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頁
上百侍衛要從一個門裡出來極其困難,但現在的情況射箭誤傷的可能不小,因此只能憋憋屈屈地將從各個門裡提著刀殺出來,阮卿就是這個時候跳下來的,頓時局面更混亂了。
阮卿提起一個衣衫襤褸的小孩,他的母親已經被誤傷死去,她只來得及救起他一個,然後另一隻手提了一個,同時精神控制一個拔刀砍過來的叛軍轉而攻向自己一方,清了好大一片路阮卿才敢把手中嚇傻了的孩子往安全處拖,將人安置好後忽然感覺自己身後有凌厲的刀鋒襲來,下意識回頭想格擋,誰知中途一把長刀橫插進來,她看到安春站在高處,懷中還抱著一個襁褓,握刀的手虎口處已經裂了,鮮血沾滿了她的手心,她卻連眉頭都沒挑一下,一松力刀一抖就直直穿進了那人的喉嚨里。
兩人都沒功夫寒暄,阮卿上前把孩子接過來,塞到安全區一個婦人手裡,隨便撿了一把刀就跟了上去。
公主府的侍衛終於全部出來了,將本就已經死了大半的叛軍圍了起來,至此,這場戰役勝負已定。
援軍來了,一直畏畏縮縮躲在家裡的謝大人陪著笑點了一百護衛,這才敢威風凜凜地上街去安撫百姓。他不能說是兩袖清風的好官,但也沒爛到狗見了都想咬一口的地步,再加上有賈珠和寶釵為主派發撫慰金,金陵城的人還是很快冷靜下來,那筆銀子價值不菲,活下來的人只要沒參與進去,就都能給發半兩銀子,不過主要是薛家出的。
本來盛清竹和阮卿是想讓安春和賈珠一起,但她拒絕了,正好寶釵這個時候找上了門,說薛家可以提供一定的財力支持。
阮卿沉吟許久,同意了。
寶釵一直是個聰明的孩子,她反而是最能適應環境的那個,說的通俗點就是看人下菜碟,話不太好聽,但某種程度上是對的,當大環境普遍重男輕女,探春那麼強勢精明的女孩都沒能逃脫作為犧牲品的結局,她就乖乖收鋒芒,聽從母親安排,只在人際關係和她不經意的舉動中能看出一些野心,但當他看到阮卿和大公主甚至安春一個庶女都能隨心所欲,打拼事業,她的野心就絕不會止步於薛姨媽一直念叨的給她找個好人家上。
她能最快接受現狀,並且對自己的想法環境做出調整,這樣的人,只要給她機會,在哪裡都能過的很好。
只要她下定決心,只要不是完全碾壓的對手她都能應付,別說阮卿現在送回去的薛蟠還重傷著,就是他完全健康,恐怕也比不過寶釵。
阮卿跟賈珠和大公主說了一聲就同意了。
她是這麼跟大公主說的:「……雖是陛下寬仁,心懷天下,並不計較身份性別一事,但畢竟世人多愚昧,能力如何說也說不出來,只有做出來的功績是實打實不容辯駁的,那丫頭我也熟悉,是個有能力的,不如讓她一試,也並不會有太多損失。」
盛清竹不由得想起了現在還被一些膽大的紈絝子弟當作獵艷場所的書院就覺得心梗,想也沒想就答應了。
此事有條不紊的進行著,金陵城的大多數百姓雖然恐懼厭惡薛蟠,但對素有賢名溫和大方的薛大姑娘頗有好感,一場救濟下來,寶釵的名望甚至一度大過了大公主。
不過盛清竹倒是不會計較這個,她在頭疼怎麼跟皇帝寫摺子。
雖然薛家已經出了全部的善款,但皇家也不可能完全隱身,不然造反賑災全讓人家幹了,那皇帝是幹什麼吃的?
