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捨棄掉你們可笑的悲憫心吧。記住,命令和勝利永遠是最優先的,軍人應當如是。若有人阻礙這一點,即便他身著與你同樣的衣服——」

  「他也是敵人。」

  「——這才是118星勝利真正的關鍵點。」

  第32章

  一堂戰爭史,讓這些初來乍到、又因黎里而沒能真正體會「集訓」的新生們受到了極大的衝擊。

  在他們的心中,帝國與聯邦之戰曠日持久,帝國軍人被聯邦所殺不知幾何,若是真到了戰場上,自是不必對聯邦心懷憐憫之心——但連被俘的同伴也要放棄?

  戰爭之上,誰都可能戰敗。難道戰敗對於第三軍校而言,就等同於死亡,戰俘是不具備任何價值的渣滓嗎?

  帝國軍存續至今,七所軍校的教育方式各有不同。對聯邦持冷酷態度的、也絕不單是第三軍校。可將「戰敗即死」這樣殘酷的條例直接放到課堂上來講的,全帝國怕也只有一個第三軍校。

  「……是什麼意思呢?」有學生在下課後困惑地與朋友說,「意思就是,我們決不能輸嗎?」

  「比起輸,倒不如戰死在前線上的意思?」

  「是一旦活著輸了,甚至還要背著戰俘的污名被同伴射殺死去的意思嗎?」

  沒人能回答。

  因為考慮到第三軍校的戰績,這很可能就是正確答案。

  所以教授會要求他們「拋棄憐憫」,這是第一步,第二步應該就是「同理心」的抹除。從118星戰役的記錄看來,只有足夠冷酷的軍人,才會將「戰敗即死」視作理所當然。如果集訓順利的話,七天七夜的「地獄生涯」——他們本該在開學前,就學會拋棄憐憫,從而更加容易地接受抹去憐憫後,對「同理心」的抹除。

  可這樣也不對。

  黎里心道:如果是要為了讓學生真的成為戰爭機器一般的屠殺者,那麼對其的教育應該要更細水流長才對。

  比如說,「同理心」的抹除應該是在日後長達一年的學習中,潛移默化改變。像黎里他們這樣,與其說第一堂《戰爭史》是在讓他們認識第三軍校,倒不如是在給他們這些繞過了地獄輕鬆就學的小鬼們來一場下馬威。

  從少將山對她的態度來看——這下馬威,應該還是給破壞了規則的她的下馬威。

  黎里問了吳琰,從他那兒了解到,他大一時上戰爭史,可從沒有被教過「三小時關鍵」的意義。

  「戰爭史課不就是和你聊歷史上那些有名的戰法嗎?」吳琰道,「118星的關鍵是大部隊誘騙聯邦主力,精英小隊奇襲後方切斷補給,迫使敵人回撤防線——之所以三小時達成,是因為當時我父親還不是第一指揮官。當時的指揮官,只能維持住三小時的牽制,118星奇襲只是他下達的、尤為愚蠢,全靠部下能力足夠才完成的、一場血腥慘勝罷了。」

  吳琰語氣輕飄飄,眼中的綠色卻越顯濃郁。

  「山敬忠,這個人我知道他,即便在第三軍校內,也能算是極端的戰爭狂熱分子。」

  「他崇拜曾擊潰了聯邦的我的父親。」吳琰頓了一瞬,說,「但在我父親娶了我母親被議會免職後,他就憎恨上了下達命令的皇帝、議會還有孕育了我母親的聯邦。」

  「不用理會他。楚侯不會給他任何再上戰場爭功的機會。他這輩子也就是個軍校里的教授了。」

  「他和你們說的話,你大可當做放屁,不用放在心上。」

  黎里聽到這裡,忍不住看了一眼周圍的同學。

  她喃喃自語道:「我當然不會放在心上,但其他人倒不一定了。」

  吳琰沒有聽清,他正欲請黎里複述。韋岫已經走了過來,拍了拍黎里的肩,和她說:「第一場校正來了。我說過,等我們集訓結束,校長一定會用合規的手段做些什麼的。」

  她黑色的眼睛盯著黎里,目光炯炯。韋岫輕描淡寫道:「殿下,這裡不是集訓。我們不可能對教授動用武力,校領導層派了這樣一名少將來為我們講述戰爭史,一年後大家會怎麼樣用腳趾都能想到。」

  「崩潰——抑或蛻變。」

  「不管是哪一種,我相信,都不是您想要的。」

  「其實有一點我很早就想問了,您來第三軍校,真的單純只為從軍嗎?雖說如今的軍隊中,因為前線戰爭,第三軍校畢業的軍官占多數——可那些都是中上級的軍官。論到大區將級——」

  韋岫低聲說:「帝國七大軍區,七個大區將軍里,除卻吳秦將軍,只有一名畢業於第三軍校。」

  「從軍,從中上級軍官著手,自然是一種極得軍心的做法。可殿下不是我,您身為皇室,入軍便具備統率資格——具備統率資格的人,有那麼需要中上軍官的絕對支持嗎?」

  「比起中上軍官,帝國的七大將軍是否更為重要?」

  「和他們接觸,才是最快『從軍』的方式吧?」

  黎里聞言愣住。

  楚侯派遣她來第三軍校奪取軍權,在話語中,倒是的確沒有說過是因為第三軍校出來的軍官最多才讓她來——這樣的解釋,是她自己理所當然的認知。

  她雖經過了一個月的帝都洗禮,倒也的確並非了解軍事、並通過了苛刻考核進入的學生。對於帝國軍的深入剖析,自是也不如目標指揮系的韋岫——這限制了她的思路,以至於她竟然從沒有思考過韋岫提出的疑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