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7頁
「這樣一來,大魏出錢出力,圖謀的又是什麼?就是彰顯大國氣魄嗎?」
許清宵出聲。
大部分人的戰爭想法,都是覺得爭光,提高國家地位。
可實際上,九成九的戰爭,圍繞的是利益,如若不圍繞利益的話,這種戰爭也沒有任何意義了,純粹就是屠殺。
許清宵說的這些,在場眾人倒也明白。
「可不打的話,今日是大勢力索要,明日就是一些小勢力索要,咱們大魏可沒有那麼多神武大炮啊。」
周嚴忍不住開口,詢問許清宵。
只是此話一說,許清宵又搖了搖頭道。
「小國無需理會,這些大勢力既然索要,就通通給他們。」
「有信報提到,突邪王朝與初元王朝得到神武大炮後,立刻就嘗試了神武大炮的威力,據說兩朝帝王都震撼不已。」
「如此一來,如若將神武大炮給各大勢力,他們必然也會試一試神武大炮的威力。」
「由此,他們會產生兩種想法,一種是想要生產更多的神武大炮,第二種便是知道,神武大炮的恐怖性。」
「再過數個月,大魏就要閱兵,諸位,你們想一想,當你們見識過一門神武大炮的威力後,突然發現,大魏擁有數千門神武大炮,你們是怎樣的感想?」
許清宵反問了一句。
這一番話說出,眾人不由開始沉思了。
仔細一想,他們頓時明白許清宵的意思了。
一門神武大炮就讓他們驚愕不已,如果發現大魏有數千門神武大炮,取而代之的是麻木。
是怯戰。
是畏懼。
「尤其是,各大勢力得到神武大炮,必然會當著文武百官,無數將士的面測試神武大炮。」
「換句話來說,一國都知道神武大炮的威力,口口相傳,眾口鑠金,如此一來,再得知大魏有數千門神武大炮之後。」
「他們還敢與大魏一戰嗎?」
「就算是服從命令的將士,也生不起任何一絲好戰之心,未來數千年,誰都不敢與大魏叫板,因為與大魏叫板,就是自討苦吃。」
「當真有不開眼的,千門神武大炮洗禮一番,一切塵埃落定。」
「所以,大魏不需要宣戰,只需要讓天下人知道,大魏的國力,天下無敵即可。」
「而這個時候,大魏應該是為未來考慮,而不是打打殺殺。」
許清宵一字一句說道,每一句話都讓眾人有了不同的想法。
「如今,大魏國土,糧產豐收,安穩一天,大魏勝過他國十日。」
「需要跟他們去征戰嗎?」
說到這裡,眾人差不多也明白許清宵的意思了。
鐵了心不戰。
「那王爺的意思是說,給予他們神武大炮,讓他們明白神武大炮的威力,從而對我大魏產生敬畏之心?」
這是兵部尚書周嚴的詢問。
「不僅僅是如此。」
許清宵搖了搖頭。
「真正要做的,不是讓他們敬畏,而是制衡。」
「突邪王朝和初元王朝都擁有神武大炮,對天下各大勢力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甚至對大魏來說也不是一件好事。」
「可如若讓天下各大勢力都擁有神武大炮,既安了他們的心,又算是間接性收買,讓他們去制衡突邪與初元王朝,大家都擁有神武大炮,起到互相制衡的作用。」
「如此一來的話,大魏擁有的數量最多,無論是在任何談判上面,大魏都占據最大的優勢。」
「大魏錢莊的黃金體系,更是可以間接性掌控整個天下。」
「收集天下各大勢力的黃金,讓天下人都知道,大魏的黃金儲存最多,如此一來的話,將可完美推行大魏寶鈔,那個時候只要有人手持大魏寶鈔,給予他國之人,便可以完成交易。」
「如此一來的話,只要根據黃金的貨幣總量,大魏在不動用黃金儲存量的情況下,憑空多出海量黃金。」
「這一筆財富,足夠大魏百姓,吃飽喝足,此消彼長之下,大魏蒸蒸日上,每十年都是天翻地覆的改變。」
「而戰爭的本質,不就是國富民強,百姓安康嗎?」
許清宵將最終的核心道出。
這就是大魏的發展之路,也是他不戰的理由。
當然還有一個理由,就是有人希望通過戰爭血祭,他也不可能發動戰爭的。
只不過,經濟更為重要。
打打殺殺能打多久?
殺再多人又有什麼意義?
大魏目前的體量,就只能將中洲霸占下來,而且隨時可能會被反撲回來。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口問題。
人都沒那麼多,那裡可能遷徙過去?
