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娘子們互相低語推搡了一陣兒,最後畏懼徐儀或本就相信她能贏的,都往左邊站了。只有沈嘉猶豫了一下,選擇站原地沒動。其他人擠在一起,她不動也相當於站在了右側。

  竇瑜扭頭看向沈嘉。

  沈嘉與竇瑜並不相熟,但又實在看不慣公主的做派,不願違心去支持她,所以寧可孤零零獨自站著,並朝竇瑜點了點頭,笑著說:「郡主殿下盡力便好,安全為重。」

  徐儀見此情形,坐在馬上得意地笑笑,又吩咐宮人去取弓箭。等宮人將弓箭取來,她在站左邊的人里挑出了一個與竇瑜同樣穿紅色騎裝的娘子,叫了一聲她的名字又將箭筒遞給她,說:「去站在場中百米的位置,再將箭筒舉高。」

  因倒霉被挑出來小娘子瑟縮了一下,抱著箭筒,腳下像是生了根一般邁不動步子,怕得眼眶都紅了。

  竇瑜見徐儀想出這種危險的法子,立即出聲阻攔:「此舉危險,箭筒你我背在身後就好。若馬忽然失控,極容易傷到人。」她對自己的騎術再有信心,也不會在這種玩鬧比試時置別人於危險的境地。

  徐儀毫不理會,又轉而對沈嘉說:「既然押慶雲郡主贏的只有你,那你拿好箭筒,也去那邊等著吧。」

  說完才看向竇瑜,道:「押我贏的自然是信我的本事,押你贏的也是信你的本事。既然相信,又怕什麼?你我從馬上俯身,自她們二人高舉的箭筒中抽取羽箭,再到距箭靶二十步處射出——此為規則。」

  竇瑜摸著驚雪的毛髮,認真地說:「那我認輸。」

  「好。」徐儀嬌艷的臉上一派天真神色,一口應下,「既然你認輸,那換人來與我比試好了。」她看了一眼那個抱著箭筒害怕地低頭抹淚的小娘子,笑眯眯地說,「既然姜九娘你不敢去舉箭筒,那就由你來代替慶雲郡主。踏風好像也變得溫順了,你去試試。」

  說完,徐儀又看向竇瑜。

  就算竇瑜認輸,沈嘉還是要去場上舉箭筒。

  竇瑜皺緊眉,不再理會徐儀,肅著臉色拉了一把韁繩,驅使著驚雪走向起點處。沈嘉緊張得面色發白,無奈地在宮人的帶領下抱好箭筒往場上走。

  竇瑜在她經過自己身邊時低聲說了句:「如果怕就閉上眼睛,放心。」

  馬苑面積極大,竇瑜看著眼前廣闊的馬場,坐在驚雪背上不時安撫著它,盯緊沈嘉越走越遠的纖細背影。

  要論跋扈,她遠遠比不過徐儀這個天家的公主。沒想到一年多不見,她比之從前,還要惡毒更多。

  第14章 胡王升 還是通州時失憶的胡王升比較討……

  徐顯一行四人才踏進馬苑,遠遠就看見馬場上有人正準備比馬。徐顯很快認出了其中一個是自己的皇妹徐儀,她那身紫色騎裝太過華麗精緻,實在很容易辨認。

  馬苑的總管連忙過來一一見禮:「二皇子殿下,胡大人,張五郎。」

  面前這四人中總管只知曉三人的身份,不知該如何稱呼另一人,只好口稱「大人」。

  前三位各有各的俊秀之處,尤其胡大人,眉目冷峻,面部輪廓如刀斧刻就,氣質亦卓然,一身紫袍配玉帶,垂墜而下不見一絲褶皺。而這一位生面孔獨占了一個身材最為高大,模樣卻是有些普通,眉毛鼻子嘴巴挑不出一處能叫人印象深刻的,穿著勉強合身的赤衣,黑色腰帶間墜了一枚尋常玉環,十分樸素。他竟主動和總管介紹起自己來:「我叫蕭夏,是二殿下的好友,也不是什麼大人。」他語氣溫和,笑意淺淺,令人如沐春風。

  「蕭郎君折煞奴婢了。」總管連忙彎腰拱手再次行禮。

  徐顯遠望著看了一會兒,指向場中,問:「公主是在與誰比試?」

  馬苑圍牆呈巨環狀,即便站得遠,馬蹄聲依舊清晰入耳。兩匹黑馬起先還齊頭並進,很快右側的馬便輕鬆跑到了最前面,足足落下後面大半個馬身,還有愈來愈快的架勢,這便襯得徐儀身下那匹馬追逐得格外吃力了。徐儀過去也只在與竇琦比試時吃過這樣的虧,徐顯見妹妹吃癟也不生氣,笑眯眯地看起熱鬧來。

  總管不由得飛快看了一眼二皇子身邊的胡大人,恭敬回道:「是慶雲郡主。」

  「是竇五娘。」張太傅的孫子張盧與總管同時出聲。

  張盧的視線追著遠處奔馳的馬不放,凝目望著馬上那道紅色的身影,看得極為認真。

  胡王升一怔,也遙遙看過去。

  「原來是她。」徐顯忽然「咦」了一聲,驚訝道,「她騎的那匹馬是踏風吧?」

  踏風的確是不可多得的駿馬,此刻也沒有辱沒它的新名,四肢矯健有力,疾奔時馬鬃拂風而過,腿蹄輕捷,飛馳向前。徐顯訝異於連自己都無法馴服的烈馬居然肯聽一個小丫頭的驅使,從前倒是小看她了,吃驚過後又忍不住看向身側的胡王升。

  胡王升早已經收回了視線,神情也仍透著冷淡。

  張盧倒是始終投入,低低驚呼了一聲,瞪大了眼睛。徐顯再次望向場中時,見竇瑜縱馬跑到箭靶前幾十米的地方忽然向左側俯身下來,距她不遠處有另一人正舉起箭筒。

  竇瑜探手一撈,從箭筒里乾脆利落地抽出了一支羽箭,自馬背上直起腰時箭已經穩穩地搭在了弓上,整套動作迅捷且漂亮。

  隨即將箭果斷射出。羽箭破空而過,大力貫入箭靶之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