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頁
此時又一名宮人被送了進來,這宮人是從前聞人琮身邊服侍的老太監,凡是有關聞人琮的事,他是知曉最多的。
聞人凱手中的綢緞一松,從木椅上站了起來:“聽說文琮王小時候一直是您在服侍,對嗎?”
聞人琮“逝世”後,朝中給他擬了一個諡號,文琮王。
那老太監僵立在刑具前,嘴唇有些微微發顫:“回大人,是老奴服侍的。”
“文琮王在宮中,有什麼關係親密之人嗎?”
老太監汗如雨出,文琮王雖然年輕,卻極有帝王威勢,很少會表露出與什麼人關係親密,如果非要說出一個,那也唯有那人:“狄府的狄瑤將軍。”
聞人凱一怔,隨後眯了眯眼睛。
狄瑤與聞人琮的關係確實親密,朝野上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狄瑤已死,狄府也被查封,狄老將軍又血濺街頭,這條線路他們早已查了又查,但均無線索。
聞人凱蹙了蹙眉,他想知道的是他不知道的事,而不是這些他已經知道的東西:“你且說說狄瑤將軍與文琮王從前在宮中有什麼樣的來往?”
“什麼樣的來往……”老太監聲音顫抖,“狄瑤將軍每次進宮,都會為陛下帶些宮外的小物什來……狄瑤將軍還常常與陛下一同用膳……習字……”
“除了這些,就沒有旁的可說了嗎?”
“陛,陛下還曾為狄瑤將軍編羅纓……老奴,老奴以為陛下是喜歡狄瑤將軍的……”
聞人凱一下子轉過身來:“編羅纓?”
“是,是的。陛下專門找了宮裡會編羅纓的宮女學,練習了好久,編壞了好幾個。才,才編了一個比較好些的,送了狄瑤將軍。”
聞人凱略微思索了半晌,他並不記得狄瑤身上有佩戴羅纓。
不過,這些也只是女兒家之事,與他所想打探的,並沒有什麼大的關係:“你再想想還有什麼事情沒有說的,去邊上想起來,說出兩點以上之後,就可以離去了。”
他如此要求,便是讓這些宮人想盡辦法把一些旁枝末節的事兒都交代出來。
問詢並沒有持續多長時間,因為之前像這樣的審訊也進行了許多次,大多問的也都差不多。那些被帶來詢問的宮人也一個一個都回了原本的宮殿,只是每一個人都戰戰兢兢,互相碰面也不敢說太多的話。
聞人凱問詢完後,便準備去宗樞宮等其父宜都王。
但在去的途中,卻在夾道上遇到了押著囚車進宮的另一人——玉府富商玉雲城。
玉雲城是隨囚車步行而進的,他身後是皇宮的侍衛兵,押著一排排囚車進入了皇宮。那些囚車中關押著男女老少,聞人凱只一眼就辨別出了這些是狄府的家眷。
玉雲城認出了前方站立的聞人凱,他恭敬的上前,朝他一拜:“世子殿下。”
聞人凱的目光從囚車上收回:“這些人……”
“這些是狄府的逃犯。我們商隊在通國交界處時與他們相遇,因為他們沒有通行令牌,又吞吞吐吐,便上前盤查,得知是逃犯後,便親自押了回來。”玉雲城答道,“此事我已通報了王爺,王爺讓我將人送進宮來,給陛下審一審。”
“父親在宗樞宮。”聞人凱回答。
“是。”玉雲城再一拜,便準備繼續運送囚車,他在走時又回過頭客氣的道了一句:“世子若得空,改日可以來玉府坐一坐,府上近日得了一罐祁門香茶,請殿下來品上一品。”
雖然是客套話,聞人凱還是回應了一句:“好。”
因為玉雲城還要面聖,聞人凱便想著宗樞宮那邊或許還要很長一段時間。他閒來無事,便在宮中逛逛,想再找些蛛絲馬跡。
當年狄瑤在這皇宮裡與聞人琮也生活了很長一段時間,二人會不會也像這樣,並肩在這花園中行走,或坐在湖邊的亭中,飲酒作詩,暢所欲言……他腦海總是不由自主的回想起狄瑤的樣子,又想像著她在宮裡的生活。偶爾他還會自嘲一笑,狄瑤不通筆墨,作詩那應當是不會的。
他腳下再邁開幾步,忽然有一片葉落了下來,正飄至靴上,那靴上還沾了一滴血,聞人凱回想起了之前在廷尉獄遇到的蒙面女子,他們後來一直在城中搜索,卻再無下落。
等等……忽然有什麼東西在腦海一閃而過!聞人凱猛地抬起頭,他記得當晚那女子身上還帶了一樣東西……
羅纓!
之前他並沒有覺得有什麼異常,是因為女子佩戴羅纓是一件極其正常的事,但今日在宮裡聽了老太監一言,他又覺得似乎二者之間有什麼聯繫。
聞人琮曾編制羅纓送狄瑤,而那劫獄的蒙面女子又佩戴了羅纓,那牢獄中所關押的人又是狄老將軍……那蒙面女子既然與狄老將軍有關,自然也就與聞人琮有關了……那名女子是什麼身份?她到底是誰?
