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烏雲塔不理她,她也不理烏雲塔。

  如今我有新姐姐了。趙赤格心想。

  烏雲塔看出她要去的方向,此前不在乎妹妹,但見妹妹去親近自己討厭的人,便氣得牙癢,非要在其中使壞。停住了腳步將趙赤格攔下,皮笑肉不笑道:「你這風箏真好看。」

  說著毫不客氣地伸手來拿。

  聽她誇獎,趙赤格很大方地鬆開了手給她細看。

  烏雲塔塗了豆蔻的指尖戳在絹布上,明知故問道:「你這是要拿著它去哪兒啊?」

  「去找瑜姐姐。」

  烏雲塔表情一冷,仿佛一時沒能拿穩,風箏直接從她手中掉在了地上。然後腳步一移踩在風箏上,細微的「咔嚓」聲便自她靴底傳來。等她收回腳時地上的風箏已經被踩出了一個腳印,木骨也折斷了。

  「沒拿住,真是抱歉。」

  烏雲塔的語氣中毫無歉疚,蹲下身將準備將風箏撿起來還給趙赤格。

  趙赤格的奶娘欲哭無淚,烏雲塔這個姑奶奶年歲不小了,卻總和年幼的妹妹過不去。

  而趙赤格紅著眼眶尖叫了一聲,捏著拳頭朝烏雲塔撲了過去。

  ……

  竇瑜還以為吃飯的時候趙赤格只是隨口一說,她年紀小,可能轉頭就忘記了。誰知練了一會兒字,揉著手腕放鬆時就見茂娘將趙赤格領進了房中。

  她滿臉是淚,手裡還緊緊捏著髒兮兮風箏。奶娘緊隨其後,滿面愁容。

  茂娘很會哄孩子,洗了帕子為趙赤格擦乾淨臉蛋,幾句話就把她逗得破涕為笑。見奶娘坐臥難安,竇瑜問清了緣由才知道,方才在路上烏雲塔踩壞了趙赤格的風箏,趙赤格一怒之下居然一口咬在了她的手上,血都咬出來了。

  咬完就跑了,奶娘好不容易才追上她。

  看到趙赤格笑完了情緒又低落起來,竇瑜讓茂娘翻出自己的鵰翎毽子陪她玩了一會兒。趙赤格玩累了還不肯走,又在她這裡吃了一整盤糕點,趴在桌子上看她寫字,無聊了就擺弄她的硯台,蹭了一臉的墨汁。

  最後趙赤格趴在榻上睡著了,奶娘這才抓住機會將她抱走。不過那隻斷了木骨的風箏卻落下了。

  竇瑜將風箏拿起來。

  在竇家她有兩個妹妹,可惜都沒能培養出什麼姐妹情,如今這個與她並無血緣的趙赤格居然如此親近自己。

  也挺唏噓的,人與人的緣分當真是說不清。

  她喚來下人去找竹片和絹布,帶著茂娘一起把趙赤格那隻七零八落的風箏重新修理好,黏貼妥當,又動筆在上面畫了一隻簡單的擺尾金魚。

  她會畫的東西實在有限,也就是魚和龜畫得還能看。

  第二日一早,趙赤格一醒來看到帳子上掛著的新風箏,驚喜不已地睜大了眼睛,將風箏捧在手裡翻來覆去地看。

  用完飯她被母親扣下練了幾張大字,胡亂寫完後迫不及待地抱著風箏跑去找竇瑜,卻聽院中的下人說竇瑜一早便帶著人出門了,還未歸府。

  噘著嘴反覆提醒竇瑜院中的下人:「等瑜姐姐回來了,一定要告訴她我來過!」

  下人連忙應下,看著她依依不捨地提著簇新的風箏離開了。

  ……

  朱敏春的事並沒有真的結束,他僥倖從兇手的手中活了下來,好運勢卻沒能一直眷顧著他。

  那日後兇手被下了大獄,等待審訊,他的一雙年邁父母卻來衙前擊鼓鳴冤,聲淚俱下地控訴郡守之子。為了平息事端,郡守朱封安背地裡找到了他們,想要給些錢財堵住他們的嘴。

  兇手的父母提出了許多要求,又是提出以昂貴的棺木為小兒子遷墳,又是索要諸多金銀綢緞以彌補他們連失二子之痛。

  朱敏春聽說後,與友人喝花酒時還在笑話他們乃卑賤之人,獅子大開口,怕是從未見過如此多的錢財,做夢都要笑醒了。當夜醉酒後繼續宿在了妓館享樂。誰知深夜房中忽然失火,妓館的下人們慌亂地將火撲滅後卻發現朱敏春不知所蹤,竟然連他的屍骨都沒有找到。

  郡守府的下人找了一天一夜,幾乎把河陰郡翻了個底朝天。最後發現兇手的家人離奇失蹤,便有人戰戰兢兢地提議讓郡守挖了墳。立好不足一日的新墳挖開,隨著長釘緊封的棺木被撬開,剝開裡面胡亂堆疊的綾羅綢緞,眾人見朱敏春閉目躺在裡面,嘴裡強行塞滿金銀,表情猙獰已經氣絕。

  竇瑜知道這件事的時候他們早已經趁亂離開了河陰郡。朱敏春的死在他們意料之外,不過即便沒有此事,他們也是要在當日一早離開的。

  她光明正大帶著茂娘和無難師父離開將軍府上了馬車,進了平日都會逛的布坊。

  從前她在裡面一看就是大半個時辰,挑挑選選,然後大方地買下許多。今日還又像往常那樣讓下人多套了一輛空馬車,布坊外的下人毫無察覺,站在外面苦等到日頭高懸,也沒見她再從裡面走出來。

  郡守悲痛欲絕,等反應過來派人封鎖城門,不管是竇瑜等人也好,兇手父母也好,全都如人間蒸發一般失去了蹤影。

  在路上衛琴和竇瑜細細講了朱家的事。

  對於陸雙羊與衛琴這對夫妻與他們同行,竇瑜倒是很意外。不知陸雙羊是如何與自己的家人交代的,又或者根本沒有交代。她見衛琴沒有深談的意思,也就沒有多問。

  衛琴穿著素雅,笑容倒是比在陸家時更加明亮了,與茂娘也時有主動談笑。不過茂娘邁不過心中那道坎,依舊待她異常恭謹。清點行裝時,他們夫妻帶得比較多的卻是書籍,這些都是二人的私藏,衛琴大方地挑出了一些,給竇瑜在路上翻閱解悶。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