但是吧,這事有涉及安親王,她也不好妄作定論,拋開親王身份,那還是她的長輩呢。
但是現在關押起來叫囂著自己是安親王世子的男人……盛清竹又覺得離譜,她的堂兄長什麼樣,她還能不知道嗎。
無語完了就是深深的忌憚……此人說的很多東西都完全對的上,如果真是如此,那安親王簡直,其心可誅。
證據確鑿的話,就是親王,也難逃一死。
她越寫越煩,乾脆把筆一扔,遲疑了一下,問侍女道:「賈珠呢?」
侍女低著頭想了想,道:「許是在和賈二姑娘一起去安置孩子們了。」
盛清竹聞言沉默了一下。
那天被抓去做人質的三十多個人里,只活下來六七個,多數都是不超過十歲的孩童,很多人在最絕境的時候,都會下意識護著懷中的孩子。
盛清竹嘆了口氣,道:「去問問他們願不願意跟我走吧,我手裡還有些莊子,可以簽訂契約做個良民,若是不願離開家鄉,就各給發十兩銀子,我再托……薛家照顧著點。」
侍女恭敬應是,垂著頭離開了,盛清竹微微出神目送她離開,這才長舒一口氣,疲憊地靠在了椅子上。
金陵有叛軍作亂,屠殺百姓三百餘人,消息傳到京城,皇帝震怒,派太傅謝恆和榮國公,分別帶領一眾文臣武將趕往金陵,同時不顧宗室反對,將疑似叛軍頭領的安親王下了大獄。
這麼多年來,宗室皇室都自認為地位特殊,畢竟旁人造反再酷烈的手段都使得,但皇家宗室造反,最嚴重也就是判個圈禁,伺候的下人一個都不會少,曾經還有前朝廢太子晚期圈禁的三十年裡創造下五十多個子女的壯舉,這也就讓很多人都放鬆了警惕,反正我投了個好胎,我姓盛,就是幹什麼皇帝看在宗正和宗族的面子上放過我,那為何不做個鹹魚,甚至更放肆一些呢?
但酈芷看他們不爽很久了,可以說很多王朝都是被這些無限擺爛的宗室貴族坑沒了,甚至皇帝本身還行就是豬隊友害人的。
阮卿提起一個衣衫襤褸的小孩,他的母親已經被誤傷死去,她只來得及救起他一個,然後另一隻手提了一個,同時精神控制一個拔刀砍過來的叛軍轉而攻向自己一方,清了好大一片路阮卿才敢把手中嚇傻了的孩子往安全處拖,將人安置好後忽然感覺自己身後有凌厲的刀鋒襲來,下意識回頭想格擋,誰知中途一把長刀橫插進來,她看到安春站在高處,懷中還抱著一個襁褓,握刀的手虎口處已經裂了,鮮血沾滿了她的手心,她卻連眉頭都沒挑一下,一松力刀一抖就直直穿進了那人的喉嚨里。
兩人都沒功夫寒暄,阮卿上前把孩子接過來,塞到安全區一個婦人手裡,隨便撿了一把刀就跟了上去。
公主府的侍衛終於全部出來了,將本就已經死了大半的叛軍圍了起來,至此,這場戰役勝負已定。
援軍來了,一直畏畏縮縮躲在家裡的謝大人陪著笑點了一百護衛,這才敢威風凜凜地上街去安撫百姓。他不能說是兩袖清風的好官,但也沒爛到狗見了都想咬一口的地步,再加上有賈珠和寶釵為主派發撫慰金,金陵城的人還是很快冷靜下來,那筆銀子價值不菲,活下來的人只要沒參與進去,就都能給發半兩銀子,不過主要是薛家出的。
本來盛清竹和阮卿是想讓安春和賈珠一起,但她拒絕了,正好寶釵這個時候找上了門,說薛家可以提供一定的財力支持。
阮卿沉吟許久,同意了。