狄瑤此時並不知道宮中發生的一切。
她為了得到聞人琮的信任,好找機會帶他離開廣安,而答應玉雲玄進入玉府,成為他的另一名伴讀。當然,名義上是伴讀,其實只是一個陪玩,只是伴讀聽著好聽罷了。
聞人凱手中的綢緞一松,從木椅上站了起來:“聽說文琮王小時候一直是您在服侍,對嗎?”
聞人琮“逝世”後,朝中給他擬了一個諡號,文琮王。
那老太監僵立在刑具前,嘴唇有些微微發顫:“回大人,是老奴服侍的。”
“文琮王在宮中,有什麼關係親密之人嗎?”
老太監汗如雨出,文琮王雖然年輕,卻極有帝王威勢,很少會表露出與什麼人關係親密,如果非要說出一個,那也唯有那人:“狄府的狄瑤將軍。”
聞人凱一怔,隨後眯了眯眼睛。
狄瑤與聞人琮的關係確實親密,朝野上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狄瑤已死,狄府也被查封,狄老將軍又血濺街頭,這條線路他們早已查了又查,但均無線索。
聞人凱蹙了蹙眉,他想知道的是他不知道的事,而不是這些他已經知道的東西:“你且說說狄瑤將軍與文琮王從前在宮中有什麼樣的來往?”
“什麼樣的來往……”老太監聲音顫抖,“狄瑤將軍每次進宮,都會為陛下帶些宮外的小物什來……狄瑤將軍還常常與陛下一同用膳……習字……”
“除了這些,就沒有旁的可說了嗎?”
“陛,陛下還曾為狄瑤將軍編羅纓……老奴,老奴以為陛下是喜歡狄瑤將軍的……”
聞人凱一下子轉過身來:“編羅纓?”
“是,是的。陛下專門找了宮裡會編羅纓的宮女學,練習了好久,編壞了好幾個。才,才編了一個比較好些的,送了狄瑤將軍。”
聞人凱略微思索了半晌,他並不記得狄瑤身上有佩戴羅纓。
不過,這些也只是女兒家之事,與他所想打探的,並沒有什麼大的關係:“你再想想還有什麼事情沒有說的,去邊上想起來,說出兩點以上之後,就可以離去了。”
他如此要求,便是讓這些宮人想盡辦法把一些旁枝末節的事兒都交代出來。
問詢並沒有持續多長時間,因為之前像這樣的審訊也進行了許多次,大多問的也都差不多。那些被帶來詢問的宮人也一個一個都回了原本的宮殿,只是每一個人都戰戰兢兢,互相碰面也不敢說太多的話。
聞人凱問詢完後,便準備去宗樞宮等其父宜都王。
但在去的途中,卻在夾道上遇到了押著囚車進宮的另一人——玉府富商玉雲城。
玉雲城是隨囚車步行而進的,他身後是皇宮的侍衛兵,押著一排排囚車進入了皇宮。那些囚車中關押著男女老少,聞人凱只一眼就辨別出了這些是狄府的家眷。
玉雲城認出了前方站立的聞人凱,他恭敬的上前,朝他一拜:“世子殿下。”
聞人凱的目光從囚車上收回:“這些人……”
“這些是狄府的逃犯。我們商隊在通國交界處時與他們相遇,因為他們沒有通行令牌,又吞吞吐吐,便上前盤查,得知是逃犯後,便親自押了回來。”玉雲城答道,“此事我已通報了王爺,王爺讓我將人送進宮來,給陛下審一審。”
“父親在宗樞宮。”聞人凱回答。
“是。”玉雲城再一拜,便準備繼續運送囚車,他在走時又回過頭客氣的道了一句:“世子若得空,改日可以來玉府坐一坐,府上近日得了一罐祁門香茶,請殿下來品上一品。”
雖然是客套話,聞人凱還是回應了一句:“好。”
因為玉雲城還要面聖,聞人凱便想著宗樞宮那邊或許還要很長一段時間。他閒來無事,便在宮中逛逛,想再找些蛛絲馬跡。
當年狄瑤在這皇宮裡與聞人琮也生活了很長一段時間,二人會不會也像這樣,並肩在這花園中行走,或坐在湖邊的亭中,飲酒作詩,暢所欲言……他腦海總是不由自主的回想起狄瑤的樣子,又想像著她在宮裡的生活。偶爾他還會自嘲一笑,狄瑤不通筆墨,作詩那應當是不會的。
他腳下再邁開幾步,忽然有一片葉落了下來,正飄至靴上,那靴上還沾了一滴血,聞人凱回想起了之前在廷尉獄遇到的蒙面女子,他們後來一直在城中搜索,卻再無下落。
等等……忽然有什麼東西在腦海一閃而過!聞人凱猛地抬起頭,他記得當晚那女子身上還帶了一樣東西……
羅纓!
之前他並沒有覺得有什麼異常,是因為女子佩戴羅纓是一件極其正常的事,但今日在宮裡聽了老太監一言,他又覺得似乎二者之間有什麼聯繫。
聞人琮曾編制羅纓送狄瑤,而那劫獄的蒙面女子又佩戴了羅纓,那牢獄中所關押的人又是狄老將軍……那蒙面女子既然與狄老將軍有關,自然也就與聞人琮有關了……那名女子是什麼身份?她到底是誰?
狄瑤此時並不知道宮中發生的一切。
她為了得到聞人琮的信任,好找機會帶他離開廣安,而答應玉雲玄進入玉府,成為他的另一名伴讀。當然,名義上是伴讀,其實只是一個陪玩,只是伴讀聽著好聽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