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邊防著別人,還要一邊算計自己,姜姬是不是第一美人他不敢確定,他卻真真正正算的上北齊第一勞碌人。

  翌日,謝相迎拿著小皇帝的玉牌入宮,等在下朝的必經之路。

  小皇帝與太后一同下朝,遠遠看見謝相迎站在宮牆邊,心下略略一驚。

  謝相迎向二人說明了來意,沈太后先是不願,後又覺得此事若當真行得通,必然是個兩全其美的結局,便帶著謝相迎和小皇帝往興盛閣中去擬旨。

  太后親眼看著小皇帝寫完,才帶著眾人出了興盛閣。

  傳國玉璽蓋在紙上,孫良玉才把聖旨拿到謝相迎眼前。

  謝相迎伸手,孫良玉卻沒有把聖旨給他。

  謝相迎抬頭去看小皇帝,凌琅此刻正蹙著眉望向自己。

  「陛下……」

  「太傅可知,這一次得罪了攝政王。」凌琅的聲音帶著些憂慮。打從謝相迎過來,所作所為,便處處透露著「大膽」二字,這個人敢跪在長樂宮一個時辰都不認罪,敢攬下眾人皆唯恐避之不及的和親之事,如今居然敢為請出姜姬向太后請旨。

  這個人,就不怕死嗎?

  謝相迎聞言,唇角彎了一彎,清澈的眸子微動,他道:「若不站在風口浪尖,又怎能看見藏在背後的人,陛下放心,臣絕不會連累陛下。」

  謝相迎再次伸手出雙手,人筆直地立在凌琅面前。

  凌琅愣了片刻,抬了抬手,孫良玉才把聖旨交到謝相迎手中。

  「謝太傅,接旨。」孫良玉道。

  「臣定然不負所望。」

  謝相迎的目光堅定無比,這樣一雙堅毅的眸子,在動盪已久的時局下很容易打動人心。

  謝相迎轉身,正要出門,忽又折返回來,他鬆了松領口,當著兩人的面從懷中取出一個油紙包。

  「給陛下的。」謝相迎咧了咧嘴,將東西快速塞到凌琅手中,頭也不回地走出興盛閣。

  凌琅不動聲色,一直到孫良玉出門送人,才低頭看手裡的油紙包。

  東西在懷裡揣著帶了些餘溫,小小的手將層層油紙打開,一個小兔子出現手心裡,紅豆做的眼睛,瓷白的身子,軟糯可愛,帶著甜膩的米香。

  凌琅淺淺笑了笑,小心翼翼地將小兔子又包起來。

  .

  謝相迎領了旨,帶著竹籬小院的下人往攝政王府去。沈太后不放心,派了劉總管去盯著。

  出來迎人的是阿召,阿召見謝相迎氣勢洶洶帶著人來,忙派人去府中通稟了卓螢。

  卓螢見到謝相迎,依舊是平日的一副乖戾之樣。

  兩人有模有樣的說了幾句話,卓螢假意去通稟攝政王后,帶著幾個家丁走了出來。

  「攝政王有令,派本姑娘帶你們往旗雲山去,即刻出發不得延誤,二位上馬車吧。」

  卓螢摸了摸腰間的彎刀。

  謝相迎明顯感覺到身後的劉總管抖了一下,這人方才還在自個兒面前指手畫腳的,這會子倒是沒聲兒了。

  「有勞卓姑娘。」

  謝相迎說罷,等卓螢上了馬車,才扶著馬車邊緣上去。

  阿召的目光落在謝相迎身上,心道這人上馬車的樣子好生熟悉。

  三人在一輛馬車上,謝相迎坐在中間,劉總管和卓螢坐了個臉對臉。

  此去旗雲山要走不少的路,卓螢閒著沒事拔出彎道,用帕子一下下擦著刀身。

  每擦一下,謝相迎都能感覺到劉總管心中的不安。

  卓螢見這人害怕,有意逗上一逗,索性用力把刀插進了座位之中,刀刃碰到木製的位子,發出不小的聲響。

  謝相迎轉頭去看,那劉總管已然嚇暈了過去,細看起來額頭上還帶著些冷汗。

  「你啊……」謝相迎低聲道了一句。

  卓螢吐了吐舌頭,拔出彎刀收回鞘中。

  卓螢身上的這把彎道制的精細,銀色的刀鞘,刀柄之上嵌著一顆月牙色的寶珠,刀身細長,看起來很適合女孩子使用。

  或許是因為一開始便知道卓螢單純的心思,謝相迎對小霸王總沒有旁人的畏懼。他甚至無法想像,卓螢這樣看起來只有十六七的女孩兒,手上居然握著上百條刺客的命。

  一路顛簸到旗雲山已過了晌午。馬車趕路,終究有些慢,不如快馬加鞭來的迅速。

  謝相迎下車,見到兩側鬱鬱蔥蔥的樹,與高處飛流下來的瀑布,不由嘆道:「倒也是個青山秀水的好地方。」

  「謝公子,咱們快些趕路吧。」劉總管提醒道。

  「是。」

  這人這會兒是醒過來了,方才可是還昏著呢。

  謝相迎展了扇子,一路邊游邊走,若不是有任務在身,這旗雲山也算是個避暑的好地方。

  一行人往山中去,路過一間道觀似的院子。

  劉總管正要進去,卓螢的彎刀帶著鞘先抵在了門上。

  「不是這裡,且再往山中。」

  「還要往山里。」劉總管嘆了一聲,見卓螢臉色不好,忙後退幾步往謝相迎身後。

  再往山中就不像有人煙的地方,到處是濕漉漉的洞窟,偶爾可聽野獸的低鳴。

  劉總管一路緊蹙著眉頭,嘴角始終未上揚過,他走在謝相迎身後,嘟囔道:「這鳥不拉屎的地方,若不是為了太后,我才不來。」

  謝相迎聞言,不由輕笑道:「總管放心,沈太后必然記得你的忠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