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好消息是:周瑜的艦隊,在224年東北地區戰事結束轉入地理探險後、經過漫長卓絕的航行,終於在去年也就是225上半年的時候,發現了流鬼以東群島(阿留申群島)的另一端,也有一片綿亘巨大的大陸!

  周瑜過了最靠近北極、最風高浪急難行的航線路段後,終於開始了高歌猛進、輕鬆沿著美洲大陸西海岸南下,一路繪圖極為順利。

  周瑜在美洲沿岸前後盤桓了半年左右,趁著秋冬季節來臨前,再次北上、然後在寒冬前通過阿留申群島海域、回到亞洲這邊。然後今年上半年,則開始往扶桑返航,並且整理收穫情況,往中原派出使者匯報收穫。

  而這裡面有一個壞消息:那就是最後的收穫匯報,其實已經不是周瑜本人做出的了。

  周瑜在美洲沿岸的時候,染上了一種美洲人獨有的傳染病,亞洲人毫無抵抗力,最後埋骨他鄉了。探險艦隊中有三成的水兵,也都死在了各種美洲疾病上,剩下的人抵抗力比較強,或者是在好色方面比較收斂,對土著女人下不了手,才算適應出了群體免疫。

  回航的艦隊,也按照李素之前多年心心念念的交代,儘量尋找帶回美洲特有的農作物。而其中最顯眼的就是所有印第安人都會廣泛種植的美洲糧食——玉米。

  周瑜就是在發現沿海的印第安人部落、跟他們貿易特產的時候染上疾病的,所以那次也毫不意外地得到了玉米。

  其他作物,因為暫時時間不夠,沒有得到更多,反而是可可豆這種印第安巫醫經常會用的興奮劑,也在貿易之列。而土豆辣椒番茄都還沒找到。

  不管怎麼說,新航路已經開闢出來!剩下的就是時間問題和體力活!周瑜不在了,可以讓甘寧繼續去,順著成功經驗找。

  劉備看了他們獻上的種子,也就是幾個乾枯的可以敲出可可豆的可可果,外加幾個玉米棒子,還不忘勤政地關心了一句:「這種東西,能畝產幾石?」

  (註:劉備問的是漢畝,所以要乘以零點三。)

  信使稟報說,據周瑜在時對當地土人的觀察,那些土人以燒荒灰肥的耕作之法,都能畝產三石以上,漢人精耕細作,應該能更多。

  實際上,現代玉米的單季畝產都能輕鬆到八百公斤,比小麥水稻肯定高一些。

  哪怕是古代玉米,三四百公斤還是有的,那就比普遍一百公斤的麥子有三倍之差了。

  劉備聽完後,傷感於周瑜之死,但還是生出一股竊喜:丞相讓他重視地理發現,最後居然真的沒有白費!

  天佑大漢啊!又送來一種能達到麥子三倍的穀物!

  看來,個人的生死,與國家的興衰國運,也並沒有聯繫。

  「天佑大漢,看來大漢國運長久、百姓豐足,乃是天命。朕個人之生死,自當置之度外。

  把這些種子好好保存,來年開春後精心種植。若果有如此高產,可給周瑜比照呂布,死後追封公爵虛銜。」

  劉備接見完探險艦隊信使後,沒過三天,就等到了熒惑守心的天象。諸葛亮這次也沒敢瞞報,劉備得知後,雖然平時不看天象,但這天還是讓宮女把他推到御花園裡,躺在躺椅上看著星空。

  還叫來李素和諸葛亮,跟李素談談心,交代一些事情。

  跟諸葛亮則是請教一些觀星的常識、好讓他識別究竟怎麼看出熒惑守心。

  第075章 千年帝國(真·大結局)

  「原來這就是熒惑守心,朕算是看明白了。朕登基至今,三十一年。這一幕天象,卻是與三十二年前懷帝被袁術逼迫時,一般相似。有些時候,天命還真是不能不信啊。」

  劉備在諸葛亮的解說下,完成了觀星之後,感覺整個人的精氣神又被抽走了一些。

  不過倒是變得更加釋然、似乎什麼都放得下了。精神變差的同時,心態反而在好轉。

  他揮揮手,示意左右宮女全部退下,只留下李素和諸葛亮二人在附近。

  李素勸他外面太涼,劉備就讓人拿來一圈火盆和屏風,但拒絕回屋。他就要這麼仰面躺著看著星空,問幾個這些年來始終沒想明白的疑惑。

  「賢弟不必擔心朕的身體,朕本就是憂傷過度,不是風寒之疾,這點涼還不礙事。朕也沒幾天了,有些問題,還是想問問,心裡好有個數。

  朕知道賢弟平日肯定是有所忌諱,畏懼人君之猜忌,不肯盡言,如今,當全無顧忌才是,這兒四下空曠,連宮女宦官都沒有,出弟之口,入朕之耳。」

  李素:「臣從無顧忌,陛下不必多心。」

  劉備微微點點頭:「那你說說,大漢真的能歷數無疆麼?殿興有福,真的是亘古不變的真理麼?能管得萬萬年?」

  李素有些話是不能說的,便避重就輕:「大漢已經四百餘年,雖經波折,終得板蕩。未來數百年後,要說再無波折,那是不可能的。但大漢總會以各種方式解決困局,變革制度、與時俱進存在下去。漢族在,大漢自然在。

  至於殿興有福,臣只是總結天道人理、天心人意之向背,不敢說臣一家之言能管萬萬年。」

  劉備一擺手:「到這時候了,還講什麼禮儀忌諱,朕就直接問重點:你說說這殿興有福,到底是何道理?人心人性,會合為暗合殿興有福?別給朕說什麼以史為鑑、舉古人例子以佐證,朕要聽的是人性至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