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頁
他的錯,錯在初衷,錯在擔當,錯在造成的後果,所以,他準備將這些責任全扛起來。
趙時檢看著他這個樣子,譏笑道:「怎麼?苦肉計?這又是誰給你出的好計謀?」不怪趙時檢這樣想,當京兆尹這些年,形形色色的人見過太多了,為了脫罪,各種把戲花樣層出不窮,看得趙時檢早就麻木了,谷城前幾天還怒目圓瞪,今天就磕頭道歉,這讓趙時檢怎麼不能多想?
谷城站起身來,看著趙時檢的眼睛,堅定的說:「趙大人,您叫我擔起自己的責任,承擔自己種下的惡果,我能做到,也請您,睜開眼睛,好好看看,您兒子的因果。」
說完了這句話,谷小少爺就轉身走了,谷城開門離開的時候,不小心讓風雪沖了進來,打了個旋,還沒落下就不見了蹤影,這一老一小兩個仇人,各自都有各自的道理,各自都覺得自己沒錯,也不算劍拔弩張,可最終還是不歡而散。
谷城解下了自己的心結,義無反顧的奔赴風雪,趙時檢畫地為牢,不知道這份傾家蕩產的執念,罰的是谷城還是自己,趙時檢看著自己家徒四壁,終是掩面而泣,老淚縱橫。
谷城從趙時檢那裡出來,沒有回家,而是轉頭去了四海鏢局,讓門房遞了話,不一會兒元滿就出來了,看見了谷城,皺眉說:「這麼冷的天,叫我出來做什麼?走,有什麼話進去坐著說。」
谷城搖搖頭拒絕了元滿的邀請,直接說明了自己的來意:「元滿,你能借我點人嗎?」
「什麼?」
第151章 (11)年夜飯
大年三十這天最熱鬧,葉疏林他們從起床開始就忙著年夜飯,雖說四海鏢局因著李博衍帶來的錢財,能稍稍喘口氣,可也是大不如前的,家裡下人丫鬟遣散了不少,就只留下了幾個做粗活的,鏢局裡的鏢師走得七七八八,得力的就只剩下總鏢頭紀振威和其他幾個鏢師,近來接了幾個單子,待過完年後,大家就要走鏢去了,葉疏林便想著好好給大傢伙做一頓年夜飯。
其實葉疏林不會做飯,要幫忙就是置辦年貨,多買點雞鴨魚肉什麼的,葉莽有意放手,葉疏林也開始慢慢著手管著四海鏢局的大小事務,遇上了事不懂的問葉莽,有時候元滿也會搭把手,把自己的人脈或者是知道的什麼隱情秘辛什麼的,私底下告訴葉疏林,讓葉疏林出去談生意的時候,往人精上又邁了一步。
李博衍也幫著招了一批新人進來,和紀振威一起訓練新的鏢師,反正現在有錢,也養得起,鏢局嘛,有了鏢師才有以後,葫蘆除了逗小不惜,還肩負起了和新人對招的責任。
倒不是李博衍公報私仇,實在是葫蘆太適合這個角色了,那些新人和李博衍、紀振威對打都會有些害怕,畢竟是師父嘛,總會收著手,那也就試不出來進步深淺,李博衍和紀振威看新人害怕,也會故意收著手,免得將人打傷。
只有葫蘆,那時下狠手直接往死里打。
而且因為葫蘆以前是影子就是為了殺人練出來的,所以葫蘆下手從來都是招招致命,朝著命門去的,這不就巧了,來劫鏢的不也是這個路數?
