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皇家的臉面……」郭素喃喃念了一句。

  他翻身上馬,扯緊馬韁帶頭離開,不再發一言,直接將竇益扔在了原地。

  竇家與胡家相隔的距離倒是不算遠。

  然而今日在武公侯府外看熱鬧的百姓遲遲不肯散,徘徊多時,此刻都還沒有離開。郭素帶人出來的時候,他們圍成的一個半圈頓時散成了一線,只因他與緊隨其後的青雲騎壓迫感過強,令普通平民望而生畏。

  又見平日裡只能抬頭仰望的,坐在高高車駕中的長公主,正形容狼狽地跟在馬後踉踉蹌蹌地走,俱是唏噓不已。

  待看到了善蘭瓊,有婦人曾見過她,高聲說:「善蘭瓊果真沒有被送出城!雖剪了頭髮,可那模樣分明是她!」

  瞬間群情激奮。尤其是那日灑淚相送的單純百姓,只覺得自己被欺騙了感情,不斷朝著二人唾罵指點。竇益牽著馬與兩人一同徒步,想努力替她們遮掩著身形,但也無濟於事。

  善蘭瓊經受不住這些目光和罵語,情緒崩潰地緊緊貼著竇益的手臂,低聲念著:「哥哥幫幫我,哥哥……」

  竇益咬牙將披風脫下,想蓋住善蘭瓊的頭面,使她不至於如此難堪,卻被一旁的青雲騎士兵毫不留情地扯掉了,扔向街邊。

  ……

  竇家。

  下人進靈堂來報,說郭素帶著長公主和善娘子回來了,眾人當即神色各異,各懷心思。

  自胡王升命趙克過來將徐月和善蘭瓊帶走,靈堂里已經擠滿了竇家人。竇老夫人倚著椅背,抬手不停地按揉眉心,另一隻手則飛快地捻著佛珠,嘴裡快速小聲地念誦著經文。大房的兒媳梁明西和三房的兒媳杜舒蘭一左一右站在她身旁,輕聲說著一些安撫的話。

  而賀存湘將佰娘和雲寧帶在身邊,坐在靈堂的最邊角,沉默不語。

  竇家的幾位爺坐在兩旁的椅子上唉聲嘆氣。

  郭素回府的消息方一遞進來,所有竇家人都嚴陣以待。

  王射風的援軍一入城,眾人才知趙野退兵實乃聞訊竄逃。郭素非但生擒巴舒大皇子有功,還與三皇子一道搬來了援軍往援奉都城,解了奉都城的燃眉之急。

  只是如今王射風進宮去了,暫時還不知宮內的情形。郭素本該一同入宮,誰知竟會先出現在府中。

  他與竇瑜關係一向融洽……

  正胡思亂想間,很快,郭素最先踏進門來。

  雲寧一見到郭素便重重跪在地上,雙膝壓在地磚上發出悶響。他挺直起後背,啞聲說:「沒能護住娘子,有負您的囑託。」

  郭素讓他先站起來,然後環視靈堂一周,看著頭頂高懸的白幡,又看了看這裡或坐或站的人。

  竇家大爺竇晏海見郭素進門後既不施禮,也不問安,不悅地撩起眼皮,仍坐在椅子上端起長輩的架子,道:「你這幅樣子難不成是來此處興師問罪的嗎?」

  郭素目光淡淡,落在竇晏海身上卻令他心頭一緊。

  竇晏海也是見慣了天威的,輕易不會懼怕別人以目光向自己施壓。然而郭素視線之銳利,竟然令他不自覺地閃躲開。之前就知道他能力出眾,誰知短短時日居然淬鍊成這幅極有城府的樣子了。

  郭素收回視線,道:「是來此處給竇瑜討一個公道的。」

  他的目光最後落在靈堂內擺放的棺槨上,抬腳走近,又抬起手將上面貼的符紙一張一張地揭下來。他沉默地揭著,竇家人也沉默地看著,不敢阻攔。

  「開棺。」他將手中的一團符紙扔進腳邊的火盆里,忽然淡聲吩咐。

  竇老夫人的眉心重重一跳。

  「這可使不得啊!」蘇音出聲阻攔,吞吞吐吐地說,「即便裡面沒有殿下的屍首,但舊衣舊物都在,昨日已作了法,此時開棺若驚擾了亡魂……」

  雲寧卻默默不語地跑去找來了撬棒,和青雲騎眾將士一起將棺木上的十幾根鎮釘一一撬開了。

  隨著棺槨被緩慢打開,才能看到槨中小棺木內部,居然比棺木的外部還要過分,密密麻麻地貼滿了黃色的符紙,直看得人眼暈。棺木內雪白色的魂帛上還放了一個纏滿了紅線、掛著十八枚銅錢的木頭人偶。

  郭素將這東西拿到面前細看,撥開一部分紅線,發現木頭人偶上用刀刻著「竇瑜」兩個大字。

  棺材裡整齊地擺放著竇瑜曾經穿過的衣裙,以及一些釵環。釵環連收斂的匣子都沒有,隨意丟在棺中,四散各處。

  這些衣裙他很眼熟,都是阿瑜常穿的,釵環也經常能在她的髮髻上看到。通州秦家財力不俗,她是在金玉珠寶堆中養出來的人,喜愛的釵環也都珠光寶氣,異常精緻。

  郭素動作輕柔地將衣裳拿出來,釵環也一一拾起,一件件交到早已沉默著走到自己身後的佰娘手上。唯獨留下了他最後一次見竇瑜時她發上戴的那支金簪。

  佰娘頭上的傷還沒好,臉色更是難看得緊,連忙從郭素手中將這些東西小心翼翼地接過來,抱進懷中,又忍不住抬手抹淚。

  郭素從腰間抽出一柄彎刀,將放置在一旁的木頭人偶重新拿起來,上面刻寫出的名字被他細緻地划去,吹散浮沫後扔回了棺中。

  最後棺木裡面僅餘這些詛咒之物。

  他在竇家人想阻攔又不敢阻攔的注視之下,將徐月提至棺前,壓著她往棺木里看,問:「長公主,這些是什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