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頁
「裴恆昭!」
「嗯?」
「從現在開始你不許說話。」
她的聲音氣呼呼的,等裴恆昭真的不說話,她又氣不過,「裴恆昭,你把我從這裡背到盡頭,我就不跟你算帳。」
「好。」
後來,裴恆昭真的一步步背著她走到了這條路的盡頭,始終沒有放下來過。
兩人就著月亮,賞盡了汴河的波光。
那日之後,兩人的關係從不確定到名正言順,越過了模糊的界限,倒是更親密起來,只是難以對外人道而已。
陳祁幾個人又待了好幾日了,才準備回去,送別的時候,陳懷站在祁秋霜的旁邊。
對祝陳願說:「等你冬至來明州。」
祁秋霜瞟了他一眼,也笑道:「到時候你就要改口了」
他們兩個要成親了。
「好,我肯定會早幾日過去。」
她微笑點頭,此次的離別,下一次再相見,他們已經不會再為短暫的分離而傷感。
送走了陳懷幾人後,日子變得像天上的浮雲,一眨眼便遊走了過去。
這些離去的日子裡,裴恆昭已經走馬上任,成了司農寺的少卿,每日勤勤懇懇地跟在司農寺卿後頭學農桑,學新法。
他現在膽子也越發大了,時常會在食店打烊後來看祝陳願,兩人就一起去逛夜市、乘船、投射、騎馬……
祝陳願有時會想,阿娘說相處的時間長了,便會看透一個人是真心還是假意。
她看出來了,所以也更加盼望成親的那一日。
可比成親吉日來得早的,是裴家的聘禮。
剛到十月,天便一下冷了下來,祝陳願從單薄的夏裳換成了秋衣,還犯了秋困,每日早晨都不想起來。
除了她,家裡的幾人都閒不住,太公跟著祝清和去他書鋪門前支個攤子,給過路人看病,不收銀錢。
太婆最喜歡的就是每日去早市,還得叫上邊上的幾個嬸子一起,幾個人圍在一起,商量著今日醃什麼,明日曬什麼。
陳歡忙著置辦嫁妝,繡嫁衣,文繡院的活計也沒有落下,祝陳勉最為憋屈,不管寒風酷暑都得去學堂。
這個家裡,也只有祝陳願最閒,不過今日也睡不成懶覺,裴家過來送聘禮了。
吹吹打打過來,媒人在前,裴恆昭、林顏還有一個裴枝月跟在後面,有幾個小廝扛著聘禮過來。
媒人一張嘴,就是先道喜,「娘子,我出門就查過了,今日是黃道吉日,宜下聘,宜納彩,宜出門,是大喜。」
陳歡笑得合不攏嘴,趕緊請幾人進來,廳堂里太公太婆也站起身來迎他們,祝陳願混在兩人後面,抬頭看裴恆昭,相視一笑。
裴家送的聘禮是依照杭城官宦人家的來,有金鐲、金帔墜、金釧、銷金大袖、鍛紅長裙、四時冠花,各色彩鍛匹帛,以及團圓餅羊酒等。
祝家自然是要回禮的,回的是金玉文房玩具、雙匹綠紫羅、珠翠須略女工、禮盒等。
互送了聘禮後,便開始商量成親的日子。
陳歡自是希望越晚越好,林顏的想法與她背道而馳,便坐到她身邊,拉著陳歡的手情真意切地道:「阿歡,還有老太太,我知道你們想多留歲歲些時日,我也有女兒,當然知曉你們的心思。
可我也得給我家含章考慮不是,他今年都二十好幾了,再拖上一年,歲數就更大了,且他之後得外派,總要早先成親才是。
且婚後我是回杭城去了,不跟小兩口住在一塊,這汴京也只有親家你們可以幫扶了,便是不住在一起,也是時時回來看顧,早些時日真不算什麼。」
見陳歡和老太太互看一眼,知曉兩人有些動心,接著說:「開春的都是好日子,越往後,日子便越難找,更要緊的是,孩子在汴京成親,正能趕上裴曄回京述職的時候,這不是皆大歡喜。」
「真是說不過你一張嘴,都是為人父母的,你盼著兒子娶婦,我想女兒晚嫁,都是一片慈愛之心,可不就湊個好字。成婚又哪裡能少了父親,便依你說的吧。」
陳歡嘆氣,左右她瞧著自己女兒也跟著當年的她一般,這顆心早早就在別人身上了,再攔著有何用呢。
嫁女嫁女,不就是這般。
將婚期定在開春時節,到時候再調整日子即可。
把媒人給送走,太婆讓林顏幾個一定要留在這裡吃飯。
「今日正好是暖爐會,我買了許多肉,正好大家一起吃,湊個熱鬧。」
林顏做主爽快答應了,吃完晌午飯後,就可以開始處理肉片。
廚房裡裴枝月最喜歡跟在太婆後面,她嘴又甜,一直夸太婆手藝好,直把老人家逗得哈哈大笑。
祝陳願自己幹活不算,還把裴恆昭也拉了過來,總不能閒在那裡什麼也不做。
扔了幾塊批好的精肉給他,並說道:「你用刀背給砸幾次,再切成塊狀。」
「好。」
他總是不會拒絕她,認真地捶打起來。
等肉片汆好,水分擠干,用鹽和醋醃製一會兒,再加入其他備好的調料,天色便慢慢黑了下來。
一群人圍在爐子前,裡面的火苗噼里啪啦作響,暖黃的光照在每個人身上,鐵盤發出滋滋的聲音,燭光閃耀。
太婆招呼著大家趕緊自己動手。
祝陳願把處理好的肉片放在鐵盤上,肉一接觸到炙熱的油脂,便滋啦作響,蜷縮著往裡收,卷翹起來。
