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故而都鑽研起菜譜,或在土裡刨食,或在山裡捕獵,或在湖裡撒網,行軍途中一個個忙得不可開交。

  薛進對此並不阻攔。

  他也忙著,忙著哄楚熹笑一笑。

  就這樣,在大雪前夕,一行人來到了晉州都督府。

  老爹得到消息,早已在此等待。

  一別不過才半年,老爹竟長出了許多白髮,看上去憔悴且滄桑。

  楚熹一見他,淚水便如決堤一般,跪在他跟前痛哭不止。

  薛進站在門外,只聽楚光顯說:「不怪恁,不怪恁,這都是命,要不是恁,老四也活不到今日,姨娘也不怪恁,這些年恁和薛進在老四身上費的心思,她都看在眼裡呢,她一點都不怪恁們。」

  「好了,不哭啊,往後咱就在安陽城,哪也不去,只要恁和楚楚能平平安安的,老爹就知足了,薛進愛造反造反,愛稱帝稱帝,咱又不圖他什麼,不蹚他這趟渾水!」

  雖然心知肚明,楚光顯是在寬慰楚熹,想要卸下她心裡的重擔,但薛進覺得,後面這兩句話太多餘了,完全沒必要。

  作者有話說:

  我臨近完結總是卡的要死,坐在電腦桌前瘋狂抓頭髮

  第171章

  因老四和冬兒要儘早入土為安,眾人只在晉州停留了半日,便動身趕回安陽。

  為體面的安葬冬兒,老爹特將她收做義女,寫進族譜,並在宗祠立傳。

  待一切完畢,於年後正月十八發喪。

  大喪三日,楚熹始終沒有踏出房門,她自己也覺得奇怪,要說傷心難過,歸途這兩三個月早該緩過勁了,振作起精神,操持喪禮應當不難。

  可她就是提不起力氣,整日昏昏沉沉,什麼事都不願做,動輒還會莫名其妙的流眼淚。

  楚楚雖很想念她,但見她這般,也小心翼翼的不敢往上湊,總是躲在門後或屏風後偷偷的看她,小模小樣的十分可憐。

  楚熹不得不懷疑自己得了抑鬱症之類的心理疾病,很擔憂以後嚴重了,缺乏藥物干預,會不會萌生自殺的念頭。

  楚楚才六歲,老爹年紀又這麼大了,她不敢死,也死不起。

  故而楚熹很刻意的強迫自己走到陽光底下,陪著楚楚玩耍,對身旁的人笑,一點一滴調整著狀態。

  效果是顯著的,起碼薛進時刻緊繃的那根神經漸漸放鬆下來了,楚熹心情不好的這段時間,他都很少開口說話,那小心翼翼的樣子,和楚楚別提有多像。

  二月初二,楚楚生辰這日,老爹很正式的將「楚清晏」三個字記入族譜。

  楚清晏,其實有點像個男孩,不過總歸是有了正經的姓名,楚楚碰見生人,就不用在半羞半怯的告訴人家她的乳名了。

  「先生!先生!」楚楚迫不及待的想把這件事告訴祝宜年,一路連跑帶顛的衝進院子,還沒等定身站穩,就被人高高的抱起來了。

  是她的五叔,楚信和。

  「跑這麼快,不怕摔著?」

  「我又不是小孩了。」

  「是啊,楚楚都六歲了,不是小孩了。」老五捏捏她糯米糰子似的臉蛋,笑著說道:「先生今日有要事,讓五叔督促你功課,走吧,上五叔那去。」

  老五的簡體字典在這半年間已告一段落,可如何推行成了難題,祝宜年便給他出主意,讓他在城郊辦一個義學,專招收那些家境貧寒的將士遺孤,一則全了仁義,二則能通過實際情況細化字典,對以後推行大有益處。

  楚熹從來支持此事,老五甚至不用請示老爹,就在城郊大張旗鼓的辦起了義學,如今已有三四百學子,都是年紀不足十歲的孩童。

  楚楚很願意來這玩,府里雖然也有小丫鬟陪她遊戲,但那些小丫鬟只會在屋子裡擺弄琴棋書畫,實在無趣的很,不像義學裡的孩子,沒事就爬樹掏鳥窩又或下河撈魚,總一群一夥的,楚楚覺得可有意思了。

  只是她的身份和學子們到底有所不同,學子們自知能在義學讀書識字,不愁吃穿用度,全仰賴安陽楚家的資助,對這個偶爾會有些頤指氣使的「江南公主」,多是遷就與順從,甚至討好巴結。

  即便楚熹經常耳提面命的告誡楚楚,做人要謙遜有禮,不能恃強凌弱,然而長久處於這樣的環境裡,楚楚難免會感到混淆。

  譬如數九寒天,她的手串不小心掉進了河裡,她曉得河水刺骨,為區區手串傷風著涼很不值當,可她略皺一皺眉,便有人跳到河水中去幫她撈手串了,她看著瑟瑟發抖的學子,亦曉得這樣不妥,可她並沒有恃強凌弱,逼迫著人家給她撈手串。

  於是,楚楚在接過手串時,依著楚熹素日的模樣,仰起頭,彎著眼睛,很誠懇的道了謝,並讓奶嬤嬤送給學子一身厚實的新衣裳。

  饒是楚楚還不太能分清「謝禮」和「賞賜」的區別,但她在那一日領悟了為人處世的道理。

  誰對她好,誰能博她一笑,她就理應有所回饋。

  不過總是前呼後擁的,楚楚也會嫌煩,嫌吵鬧,又不好發火,讓人以為她陰晴不定,每每這時,她便會躲進楚信和的書房,這裡於那些學子而言算是禁地,沒有楚信和的准許,他們斷不敢擅入。

  「五叔!我寫好啦!五叔?」楚楚跳下凳子,走到門口,環顧一圈,不見楚信和的身影,倒是瞧見一個穿著灰布衣裳的小少年。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