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當看完之後,初元一品也不禁驚愕許久。

  最終,他給予的回答就是,神武大炮的威力,範圍性上勝過一品,威力的話,比一品差那麼一點,但這點相差無所謂。

  影響不大。

  不過靈活性差了很多,但畢竟是死物,這個也可以理解。

  總而言之,適合戰爭,是當之無愧的戰爭殺器。

  但對比突邪大帝的止戰。

  初元大帝就偏向主戰了。

  或許是因為有天雷大炮的原因,他們更加明白,神武大炮這種東西的材料,煉製一門少一門。

  所以初元大帝部署兩件事情。

  一來是舉國之力,煉製更多的神武大炮。

  二來便是部署戰爭,當然不是中洲戰爭,而是向外戰爭,掠奪極品靈金。

  兩年內,必然出戰。

  他們想要贏得先機。

  這是兩朝各自的想法。

  但對大魏來說。

  一品神武大炮的交易結束後。

  不到三天時間,滿城的黃金石運輸之事,被傳的沸沸揚揚。

  可謂是舉國皆知,再加上大魏文報的大肆報導,整個大魏百姓,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甚至文報當中更是用天下三分之一的黃金,全部聚集到了大魏來形容。

  由此,所有百姓都知道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大魏這回肥了。

  是真正的肥了。

  黃金太多了。

  如此一來,民間百姓反而覺得這場交易也不是那麼難受。

  至少換來了大量黃金,對國家發展來說,有極大的好處。

  不過無數百姓也很好奇,大魏得到這麼多黃金,會不會免稅收?畢竟之前許清宵封王,大魏可是免糧稅三年啊。

  也正是因為這免糧稅三年,百姓們可謂是豐衣足食,現在只要用心幹活,根本不愁吃喝。

  而且因為中洲龍鼎的原因,以致於大魏糧田種植出來的糧食與眾不同。

  引來各國爭搶,價格賣的極高。

  不說現在大魏人人都富足,但至少吃喝不愁,每日也能見到一些葷腥。

  自然而然,他們更希望大魏交易神武大炮過去,能給百姓們帶來點好處。

  只是又過了一日。

  當話題達到鼎沸之時,終於大魏皇宮內傳出一道聖旨。

  其中內容大致就是,神武大炮交易,大魏獲得大量黃金,此番交易順利,離不開大魏百姓的幫助。

  所以特此,取出黃金一半,贈給大魏勤勞百姓。

  但因核查問題,耗費人力極大,故此換了一種模式,徹底開放大魏錢莊,將所有黃金存在大魏錢莊內。

  只要是大魏百姓,將銀兩存在大魏錢莊中,換取大魏寶鈔,每年按照百分之五的利息支付。

  而大魏寶鈔可兌換等價黃金,從今往後,大魏寶鈔就是新型貨幣,取存都可以。

  以上便是聖旨的大概內容。

  消息傳出,頓時之間,引來大魏百姓的沸騰。

  如今大魏百姓手頭上的的確確有點銀子,拿出去做生意又怕被騙,自己留著吧,又覺得坐吃山空,畢竟也想為後代考慮。

  正愁著銀子如何生銀子時,沒想到朝廷竟然弄出個這種事情來。

  存銀子,一年百分之五的回報,這是什麼概念?一百兩銀子放在大魏錢莊,一年就多了五兩銀子。

  五兩銀子對普通人來說可不少啊。

  主要是為下一代。

  如果是為了自己,那的確不多,可存個三五十年,下一代能拿多少銀子?

  故此,當消息傳出,各府各地的大魏錢莊,可謂是人山人海。

  同時,突邪王朝與初元王朝之前簽署的契文中,明確要求中洲境內,黃金為結算貨幣。

  如今許清宵這一手,就是將大魏寶鈔對位成黃金。

  也就是說,在中洲境內,只要拿著大魏寶鈔,就可以兌換成黃金,許清宵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而且目前是中洲,下一步就是整個天下。

  如果這個計劃成功了,大魏當真要富到流油。

  只是,大魏錢莊的事情剛剛落實下來。

  很快。

  平亂王府當中。

  禮部尚書匆匆忙忙跑來,有要緊的事情。

  「王爺。」

  「大事不好了。」

  「有人在暗中搞事。」

  「東洲,南洲,北洲,西洲各方勢力都來向我大魏索要神武大炮。」

  「而且來勢洶洶。」

  「陛下的意思是說,與初元王朝和突邪王朝聯手鎮壓。」

  「王爺您怎麼看?」

  王新志走來,就在昨日,一大堆信件送來,是各國的信件,五洲各大勢力,都向大魏索取神武大炮。

  他們最擔心也是最不想見到的一幕發生了。

  然而,就在王新志說完此話時。

  王府當中。

  許清宵的聲音不由響起。

  「不用與兩朝協商。」

  「誰要,給誰。」

  許清宵淡然道。

  他一直在等各方勢力來索取神武大炮。

  如今對方送上門來了,有什麼道理不給?

  神武大炮每個勢力一門,這完全可以平衡各大勢力。

  到時候誰都不敢對誰率先動手了,畢竟都有神武大炮。

  開炮就死。

  但真正的霸主是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