這個想法他們是先跟元滿說了,再讓元滿去跟葫蘆說,元滿詢問了葫蘆意見,葫蘆一下子就答應了,要說為什麼,只是因為她覺得她剛好缺人肉樁子練手了。
不過不論是因為什麼,只要葫蘆同意了就行,不過元滿給了他們一面旗子,說是她跟跟葫蘆說過,只要不揮旗子就不用停手,揮了旗子就立馬停手,紀振威本來還說不用了,他以為葫蘆一個高手,對新人會有分寸的。
事實證明,紀振威真的想多了,第一個和葫蘆動手的人,才過了一招,肋骨直接被葫蘆一掌推斷了,要不是李博衍及時把旗子揮出來,那個人怕是會被打死吧。
這時候,紀振威才知道這面旗子有多重要,葫蘆就是葫蘆,就沒有分寸這一說,連紀振威都看的心顫,他自知打是肯定打不過的,就暗自考量自己能在她手底下過幾招,心裡有了譜了,就去求賜教,至於最後過了幾招嘛——不說了不說了,反正那次之後紀振威在床上躺了兩天才下地。
葉疏林來看過幾次,次次看次次皺眉,心裡更同情李博衍了,據李博衍所說,他小時候就是被這麼打過來的,不論多久,葉疏林都還是會感嘆,李博衍沒被打死真是命大啊。
畢竟連元滿都說過,是不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她不知道,但是元滿見過的人里,自子一死後,葫蘆再無敵手。
至於葉莽這邊,葉疏林能感受的出來,父親似乎,在一步步的試著接受李博衍,接受小不惜,他知道這位老人家會悄悄去看小不惜,看著她的小臉說:「長得這麼難看,一點都不像我葉家人。」也會在小不惜哭了之後,別彆扭扭地哄她。
會路過演武場,看到李博衍頭一偏,鼻子裡冷哼一聲以示嘲諷,可看到李博衍教的方法太過激進或者有什麼不對的時候冷嘲熱諷的指出,等李博衍不情不願的道了謝,葉莽鼻子哼唧一聲,甩頭就走了。
吃飯的時候,葉莽和李博衍兩人在飯桌上,一個人吃過的菜另一個人絕對不碰,這也就出現了,菜一上桌,兩個人要麼就緊著自己喜歡吃的夾,要麼就對對方喜歡吃的下手,元滿曾跟葉疏林說過一句:「看,最了解你的,永遠是你的敵人。」葉疏林看著這桌子上筷子亂飛的景象,放下碗筷覺得很有道理。
趙時檢看著他這個樣子,譏笑道:「怎麼?苦肉計?這又是誰給你出的好計謀?」不怪趙時檢這樣想,當京兆尹這些年,形形色色的人見過太多了,為了脫罪,各種把戲花樣層出不窮,看得趙時檢早就麻木了,谷城前幾天還怒目圓瞪,今天就磕頭道歉,這讓趙時檢怎麼不能多想?
谷城站起身來,看著趙時檢的眼睛,堅定的說:「趙大人,您叫我擔起自己的責任,承擔自己種下的惡果,我能做到,也請您,睜開眼睛,好好看看,您兒子的因果。」
說完了這句話,谷小少爺就轉身走了,谷城開門離開的時候,不小心讓風雪沖了進來,打了個旋,還沒落下就不見了蹤影,這一老一小兩個仇人,各自都有各自的道理,各自都覺得自己沒錯,也不算劍拔弩張,可最終還是不歡而散。
谷城解下了自己的心結,義無反顧的奔赴風雪,趙時檢畫地為牢,不知道這份傾家蕩產的執念,罰的是谷城還是自己,趙時檢看著自己家徒四壁,終是掩面而泣,老淚縱橫。
谷城從趙時檢那裡出來,沒有回家,而是轉頭去了四海鏢局,讓門房遞了話,不一會兒元滿就出來了,看見了谷城,皺眉說:「這麼冷的天,叫我出來做什麼?走,有什麼話進去坐著說。」
谷城搖搖頭拒絕了元滿的邀請,直接說明了自己的來意:「元滿,你能借我點人嗎?」
「什麼?」
第151章 (11)年夜飯