打勝仗不是一件難事,守住江山才是王道。
用這種方式,讓大魏百姓過上好日子,從而生產更多的糧食,催生各種人才,這才是一個強國應當有的目光與想法。
許清宵這番話說完。
群臣徹底沉默。
最終,戶部尚書顧言開口了。
「陛下,臣認為,王爺此計極好,大魏寶鈔若是能順利推廣至天下,對我大魏來說,是天大的好事。」
顧言開口,就恨沒說出那句,想不發財都難。
隨著顧言開口,其餘尚書們也紛紛點頭。
雖然兵部有些失望,但他們也明白什麼是大體,故而也沒有繼續爭下去的意圖。
許清宵出聲。
大部分人的戰爭想法,都是覺得爭光,提高國家地位。
可實際上,九成九的戰爭,圍繞的是利益,如若不圍繞利益的話,這種戰爭也沒有任何意義了,純粹就是屠殺。
許清宵說的這些,在場眾人倒也明白。
「可不打的話,今日是大勢力索要,明日就是一些小勢力索要,咱們大魏可沒有那麼多神武大炮啊。」
周嚴忍不住開口,詢問許清宵。
只是此話一說,許清宵又搖了搖頭道。
「小國無需理會,這些大勢力既然索要,就通通給他們。」
「有信報提到,突邪王朝與初元王朝得到神武大炮後,立刻就嘗試了神武大炮的威力,據說兩朝帝王都震撼不已。」
「如此一來,如若將神武大炮給各大勢力,他們必然也會試一試神武大炮的威力。」
「由此,他們會產生兩種想法,一種是想要生產更多的神武大炮,第二種便是知道,神武大炮的恐怖性。」
「再過數個月,大魏就要閱兵,諸位,你們想一想,當你們見識過一門神武大炮的威力後,突然發現,大魏擁有數千門神武大炮,你們是怎樣的感想?」
許清宵反問了一句。
這一番話說出,眾人不由開始沉思了。
仔細一想,他們頓時明白許清宵的意思了。
一門神武大炮就讓他們驚愕不已,如果發現大魏有數千門神武大炮,取而代之的是麻木。
是怯戰。
是畏懼。
「尤其是,各大勢力得到神武大炮,必然會當著文武百官,無數將士的面測試神武大炮。」
「換句話來說,一國都知道神武大炮的威力,口口相傳,眾口鑠金,如此一來,再得知大魏有數千門神武大炮之後。」
「他們還敢與大魏一戰嗎?」
「就算是服從命令的將士,也生不起任何一絲好戰之心,未來數千年,誰都不敢與大魏叫板,因為與大魏叫板,就是自討苦吃。」
「當真有不開眼的,千門神武大炮洗禮一番,一切塵埃落定。」
「所以,大魏不需要宣戰,只需要讓天下人知道,大魏的國力,天下無敵即可。」
「而這個時候,大魏應該是為未來考慮,而不是打打殺殺。」
許清宵一字一句說道,每一句話都讓眾人有了不同的想法。
「如今,大魏國土,糧產豐收,安穩一天,大魏勝過他國十日。」
「需要跟他們去征戰嗎?」
說到這裡,眾人差不多也明白許清宵的意思了。
鐵了心不戰。
「那王爺的意思是說,給予他們神武大炮,讓他們明白神武大炮的威力,從而對我大魏產生敬畏之心?」
這是兵部尚書周嚴的詢問。
「不僅僅是如此。」
許清宵搖了搖頭。
「真正要做的,不是讓他們敬畏,而是制衡。」
「突邪王朝和初元王朝都擁有神武大炮,對天下各大勢力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甚至對大魏來說也不是一件好事。」
「可如若讓天下各大勢力都擁有神武大炮,既安了他們的心,又算是間接性收買,讓他們去制衡突邪與初元王朝,大家都擁有神武大炮,起到互相制衡的作用。」
「如此一來的話,大魏擁有的數量最多,無論是在任何談判上面,大魏都占據最大的優勢。」
「大魏錢莊的黃金體系,更是可以間接性掌控整個天下。」
「收集天下各大勢力的黃金,讓天下人都知道,大魏的黃金儲存最多,如此一來的話,將可完美推行大魏寶鈔,那個時候只要有人手持大魏寶鈔,給予他國之人,便可以完成交易。」
「如此一來的話,只要根據黃金的貨幣總量,大魏在不動用黃金儲存量的情況下,憑空多出海量黃金。」
「這一筆財富,足夠大魏百姓,吃飽喝足,此消彼長之下,大魏蒸蒸日上,每十年都是天翻地覆的改變。」
「而戰爭的本質,不就是國富民強,百姓安康嗎?」
許清宵將最終的核心道出。
這就是大魏的發展之路,也是他不戰的理由。
當然還有一個理由,就是有人希望通過戰爭血祭,他也不可能發動戰爭的。
只不過,經濟更為重要。
打打殺殺能打多久?
殺再多人又有什麼意義?
大魏目前的體量,就只能將中洲霸占下來,而且隨時可能會被反撲回來。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口問題。
人都沒那麼多,那裡可能遷徙過去?
打勝仗不是一件難事,守住江山才是王道。
用這種方式,讓大魏百姓過上好日子,從而生產更多的糧食,催生各種人才,這才是一個強國應當有的目光與想法。
許清宵這番話說完。
群臣徹底沉默。
最終,戶部尚書顧言開口了。
「陛下,臣認為,王爺此計極好,大魏寶鈔若是能順利推廣至天下,對我大魏來說,是天大的好事。」
顧言開口,就恨沒說出那句,想不發財都難。
隨著顧言開口,其餘尚書們也紛紛點頭。
雖然兵部有些失望,但他們也明白什麼是大體,故而也沒有繼續爭下去的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