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祝宜年倒是很雲淡風輕,絲毫不隱瞞自己的現狀:「廉忠對我頗為忌憚,屢次三番派刺客追殺我,我不得不做這副打扮遮人耳目。」

  老爹當即怒氣沖沖道:「這廉忠!還他娘的無法無天了!自太子病重以來,他殘殺了多少朝廷命官!朝廷竟成了他的一言堂!」

  忿忿地罵了好一會,見祝宜年沒什麼反應,老爹又笑著問:「那祝大人接下來有何打算?總不能老這麼東躲西藏吧?」

  「薛軍不日將攻至安陽,楚城主作何打算?」

  「這……」老爹看了眼坐在下方的楚熹,猶豫片刻道:「安陽自是要守城的,斷不會輕易降服。」

  祝宜年沒想到楚光顯也是這話:「若守不住呢,順清城主的下場,楚城主是知道的。」

  順清城主頑抗不降,被一刀斬首,老爹如何不知。

  可投降能有什麼好果子吃?

  「哎,應台降的倒是快,李城主又是怎樣的下場,一家子都被攆去了鄉里。」事情到這份上,老爹也沒必要和祝宜年兜圈子,直截了當道:「不瞞祝大人,我與那薛進,有幾分舊怨,落到薛進手裡,只怕還不如李城主。」

  「舊怨?」

  「說來話長,不提也罷,總之我是這樣想,薛軍攻打安陽,不外乎兩個目的,其一呢,是貪圖安陽城中的糧草火藥,其二,沂都水軍所向披靡,牢牢掌控著沂江,薛軍想攻入沂都,需在陸路打通糧道。」

  祝宜年微微頷首:「薛軍雖在大肆操練水兵,但眼下一兩年不能成事,糧道於薛軍而言至關重要。」

  「我瞧薛軍這來勢洶洶的陣仗,他西北老巢定是不缺糧草,想必看不上安陽城這幾粒米,那沂軍步步緊逼,他們心裡怎能不急,怎能情願在安陽耗戰,我只需苦守三月,到那時再以禮求和……」

  老爹的主意實在沒錯,若不什麼岔子,他守城三月,沂軍肯定都打到楚州了,離帝皇城一步之遙,薛軍不會不急,老爹順勢而為,拿出一些錢財火藥買平安,薛軍多半能欣然接受。

  順清不降,常德不降,全都是這個主意,就看守不守得住。

  祝宜年沉默了。

  他來安陽前,篤定安陽會歸順薛軍,亂世之中,想保住性命是人之常情,他沒打算勸阻,只願楚光顯秘密銷毀火藥,不要為他人作嫁衣裳。

  可楚光顯口口聲聲要守城,倒真是叫他有些意外。

  「安陽兵馬不足萬數,楚城主預備如何守城三月?」

  「祝大人,恁莫不是忘了?煙花可是從安陽興起的,火藥這玩意誰有我楚家玩得轉,薛軍那陶罐彈在我這無疑是布鼓雷門。」

  「既如此,那我便拭目以待了。」

  老爹大笑道:「好說好說,祝大人若沒什麼旁的事,不妨就在安陽住下,也好避避風頭,大丈夫生於亂世,當立不世之功,死在那廉忠手裡可忒不值。」

  祝宜年似乎早料到老爹會邀他暫居安陽,神色淡淡道:「恭敬不如從命。」

  老爹笑得更開心了:「祝大人還沒吃飯吧,我這就命人布置酒菜!咱們今夜款酌慢飲,定要談至盡興!」

  祝宜年道:「我已卸下官職,今為白身,楚城主無須再稱大人,何況,廉忠手下的刺客無孔不入,越少人知曉我的身份越好。」

  老爹從善如流,當即改口:「賢弟此言有理,是得謹慎一些才妥當,這樣好了,對外就說,恁是我家三兒的先生,是我請來教她習字的,賢弟有所不知啊,我家三兒那一手爛字,真是沒法看,恁得空若能提點提點她,我楚光顯就感激不盡了。」

  楚熹:「……」

  祝宜年彎起嘴角,頷首應承:「楚城主儘管放心。」

  「賢弟出手!我自是一百個放心的!」

  祝宜年十五歲任太子伴讀,十八歲蟾宮折桂金榜題名,後又做過科舉考官,什麼神仙級別的先生啊,一分錢不花就誆騙來了。

  老爹滿臉的「賺了賺了這回老子可賺大發啦」。

  但在楚熹看來是另一層含義。

  她單純,她天真,她以為老爹把祝宜年留下來,純粹看中了祝宜年有能夠打退薛軍的本事,畢竟這世道一百個猛將不如一個謀士,多個人出主意,就多幾分勝算。

  可她萬萬沒想到,祝宜年是個說到做到的犟種。

  翌日清早,天還是很冷,楚熹在溫暖的被臥里睡得正香,忽聽冬兒叫她:「小姐,醒醒,先生來了。」

  楚熹這陣子偶爾會和老五一起上書塾,那先生是個五十多歲的糟老頭子,咋說呢,不看重權勢,不看重錢財,不看重嫡庶,不看重世俗雜務,但,看重男,輕視女,總覺得楚熹一介女子,不應當肩負少城主的重任,看楚熹很不順眼。

  楚熹看他更不順眼,奈何他教書教得確實好,老五能成才,他功不可沒,正所謂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老五待他如義父,楚熹也只能忍了。

  聽說先生來了,楚熹就以為是那糟老頭子,皺著眉很不耐煩道:「我今日不去書塾,叫他走。」

  安靜了沒一會,冬兒又回來說:「先生讓奴婢轉告小姐,一日之計,惟在於卯,小姐正值年少,若虛度光陰,他日必將悔恨終生,含……含恨九泉。」

  「……」楚熹撲騰一下坐起身,呆愣的望著冬兒:「先生?哪個先生?」

  「就是昨日入府的那個先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