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頁
此時蹊蹺,他們捂得嚴實,沒有伸張,就連查案都瞞著街坊四鄰,沒讓別人發現,蔣明悟講此事搜集到的證據和罪人的畫像悄悄送回了陵安,遞到了皇上案上。
皇上看著這人面熟,就讓刑部的人去查,本因是交給御影司的,可是因為元滿逃走這件事,皇上現在已經不信任他們了,刑部去查發現查不出什麼蛛絲馬跡來,這人的身份什麼的完全沒有問題,查到最後在想著那一罈子黃金,大概也只有被收買一種可能了,可是卻也覺得有問題,這麼多錢只為了收買一個小卒?未免也太大手筆了,回然怕也不是這麼蠢吧?
念著這個,刑部遲遲不敢結案,可愁壞了一干人等,沒辦法,只能深挖,這一挖可不得了,六月初的時候,刑部找到了當年的那個人伢子,人伢子年過半百,這麼多年過去了,早就不記得這個人是不是自己賣出去的了,可是說起汴州,他卻記得那段時間的一件事,因為太過詭異,所以至今都記得。
說的那段時間他收過一批孩童,大約有十幾個,男男女女的都有還有些聽不見的,是一個不露臉的男人賣給他的,那男的不但要的錢少,還給這些孩子穿了厚衣服,那時候是冬天,這些孩子雖然看著髒,可是身上的衣服都是嚴實的,當時人伢子沒在意,只當是家裡落魄了,養不活了才將孩子賣了,這樣的人家不在少數。
可是後來在路上的時候,因為冬天太冷,人伢子受不住凍,就把念頭打到了這些衣服上,他扒了孩子的棉衣,打算拆了找人給他做一件厚衣服,衣服做好的時候他去拿,結果一看棉衣外面的料子,不是自己選的便宜料子,是貴料子。
本以為夥計拿錯了,可沒想到是鋪子的掌柜特意來見了他,說是做完他的衣服里料還剩一點,問能不能將那料子給他,外層的料子就當是送他的了,人伢子自然樂意,衣服都做好了,還要那剩料子做什麼?這老闆還真是傻。
那人伢子怕老闆反悔,當即就跑了,可是回過味來越想越不對勁,自己拆了衣服拿了里料,又重新找了家鋪子去問,結果被說這裡料是千金棉,是專供權貴的。
這可把人伢子嚇了一跳,他怎麼也沒想這幾個小子看著穿的破破爛爛,衣服裡面的東西那麼值錢,怕自己惹上麻煩,本想扔下他們可是又捨不得銀錢,最後也沒要高價,隨隨便便就把那批孩子賣了。
人伢子把那件棉衣拿出來給刑部的人說,自己從那之後就沒敢再穿,可是也捨不得扔,就一直壓在箱底打算當個傳家寶了。
這衣服因為不見光的放了許久,除了有些褶皺之外,像是一件新衣一樣。
事情到了這兒,線索又斷了,恰好皇上派人來催,刑部只能硬著頭皮把查到的證詞和這件棉衣呈了上去,本都做好了等著皇上大發雷霆的準備,可是沒想到皇上看了之後風平浪靜,遣了他們出宮之後,就召了吏部的人入宮。
皇上將那細作的畫像給了吏部的人,讓他們查查,吏部存放的籍冊中有沒有這個人,吏部的人用了兩天時間,還真就給找到了。
說這個人是當年御影司撒出去的種子,本來御影司說今年又死了一批種子,就遞了名單來吏部消籍,可是因為朝廷之中,狀況頻發,就耽擱了下來,所以現在才能找到這個人的消息。
那就對了,孟宣德冷笑。
當年鬼樓被滅,救出來的孩子太多,御影司里塞不下,元滿就跟他提了種子計劃,堪稱精妙,孟宣德拍案叫絕,自然應允,但也為了保險,種子的名冊,御影司有一份,吏部也有一份,種子和御影司聯繫,要是有叛徒或者死了的,就送名單來吏部消籍。
本來一切都沒問題,這次和親的將計就計還有這些種子的功勞,可是現在孟宣德不得不好好想想,自己花錢養著的這批種子,到底是大靖的種子還是御影司的種子了。
這千金棉自己就因為御影司和種子的事賞賜過給元滿,還不少,所以當看了刑部的送來的文書之後,他立馬就想到了這件事。
好呀,真好啊。
孟宣德讓吏部送了一份御影司請求今天要消籍的種子名單過來,讓刑部的人去看看,這些人是否都像御影司說的那樣身死,結果,半月之後,傳回消息,這些人不止活得好好的,有些還有了異動。
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孟宣德就不得不嘲笑自己的心慈手軟了。
他本來還念著舊情,想著保元滿一命,可是啊,這個人還真是狼子野心,他本來以為,元滿離開陵安,是聽到了風聲,逃走保命的,可是,似乎不是,她這分明就是來斷他的命的!
他問了吏部,御影司消籍的種子不下兩百人,詐死?什麼意思?元滿想將這些人偷偷藏起來做什麼?
元滿剛剛離開了陵安,就按捺不住的動手了?自己真是小看她了啊!難怪她能提前知曉回然的計劃,看來不是因為她洞若觀火,只是因為是一丘之貉啊?
