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老四像個大人似的語重心長:「那也不好太過了,廖三他們可以拍拍屁股甩手走人,姐夫還得跟姐姐過日子呢,若姐姐真不高興了,把氣撒在姐夫身上怎麼辦啊。」

  嗯?

  這麼說……好像也有道理。

  薛進自幼熟讀兵書,心計城府遠勝常人,但這等俗事裡的人情世故,他到底接觸不多,甚至還不如老四一個十歲出頭的小孩。

  皺著眉想了想,隨手招來不遠處的兵士,冷聲吩咐道:「去告訴廖將軍,差不多得了,別耽誤吉時。」

  那兵士領命,匆匆跑去知會廖三。

  廖三失了尚方寶劍,頗為懊惱,可面上不顯,仍裝大爺似的:「得啦,看在少城主大喜的份上,咱就放她一馬,欸!放歸放!紅包可得給到!不然也不能叫你們過去!」

  楚熹如獲大赦:「紅包好說!二哥!給弟兄們分一分紅包!」

  既然楚薛兩家定了要聯姻,從前那些恩怨就得想法子化解化解了,不然總融不到一塊去,難免有磕絆,因此老爹是下了血本,準備了上萬兩白銀做紅包,一封就有一兩之多,快趕上普通兵士一個月的軍餉了。

  兵士們拿到紅包,態度轉換的是翻天覆地,方才還不情願楚熹進門,這會就歡喜鼓舞的送他們薛帥出嫁了,百年好合早生貴子之類的吉利話一串接著一串。

  薛進:「……」

  楚熹跑那一來回,累的是半點力氣也不剩,甚至沒心思欣賞穿嫁衣的薛進,只默不作聲的將「傳宗接帶」塞到他手裡,牽著他往花轎上走。

  楚熹這般悶聲不吭,在薛進看來就像是不高興了。

  薛進緊抿著唇,暗暗腹議。

  詩沒作,酒沒喝,說他十個好也說的顛三倒四,不過跑了幾步道而已,就敢大庭廣眾之下擺臉色給他看?

  哼,要是換他去迎親,作詩喝酒保管都不在話下,跑幾步又算得了什麼。

  薛進越想越生氣,不等楚熹給他掀轎簾,便沉著臉自己鑽進去了。

  薛進這反應,楚熹是真沒覺得哪不對勁。

  寓意「傳宗接代」的這根紅帶子,擱西式婚禮上就相當於手捧花,細想一下,薛進一個大男人,穿著婚紗,拿著捧花,亦步亦趨的跟在她身後。

  會生氣實屬人之常情。

  楚熹爬到馬背上,心中略有些忐忑,怕回安陽城後那幫小孩會喊什麼「新娘子來嘍」,若真如此,薛進極有可能扛著花轎連夜逃離安陽。

  幸而迎親隊伍一進安陽城便熱熱鬧鬧的放起爆竹,孩子們只顧著玩,倒沒人再喊新娘子。

  在城裡繞了一圈,花轎趕在吉時前返回城主府。

  楚熹在喜娘的吆喝下來到花轎前,按照喜娘的吩咐抓了一把白米拍在花轎頂,喜娘便道:「米篩罩轎頭,夫妻通透流!」緊接著又小聲道:「少城主,快踢一腳轎門,使點勁。」

  喜娘是城主府的老嬤嬤,理所應當的向著自家少城主,要楚熹給薛進一個下馬威。

  安陽城其實沒這習俗,老大成婚那日就沒有踢轎門。

  楚熹猶豫片刻,抬起腿在轎門上用力蹬了一下,花轎一晃,裡面跟著傳來「咚」一聲。

  安陽沒踢轎門的規矩,西北可有,薛進太清楚什麼意思了,二話不說的回踢一腳。

  喜娘不高興,攛掇道:「少城主再踢一腳。」

  楚熹長嘆口氣:「算了吧,花轎一會踢碎了,不吉利。」

  喜娘無奈,揚聲喚道:「乾綱振作!坤綱樹立!相待如賓!夫妻和美!」

  花轎踢完,該請薛進出來了。

  薛進也不用人請,仍然是自己掀開轎簾,大大方方的、從容不迫的站到了一眾百姓眼皮子底下。

  圍觀的百姓見他這身衣裳,免不得掩唇譏笑。

  楚熹都替薛進尷尬,清了清嗓子,攥緊紅綢帶,領薛進入門。

  不知喜娘是不是故意的,竟在二人踏過門檻時高呼:「新人入門來!添丁共進財!」

  楚熹實在沒憋住,輕笑出聲,笑完,趕忙偏過頭去看薛進,擔憂惹怒了他,再毀了這場婚典,那城主府丟人可就丟大了。

  沒承想薛進臉色比起先前還緩和一些,只拿眼角餘光斜睨著她。

  二人一路跨火盆,踩小人,在喜娘花樣百出的吉祥話中走到堂上。

  老爹已在此等候多時,廖三司其崔無等人也擠進來湊趣,這廳堂里嗚嗚泱泱四五十號人,都是抱著看熱鬧的心思,沒一個真心祝福這對新婚夫妻。

  連楚家那位快八十歲的三叔公都知道,這是亂世之中充滿利益的聯姻。

  「一拜天地!」

  終於要拜高堂了,只要順順利利的拜完高堂,就再不怕薛進作出什麼么蛾子了。

  楚熹如此想著,默默的轉過身,跪在那仿佛沒有盡頭的喜毯上,滿懷真誠的對著老天爺磕了一個頭。

  「二拜高堂!」

  楚熹又轉回來,看向略有些坐立不安的老爹。

  顯然,老爹也擔心薛進會在這節骨眼上耍脾氣,畢竟他還是薛統領那會脾氣就夠大了,何況此刻貴為西北王呢。

  出人意料的,薛進相當配合,跪地,磕頭,起身,一舉一動完全隨著楚熹的步調。

  楚熹真是結結實實的鬆了口氣。

  「夫妻對拜!」

  心中大石落地,楚熹臉上也有了笑模樣,側過身看著薛進,眉眼彎彎的朝他一笑,繼而如致謝一般深深向他鞠躬。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