大年三十這天最熱鬧,葉疏林他們從起床開始就忙著年夜飯,雖說四海鏢局因著李博衍帶來的錢財,能稍稍喘口氣,可也是大不如前的,家裡下人丫鬟遣散了不少,就只留下了幾個做粗活的,鏢局裡的鏢師走得七七八八,得力的就只剩下總鏢頭紀振威和其他幾個鏢師,近來接了幾個單子,待過完年後,大家就要走鏢去了,葉疏林便想著好好給大傢伙做一頓年夜飯。
其實葉疏林不會做飯,要幫忙就是置辦年貨,多買點雞鴨魚肉什麼的,葉莽有意放手,葉疏林也開始慢慢著手管著四海鏢局的大小事務,遇上了事不懂的問葉莽,有時候元滿也會搭把手,把自己的人脈或者是知道的什麼隱情秘辛什麼的,私底下告訴葉疏林,讓葉疏林出去談生意的時候,往人精上又邁了一步。
李博衍也幫著招了一批新人進來,和紀振威一起訓練新的鏢師,反正現在有錢,也養得起,鏢局嘛,有了鏢師才有以後,葫蘆除了逗小不惜,還肩負起了和新人對招的責任。
倒不是李博衍公報私仇,實在是葫蘆太適合這個角色了,那些新人和李博衍、紀振威對打都會有些害怕,畢竟是師父嘛,總會收著手,那也就試不出來進步深淺,李博衍和紀振威看新人害怕,也會故意收著手,免得將人打傷。
只有葫蘆,那時下狠手直接往死里打。
而且因為葫蘆以前是影子就是為了殺人練出來的,所以葫蘆下手從來都是招招致命,朝著命門去的,這不就巧了,來劫鏢的不也是這個路數?
這個想法他們是先跟元滿說了,再讓元滿去跟葫蘆說,元滿詢問了葫蘆意見,葫蘆一下子就答應了,要說為什麼,只是因為她覺得她剛好缺人肉樁子練手了。
不過不論是因為什麼,只要葫蘆同意了就行,不過元滿給了他們一面旗子,說是她跟跟葫蘆說過,只要不揮旗子就不用停手,揮了旗子就立馬停手,紀振威本來還說不用了,他以為葫蘆一個高手,對新人會有分寸的。
事實證明,紀振威真的想多了,第一個和葫蘆動手的人,才過了一招,肋骨直接被葫蘆一掌推斷了,要不是李博衍及時把旗子揮出來,那個人怕是會被打死吧。
這時候,紀振威才知道這面旗子有多重要,葫蘆就是葫蘆,就沒有分寸這一說,連紀振威都看的心顫,他自知打是肯定打不過的,就暗自考量自己能在她手底下過幾招,心裡有了譜了,就去求賜教,至於最後過了幾招嘛——不說了不說了,反正那次之後紀振威在床上躺了兩天才下地。
葉疏林來看過幾次,次次看次次皺眉,心裡更同情李博衍了,據李博衍所說,他小時候就是被這麼打過來的,不論多久,葉疏林都還是會感嘆,李博衍沒被打死真是命大啊。
畢竟連元滿都說過,是不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她不知道,但是元滿見過的人里,自子一死後,葫蘆再無敵手。
至於葉莽這邊,葉疏林能感受的出來,父親似乎,在一步步的試著接受李博衍,接受小不惜,他知道這位老人家會悄悄去看小不惜,看著她的小臉說:「長得這麼難看,一點都不像我葉家人。」也會在小不惜哭了之後,別彆扭扭地哄她。
會路過演武場,看到李博衍頭一偏,鼻子裡冷哼一聲以示嘲諷,可看到李博衍教的方法太過激進或者有什麼不對的時候冷嘲熱諷的指出,等李博衍不情不願的道了謝,葉莽鼻子哼唧一聲,甩頭就走了。
吃飯的時候,葉莽和李博衍兩人在飯桌上,一個人吃過的菜另一個人絕對不碰,這也就出現了,菜一上桌,兩個人要麼就緊著自己喜歡吃的夾,要麼就對對方喜歡吃的下手,元滿曾跟葉疏林說過一句:「看,最了解你的,永遠是你的敵人。」葉疏林看著這桌子上筷子亂飛的景象,放下碗筷覺得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