「嗯?」
「從現在開始你不許說話。」
她的聲音氣呼呼的,等裴恆昭真的不說話,她又氣不過,「裴恆昭,你把我從這裡背到盡頭,我就不跟你算帳。」
「好。」
後來,裴恆昭真的一步步背著她走到了這條路的盡頭,始終沒有放下來過。
兩人就著月亮,賞盡了汴河的波光。
那日之後,兩人的關係從不確定到名正言順,越過了模糊的界限,倒是更親密起來,只是難以對外人道而已。
陳祁幾個人又待了好幾日了,才準備回去,送別的時候,陳懷站在祁秋霜的旁邊。
對祝陳願說:「等你冬至來明州。」
祁秋霜瞟了他一眼,也笑道:「到時候你就要改口了」
他們兩個要成親了。
「好,我肯定會早幾日過去。」
她微笑點頭,此次的離別,下一次再相見,他們已經不會再為短暫的分離而傷感。
送走了陳懷幾人後,日子變得像天上的浮雲,一眨眼便遊走了過去。
這些離去的日子裡,裴恆昭已經走馬上任,成了司農寺的少卿,每日勤勤懇懇地跟在司農寺卿後頭學農桑,學新法。
他現在膽子也越發大了,時常會在食店打烊後來看祝陳願,兩人就一起去逛夜市、乘船、投射、騎馬……
祝陳願有時會想,阿娘說相處的時間長了,便會看透一個人是真心還是假意。
她看出來了,所以也更加盼望成親的那一日。
可比成親吉日來得早的,是裴家的聘禮。
剛到十月,天便一下冷了下來,祝陳願從單薄的夏裳換成了秋衣,還犯了秋困,每日早晨都不想起來。
除了她,家裡的幾人都閒不住,太公跟著祝清和去他書鋪門前支個攤子,給過路人看病,不收銀錢。
太婆最喜歡的就是每日去早市,還得叫上邊上的幾個嬸子一起,幾個人圍在一起,商量著今日醃什麼,明日曬什麼。
陳歡忙著置辦嫁妝,繡嫁衣,文繡院的活計也沒有落下,祝陳勉最為憋屈,不管寒風酷暑都得去學堂。
這個家裡,也只有祝陳願最閒,不過今日也睡不成懶覺,裴家過來送聘禮了。
吹吹打打過來,媒人在前,裴恆昭、林顏還有一個裴枝月跟在後面,有幾個小廝扛著聘禮過來。
媒人一張嘴,就是先道喜,「娘子,我出門就查過了,今日是黃道吉日,宜下聘,宜納彩,宜出門,是大喜。」
陳歡笑得合不攏嘴,趕緊請幾人進來,廳堂里太公太婆也站起身來迎他們,祝陳願混在兩人後面,抬頭看裴恆昭,相視一笑。
裴家送的聘禮是依照杭城官宦人家的來,有金鐲、金帔墜、金釧、銷金大袖、鍛紅長裙、四時冠花,各色彩鍛匹帛,以及團圓餅羊酒等。
祝家自然是要回禮的,回的是金玉文房玩具、雙匹綠紫羅、珠翠須略女工、禮盒等。
互送了聘禮後,便開始商量成親的日子。
陳歡自是希望越晚越好,林顏的想法與她背道而馳,便坐到她身邊,拉著陳歡的手情真意切地道:「阿歡,還有老太太,我知道你們想多留歲歲些時日,我也有女兒,當然知曉你們的心思。
可我也得給我家含章考慮不是,他今年都二十好幾了,再拖上一年,歲數就更大了,且他之後得外派,總要早先成親才是。
且婚後我是回杭城去了,不跟小兩口住在一塊,這汴京也只有親家你們可以幫扶了,便是不住在一起,也是時時回來看顧,早些時日真不算什麼。」
見陳歡和老太太互看一眼,知曉兩人有些動心,接著說:「開春的都是好日子,越往後,日子便越難找,更要緊的是,孩子在汴京成親,正能趕上裴曄回京述職的時候,這不是皆大歡喜。」
「真是說不過你一張嘴,都是為人父母的,你盼著兒子娶婦,我想女兒晚嫁,都是一片慈愛之心,可不就湊個好字。成婚又哪裡能少了父親,便依你說的吧。」
陳歡嘆氣,左右她瞧著自己女兒也跟著當年的她一般,這顆心早早就在別人身上了,再攔著有何用呢。
嫁女嫁女,不就是這般。
將婚期定在開春時節,到時候再調整日子即可。
把媒人給送走,太婆讓林顏幾個一定要留在這裡吃飯。
「今日正好是暖爐會,我買了許多肉,正好大家一起吃,湊個熱鬧。」
林顏做主爽快答應了,吃完晌午飯後,就可以開始處理肉片。
廚房裡裴枝月最喜歡跟在太婆後面,她嘴又甜,一直夸太婆手藝好,直把老人家逗得哈哈大笑。
祝陳願自己幹活不算,還把裴恆昭也拉了過來,總不能閒在那裡什麼也不做。
扔了幾塊批好的精肉給他,並說道:「你用刀背給砸幾次,再切成塊狀。」
「好。」
他總是不會拒絕她,認真地捶打起來。
等肉片汆好,水分擠干,用鹽和醋醃製一會兒,再加入其他備好的調料,天色便慢慢黑了下來。
一群人圍在爐子前,裡面的火苗噼里啪啦作響,暖黃的光照在每個人身上,鐵盤發出滋滋的聲音,燭光閃耀。
太婆招呼著大家趕緊自己動手。
祝陳願把處理好的肉片放在鐵盤上,肉一接觸到炙熱的油脂,便滋啦作響,蜷縮著往裡收,卷翹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