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趙雲的五萬人,只留下了幾千人守住這些屯糧堡壘,還留下大量弓弩物資、火藥、一窩蜂、突火槍,砍了足夠多取暖的柴火。

  主力四萬多人,則在農曆十月份南返,第二年四月初再次北上,以「不在呼倫貝爾過冬」這種方式,躲避了冬將軍的淫威。

  趙雲其實已經打草驚蛇了漠北鮮卑和丁零,但他們也沒辦法。看趙雲主力後撤後,鮮卑人還試圖趁著冬天把趙雲留下的守糧倉堡壘部隊幹掉、把漢軍的儲備物資搶了或者燒了。

  但最後的結果,毫無疑問是鮮卑人死磕猛攻失敗,還白白丟下了至少一兩萬具屍體的攻城兵。

  漢人的突火槍已經再次改良了,雖然這種火藥兵器用的還是粗厚的堅固竹筒來燃放火藥彈丸,但彈丸的形式已經從單顆鉛彈、變成了壓頂緊固的鉛彈後面、再塞一大把鐵砂。

  說白了,漢人的突火槍雖然耐用性仍然差,最多開三五槍就會報廢,否則就會炸膛。但其火力已經非常威猛,哪怕不瞄準,三五十步內也總能蒙中幾個敵人,因為那壓根兒就算是霰彈槍。

  這種新式突火槍的出現,也導致漢軍當中一種已經用了二十多年的武器被徹底淘汰,那就是當初諸葛亮發明的諸葛連弩。

  連弩的定位本來也是對三五十步距離內的短程目標密集殺傷、用來守城牆最方便。

  霰彈突火槍出現後,也是殺傷密度大、有效射程近,跟連弩高度重合了。

  倒是以遠程殺傷為代表的神臂弩,在軍中地位依然堅挺,因為這個時代的火器怎麼搞都提高不了精度,所以神臂弩不可替代。

  於是乎,鮮卑人因為信息差,再次碰得頭破血流,一整個冬天也沒休整歇息到,死了那麼多人不說,士氣還在持續消耗。

  222年初夏,趙雲的主力再次到來時,等待他們的就是絕對的摧枯拉朽。五月、七月連續兩場全面大捷,趙雲斬首殺傷數萬,俘虜平民十餘萬。

  最後的漠北鮮卑和丁零人,想到的最終保命策略,只是徹底放棄呼倫貝爾草原,甚至放棄狼居胥,選擇往西狂奔逃竄,試圖利用後勤拖垮趙雲。

  可是,他們低估了周瑜走黑江水系的後勤通過性,對漢軍來說,戰線比呼倫貝爾再拉遠一兩千里,也是沒什麼關係的,趙雲餓不死。

  大踏步的後退過程中,鮮卑人反而喪失了更多水草肥美的草原、還導致很多老人因為跟不上遷徙而減員。最後一直逃到貝加爾湖畔,還是逃不過被趙雲全殲的命運。

  222年八月,趙雲在貝加爾湖畔斬殺新任漠北鮮卑可汗車骨閭——這人原本是拓跋力微麾下的將領,但拓跋家族到了漠北已經鎮不住場子了,所以車骨閭自己上位當了可汗。在毫無正統信義可言的鮮卑人里,拳頭大就是硬道理,這也不奇怪。

  這年冬天,漠北鮮卑和丁零作為兩個獨立政權的存在歷史,就算是到此終結了。都在貝加爾湖畔斬殺可汗了,也就不需要封狼居胥了,畢竟狼居胥比貝加爾湖還靠南好幾百里呢。

  趙雲冒著寒冬風雪火急火燎往回趕,反而是路上凍死凍傷的人數,比之前的交戰損失還大一些,也算是無奈之事了,因為那地方實在是環境太過惡劣。

  雖然徹底征服了漠北,這裡的環境也讓漢人定下了對當地的統治調子:只能讓當地野人自治搞牧業和林業。漢人只能是建立一些小的商貿據點,然後以夏天來做生意的方式,走黑江水路來互市,冬天就南返,絕不在當地連住一年以上。

  這些都是後話了。

  趙雲回師後,把大部分部隊留在柳城、赤峰、遼東等郡,他自己帶了幾千人回京復命。劉備當然也是出城數十里,到洛水之畔迎接趙雲渡河,給他加了數縣封地。

  至於李素和其他出謀劃策打配合、定方略的文武,也都有賞賜。李素也加了縣,而周瑜也跟甘寧一樣,頂格封到了三縣兩萬戶。

  周瑜一個降將,最後能封到頂格封邑數的縣侯,也算是非常積德了,誰讓他居然以一個水軍將領、都能想到參與滅漠北遊牧的最終決戰呢。

  漠北鮮卑覆滅後,223年大漢朝廷休整一年、恢復元氣,到了224年,便命令馬超出兵西北。結果,還真就趕上了帕提亞人本該被新叛亂的薩珊人滅國的契機。

  第074章 英雄豪傑總是成批地來,又成批地走

  趙雲滅漠北鮮卑和丁零人,戰鬥環節都沒費什麼事兒,因為部隊的訓練素質、軍紀士氣和武器代差,都明顯碾壓了。

  馬超對西域的進一步用兵、把相當於後世塔吉克、吉爾吉斯全境,哈薩克東南角、阿富汗瓦罕走廊收入囊中,就更不存在戰鬥環節的苦難了。

  有困難也是後勤方面和行軍方面的。蔥嶺地勢險要、部隊經過時高原反應明顯,這個要素對漢軍的殺傷力,都比花拉子模和莎車軍隊的殺傷力大。

  好在,漢軍也真的只需要面對這個麻煩,後勤方面,帕提亞人是真心竭盡全力幫大漢的忙,在呼羅珊一側籌措軍糧供給給大漢了。

  因為馬超抵達花拉子模、跟帕提亞人控制的呼羅珊接壤時,帕提亞末代王阿爾達班五世,正在跟薩珊人的初代開國君主血戰呢。阿爾達班太需要漢人承諾的「不與篡逆勾結合作」保障,來幫帕提亞續命了。

  好在馬超出發之前也是得到劉備面授機宜的,讓他「如遇有事,可效呼韓邪單于故事」,可以假借「幫助阿爾達班五世平叛」,實際上給大漢撈好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