連傘都沒帶,肩上和頭髮都被淋濕了,懷裡還抱了一個用布緊緊包裹的東西。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