寶釵一直是個聰明的孩子,她反而是最能適應環境的那個,說的通俗點就是看人下菜碟,話不太好聽,但某種程度上是對的,當大環境普遍重男輕女,探春那麼強勢精明的女孩都沒能逃脫作為犧牲品的結局,她就乖乖收鋒芒,聽從母親安排,只在人際關係和她不經意的舉動中能看出一些野心,但當他看到阮卿和大公主甚至安春一個庶女都能隨心所欲,打拼事業,她的野心就絕不會止步於薛姨媽一直念叨的給她找個好人家上。
她能最快接受現狀,並且對自己的想法環境做出調整,這樣的人,只要給她機會,在哪裡都能過的很好。
只要她下定決心,只要不是完全碾壓的對手她都能應付,別說阮卿現在送回去的薛蟠還重傷著,就是他完全健康,恐怕也比不過寶釵。
阮卿跟賈珠和大公主說了一聲就同意了。
她是這麼跟大公主說的:「……雖是陛下寬仁,心懷天下,並不計較身份性別一事,但畢竟世人多愚昧,能力如何說也說不出來,只有做出來的功績是實打實不容辯駁的,那丫頭我也熟悉,是個有能力的,不如讓她一試,也並不會有太多損失。」
盛清竹不由得想起了現在還被一些膽大的紈絝子弟當作獵艷場所的書院就覺得心梗,想也沒想就答應了。
此事有條不紊的進行著,金陵城的大多數百姓雖然恐懼厭惡薛蟠,但對素有賢名溫和大方的薛大姑娘頗有好感,一場救濟下來,寶釵的名望甚至一度大過了大公主。
不過盛清竹倒是不會計較這個,她在頭疼怎麼跟皇帝寫摺子。
雖然薛家已經出了全部的善款,但皇家也不可能完全隱身,不然造反賑災全讓人家幹了,那皇帝是幹什麼吃的?
但是吧,這事有涉及安親王,她也不好妄作定論,拋開親王身份,那還是她的長輩呢。
但是現在關押起來叫囂著自己是安親王世子的男人……盛清竹又覺得離譜,她的堂兄長什麼樣,她還能不知道嗎。
無語完了就是深深的忌憚……此人說的很多東西都完全對的上,如果真是如此,那安親王簡直,其心可誅。
證據確鑿的話,就是親王,也難逃一死。
她越寫越煩,乾脆把筆一扔,遲疑了一下,問侍女道:「賈珠呢?」
侍女低著頭想了想,道:「許是在和賈二姑娘一起去安置孩子們了。」
盛清竹聞言沉默了一下。
那天被抓去做人質的三十多個人里,只活下來六七個,多數都是不超過十歲的孩童,很多人在最絕境的時候,都會下意識護著懷中的孩子。
盛清竹嘆了口氣,道:「去問問他們願不願意跟我走吧,我手裡還有些莊子,可以簽訂契約做個良民,若是不願離開家鄉,就各給發十兩銀子,我再托……薛家照顧著點。」
侍女恭敬應是,垂著頭離開了,盛清竹微微出神目送她離開,這才長舒一口氣,疲憊地靠在了椅子上。
金陵有叛軍作亂,屠殺百姓三百餘人,消息傳到京城,皇帝震怒,派太傅謝恆和榮國公,分別帶領一眾文臣武將趕往金陵,同時不顧宗室反對,將疑似叛軍頭領的安親王下了大獄。
這麼多年來,宗室皇室都自認為地位特殊,畢竟旁人造反再酷烈的手段都使得,但皇家宗室造反,最嚴重也就是判個圈禁,伺候的下人一個都不會少,曾經還有前朝廢太子晚期圈禁的三十年裡創造下五十多個子女的壯舉,這也就讓很多人都放鬆了警惕,反正我投了個好胎,我姓盛,就是幹什麼皇帝看在宗正和宗族的面子上放過我,那為何不做個鹹魚,甚至更放肆一些呢?
但酈芷看他們不爽很久了,可以說很多王朝都是被這些無限擺爛的宗室貴族坑沒了,甚至皇帝本身還行就是豬隊友害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