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說旁人,單老爹就有四兒一女,按照三年抱倆的說法,這就多出了足足十張嗷嗷待哺的小嘴巴,且哪張嘴都經不起一頓餓。

  「那,現在該怎麼辦?」

  「既然決定議和,過幾日西北的糧草一送到,我便將從百姓那裡籌集的如數奉還。」

  楚熹聞言,不禁笑道:「你別多心,我可沒有哭窮的意思。」

  薛進不予理會,專心致志的往楚楚頭上戴珠翠小花簪,像是擺弄一個大號的洋娃娃,楚楚也乖,坐在他懷裡一聲不吭的任由他擺弄。

  就在這時,冬兒走進門道:「小姐,姑爺,先生身邊的阿准來傳話,說先生有要事相商,請小姐姑爺儘快過去。」

  薛進頗有些意外的抬頭:「他找我做什麼?」

  「這……奴婢就不知道了。」

  「你怎麼一副受寵若驚的樣子。」

  「祝大人難得召見,我能不受寵若驚嗎。」

  薛進將楚楚放到軟塌上,隨手摸摸她的小肉臉:「等爹爹回來再接著給你梳。」

  楚楚剛綻放的笑容忽然有些僵硬。

  作者有話說:

  感謝我基友幫我梳理好了劇情!我終於可以加快速度了!

  另外強烈安利基友新文!喜歡看的一定要看!一定要看!一定要看!(也可以先收藏養肥再看~)(主要還是想求一發收藏)(跪下)(磕頭)謝謝爸爸們支持!

  文名:清穿之作精公主的團寵生活

  作者:田甲申

  文案:

  1

  英年早逝的元矜穿成了同樣英年早逝的康熙五公主。

  掐指一算,本公主還能浪幾年。

  挺好,賺到了。

  元矜想,人固有一死。

  既然早知要死,當然得死的安詳,死的瞑目。

  上天入地,想要的都得拿到,想玩的都得擁有。

  2

  康熙及眾大清皇子近來發覺,五公主有些過於嬌氣。

  稍微熱一點,冷一點,衣裳不柔軟一點,就淚眼朦朧的念叨著「此生白活」。

  但凡遇上稀罕寶貝了,看見珍饈美饌了,瞥見絕世美男了,只要沒弄到手,就哭哭啼啼的哀悼著「死不瞑目」。

  康熙偶爾也瞧不過眼,想說她兩句,話還沒出口呢,那五公主便先湊上來,軟綿綿的伏在他膝上:「下輩子還要做皇阿瑪的女兒。」

  一轉頭,宮裡宮外都收到了萬歲爺的口諭,稱五公主秉性柔弱,不可與之相爭,要讓著她些。

  眾皇子公主嬪妃宗室:???她動輒要死要活的,就問誰敢跟她爭啊?況且有什麼可和她爭的?有什麼可讓著她的?哪回她說想要什麼東西,阿哥們不是麻溜給她送去?

  *

  雙穿

  本文日更,時間會通知

  放飛私設架空快樂蘇爽,女主最美最可愛最正確

  主親情有cp有事業,應有盡有,女鵝反正就是對的!

  第145章

  去年初,老爹斥巨資在城主府右邊那片林子裡蓋了一座別院,說是別院,但規模可以稱得上「祝宅」。

  老爹摳門歸摳門,在人情世故上從來不吝嗇,他覺得祝宜年這些年為楚家鞠躬盡瘁,實在功不可沒,總這麼寄人籬下,傳出去似乎不太好聽,理應搬出去自立門戶才是。

  不過祝宜年是個略有些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仙人物,離的太遠了,老爹又不放心,乾脆就做了一個院裡的鄰居,仍吃一個鍋里的飯。

  趕巧,今年暴暑,熱得人人出不來房門,祝宜年這樹蔭蔽日的別院倒是涼爽極了。

  楚熹仰頭看那微微打卷的樹葉,笑道:「老爹還真有先見之明,他對先生也算盡心盡力了。」

  「嗯。」

  「我跟你說話,你怎麼愛答不理的?」

  「我哪有愛答不理?」薛進心道,我說楚光顯把祝宜年當親弟弟一樣看待,你准以為我陰陽怪氣,我才不接這個茬:「給楚楚取名的事,你可與楚光顯商量過了?」

  「前日吃午膳的時候提過一嘴,老爹嫌楚清這名字太草率,沒什麼特別的意義。」

  「這也不好,那也不好,既然如此,就叫楚鳳仙吧。」

  楚熹置若罔聞:「老爹是有些挑剔,一個名字而已,原是給人叫的,朗朗上口比什麼都強。」

  「鳳仙很朗朗上口。」

  「你說先生為何忽然找我們倆?」

  薛進哼笑一聲:「我又不是他肚子裡的蛔蟲,我怎麼知道。」

  楚熹終於避開「鳳仙」,微不可察的舒了口氣,趕忙加快腳步。

  不多時便到了林中別院,祝宜年早已在前廳等候。

  「先生。」

  「坐。」

  祝宜年沒有給夫妻倆說客套話的機會,開門見山道:「今早玉竹從外面帶回一封信,是從帝都送來的,皇上有意求和,讓我探探你二人的口風。」

  楚熹微怔,沒承想兩邊竟想到一處去了,看來這八個月的戰事已經快要把輝瑜十二州的血吸乾了:「我能看看那封信嗎?」

  祝宜年點點頭,站在一旁的曹准立即將信遞了過去。

  楚熹手一摸那紋理細密的信紙,便感覺到了皇族的氣派,無關金銀俗物,這是大周朝二百年來的底蘊,每一樣天子近身之物都精細的登峰造極。

  而周文帝在信上並未擺出天子的威嚴,也沒有譴責祝宜年為敵效力,反倒深表慚愧,稱當初是他軟弱無能,讓奸佞把持朝政,肆意殘害忠良,逼得祝宜年不得不遠走他鄉,緊接著又問祝宜年過這些日子得好不好,回憶了一番二人從前在東宮讀書的情景,最後才點明正題,透露出求和之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