這是想幫著回然毀了我大靖啊。
看來,這個人,是不能留了。
第158章 (18)嶒陽
一連快半年了,李博衍坐在房頂上還在生氣,尤其是在葉疏林離開陵安去送鏢之後他就更生氣了。
打從四月底葉疏林把他從大牢里贖出來之後兩人就沒有說過話,就算是李博衍受了傷,葉疏林找人來給他看病都沒有說過幾句,葉疏林是不知道說什麼,李博衍是不想說,倒不是記恨葉疏林打他那一巴掌,只是不知道該說什麼,就算是道歉他也不知道該從哪下口。
皇上看著這人面熟,就讓刑部的人去查,本因是交給御影司的,可是因為元滿逃走這件事,皇上現在已經不信任他們了,刑部去查發現查不出什麼蛛絲馬跡來,這人的身份什麼的完全沒有問題,查到最後在想著那一罈子黃金,大概也只有被收買一種可能了,可是卻也覺得有問題,這麼多錢只為了收買一個小卒?未免也太大手筆了,回然怕也不是這麼蠢吧?
念著這個,刑部遲遲不敢結案,可愁壞了一干人等,沒辦法,只能深挖,這一挖可不得了,六月初的時候,刑部找到了當年的那個人伢子,人伢子年過半百,這麼多年過去了,早就不記得這個人是不是自己賣出去的了,可是說起汴州,他卻記得那段時間的一件事,因為太過詭異,所以至今都記得。
說的那段時間他收過一批孩童,大約有十幾個,男男女女的都有還有些聽不見的,是一個不露臉的男人賣給他的,那男的不但要的錢少,還給這些孩子穿了厚衣服,那時候是冬天,這些孩子雖然看著髒,可是身上的衣服都是嚴實的,當時人伢子沒在意,只當是家裡落魄了,養不活了才將孩子賣了,這樣的人家不在少數。
可是後來在路上的時候,因為冬天太冷,人伢子受不住凍,就把念頭打到了這些衣服上,他扒了孩子的棉衣,打算拆了找人給他做一件厚衣服,衣服做好的時候他去拿,結果一看棉衣外面的料子,不是自己選的便宜料子,是貴料子。
本以為夥計拿錯了,可沒想到是鋪子的掌柜特意來見了他,說是做完他的衣服里料還剩一點,問能不能將那料子給他,外層的料子就當是送他的了,人伢子自然樂意,衣服都做好了,還要那剩料子做什麼?這老闆還真是傻。
那人伢子怕老闆反悔,當即就跑了,可是回過味來越想越不對勁,自己拆了衣服拿了里料,又重新找了家鋪子去問,結果被說這裡料是千金棉,是專供權貴的。
這可把人伢子嚇了一跳,他怎麼也沒想這幾個小子看著穿的破破爛爛,衣服裡面的東西那麼值錢,怕自己惹上麻煩,本想扔下他們可是又捨不得銀錢,最後也沒要高價,隨隨便便就把那批孩子賣了。
人伢子把那件棉衣拿出來給刑部的人說,自己從那之後就沒敢再穿,可是也捨不得扔,就一直壓在箱底打算當個傳家寶了。
這衣服因為不見光的放了許久,除了有些褶皺之外,像是一件新衣一樣。
事情到了這兒,線索又斷了,恰好皇上派人來催,刑部只能硬著頭皮把查到的證詞和這件棉衣呈了上去,本都做好了等著皇上大發雷霆的準備,可是沒想到皇上看了之後風平浪靜,遣了他們出宮之後,就召了吏部的人入宮。
皇上將那細作的畫像給了吏部的人,讓他們查查,吏部存放的籍冊中有沒有這個人,吏部的人用了兩天時間,還真就給找到了。
說這個人是當年御影司撒出去的種子,本來御影司說今年又死了一批種子,就遞了名單來吏部消籍,可是因為朝廷之中,狀況頻發,就耽擱了下來,所以現在才能找到這個人的消息。
那就對了,孟宣德冷笑。
當年鬼樓被滅,救出來的孩子太多,御影司里塞不下,元滿就跟他提了種子計劃,堪稱精妙,孟宣德拍案叫絕,自然應允,但也為了保險,種子的名冊,御影司有一份,吏部也有一份,種子和御影司聯繫,要是有叛徒或者死了的,就送名單來吏部消籍。
本來一切都沒問題,這次和親的將計就計還有這些種子的功勞,可是現在孟宣德不得不好好想想,自己花錢養著的這批種子,到底是大靖的種子還是御影司的種子了。
這千金棉自己就因為御影司和種子的事賞賜過給元滿,還不少,所以當看了刑部的送來的文書之後,他立馬就想到了這件事。
好呀,真好啊。
孟宣德讓吏部送了一份御影司請求今天要消籍的種子名單過來,讓刑部的人去看看,這些人是否都像御影司說的那樣身死,結果,半月之後,傳回消息,這些人不止活得好好的,有些還有了異動。
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孟宣德就不得不嘲笑自己的心慈手軟了。
他本來還念著舊情,想著保元滿一命,可是啊,這個人還真是狼子野心,他本來以為,元滿離開陵安,是聽到了風聲,逃走保命的,可是,似乎不是,她這分明就是來斷他的命的!
他問了吏部,御影司消籍的種子不下兩百人,詐死?什麼意思?元滿想將這些人偷偷藏起來做什麼?
元滿剛剛離開了陵安,就按捺不住的動手了?自己真是小看她了啊!難怪她能提前知曉回然的計劃,看來不是因為她洞若觀火,只是因為是一丘之貉啊?
這是想幫著回然毀了我大靖啊。
看來,這個人,是不能留了。
第158章 (18)嶒陽
一連快半年了,李博衍坐在房頂上還在生氣,尤其是在葉疏林離開陵安去送鏢之後他就更生氣了。
打從四月底葉疏林把他從大牢里贖出來之後兩人就沒有說過話,就算是李博衍受了傷,葉疏林找人來給他看病都沒有說過幾句,葉疏林是不知道說什麼,李博衍是不想說,倒不是記恨葉疏林打他那一巴掌,只是不知道該說什麼,就算是道歉他也不知道該從哪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