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罷了,隨他便吧,畢竟誰也不欠誰的。

  薛進沒吃午膳,沒吃晚膳,在床榻上躺了小半日。

  他身體好,兩頓不吃不妨事,楚熹沒在意,沐浴更衣後便躺到了他身側,小聲問道:「你還梳洗嗎?」

  薛進雖雙目緊閉,但呼吸急促,顯然沒睡著呢,就是不理人。

  楚熹又問:「衣裳總要換吧?夫君?不抓緊啦?」

  薛進大概是煩了,扯過喜被蒙在了頭上。

  嘖,說好的安分守己呢,又在這跟她裝大爺。

  楚熹撇撇嘴,從他身上爬過去,舒舒服服的躺到內側。

  造娃計劃暫緩一日也好,雖說沒有耕壞的地,只有累壞的牛,但薛進耕地時間太漫長,她連著三個晚上沒睡好覺,身體實在有些吃不消。

  楚熹閉上眼睛,沒一會就迷迷糊糊了。

  可耳邊急促的呼吸聲卻愈發清晰,直往她耳朵里鑽。

  和薛進一個被窩裡睡了兩宿,楚熹知道他不打鼾,聽著這呼吸聲,心裡有點犯嘀咕,便又坐起身,扯開他頭上的被子。

  薛進很不領情,惱怒的瞪她一眼,那微紅的眸子裡浮著層氤氳的水汽,讓怒火里憑空多出幾分委屈,再看那高挺鼻樑上的一點點汗珠,楚熹實在沒法和他計較。

  手撫上他的額頭,心中一驚:「你發燒了,這麼燙。」

  「用不著你管。」薛進說著,又要去扯被子,想把自己裹緊被子裡。

  楚熹按住被子,語氣幾乎哄小孩:「我叫大夫來給你看看吧。」

  「不用。」

  「不是你說不用就不用的,我們倆這兩日如此努力,保不齊,我腹中已經有了,若你將病過給我,那我又不能服藥。」

  「……」

  「要叫大夫嗎?」

  「隨你便。」

  楚熹聞言,靸著鞋走到門口,喚外面守夜的丫鬟:「姑爺病了,去找大夫來瞧一瞧。」

  府里養著兩個大夫,就住在前院,得到信匆匆趕來,一通望聞問切後得出結論:「回少城主的話,姑爺並無大礙,只是肝氣鬱結,吃一劑安宮牛黃丸便沒事了。」

  「肝氣鬱結?」

  「肝失疏泄,氣機鬱結,故急躁易怒,胸悶氣短,面紅目赤,食不下咽,重者還會頭暈脹痛,耳鳴如潮。」

  楚熹忙點頭:「對對對,急躁易怒,胸悶氣短,就是這個症狀。」

  大夫摸了一把鬍子,自信油然而生:「我瞧姑爺不是很嚴重,只要好好調理,按時服藥,過些日子便沒事了。」

  「那要如何調理呢?」

  「理氣和胃,疏肝解郁,簡而言之就是……」

  「吃好玩好?」

  「差不多。」

  楚熹送走了大夫,扭頭看向薛進:「行吧,天大地大生病最大,你餓不餓?想吃什麼,我讓小廚房給你做。」

  薛進臉埋在被子裡,悶聲說:「不餓。」

  「不餓也要吃啊,沒聽大夫怎麼說嗎,你得調理,這樣吧,吃點清粥小菜。」

  「你少氣我點比什麼都強。」

  「怎麼還是我氣你……」

  分明是你自己肝不好,話說肝不好遺傳嗎?薛進他家有沒有家族病史?不對,要說家族病史,她娘鍾慈到底是得了什麼病?天生體弱?該不會是心臟病之類吧,可她活蹦亂跳,好得很啊。

  薛進久久聽不見楚熹的聲音,微微側過臉看她,只見她站在床邊滿面愁容。

  薛進心裡忽然舒服多了。

  「我想喝芋艿湯……」

  「啊?什麼湯?」

  楚熹不是沒聽見,她是沒聽懂,薛進口中的芋艿湯是西北一道家常菜,輝瑜十二州極為少見,唯有靠近月山關的百姓偶爾會吃。

  「你說那湯怎麼做?」

  「芋艿湯,芋頭和豆腐切片,加些鮮蘑。」

  「好,等著吧。」

  芋艿湯食材簡單,府里都有,不過盛一勺骨頭高湯,添一勺脂油,燒開煮熟罷了。

  看在薛進生病的份上,楚熹親手將湯端到了他跟前,輕聲細語的說:「夫君,起來喝吧,要不要我餵你呀。」

  薛進倚著軟墊坐起身,兩條手臂像廢掉了似的一動不動。

  楚熹午膳時說那些話都是發自內心的,她打定主意和薛進做一對尋常夫妻,丈夫生病了,做妻子的自然要多多照顧,於是用白瓷勺舀了一口湯,放在嘴邊小心翼翼的吹涼,再遞到薛進嘴邊上。

  薛進喝下湯。

  那麼一點點湯,卻讓他五臟六腑都暖融融的。

  他不得不承認,自己很享受,很懷念,這種闊別已久的呵護,

  輝瑜十二州這場動盪,不知多少年才能告終,即便楚熹想同他和離,也是十年八年之後的事了。

  十年八年後,他們倆的小孩恐怕都有自己的主意了。

  楚熹再鐵石心腸,也不能強迫父子分離吧。

  薛進也想通了,他跟楚熹生氣根本沒用,楚熹只會聽那庸醫的話,當他肝不好,左右來日方長,他不信楚熹能老這麼好色,老這麼不安分。

  「要鮮蘑。」

  「好!」

  「燙。」

  「呼——呼——這回呢?」

  從這一晚起,院裡的丫鬟們發覺,小姐和姑爺再也不動輒就爭吵了,兩個人在一塊別提有多融洽和睦,那光景簡直像回到了兩年前。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