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馬還在瘋一樣地向前跑去,眼看著就要越過獵場的圍欄。獵場外雖有一大片空地,可看這馬發瘋的樣子,想穿越那片空地奔進後花園,也不過是轉瞬之間的事情。

  毓瑒咬咬牙,做了一個極為大膽的決定。

  他揪緊韁繩,用盡全身最大的力氣,強硬地讓馬拐了一個方向。

  之後他和這匹馬一起,重重跌倒在地。

  摔得嚴重,但身上裝備齊全,沒受什麼傷,只有左邊肩膀有些疼痛,大概是從馬背滾落時挫傷了。

  但這事把尹修瑾嚇壞了。

  他搖搖晃晃跑到毓瑒身邊,哭得差點背過氣去。

  阿瑾以為是自己驚擾了那匹馬,才害得毓瑒好端端地遭遇這種無妄之災,不管毓瑒怎麼安慰都沒用。

  過度的驚嚇和恐慌讓他當晚高燒不退,燒得迷迷糊糊時還在說胡話,生怕皇上因為這件事要殺他的頭。

  尹修瑾斷斷續續病了小半個月,徹底恢復過來時,不知是受驚過度還是真的燒壞了腦子,居然把這件事忘了。

  他只是舉著左手問毓瑒:「我這兒怎麼多了一塊疤呀?你是不是趁我生病,偷偷打我?」

  關於這件事的恐怖記憶消失不見,可對騎馬的恐懼倒是深深刻在了心裡,甚至每次坐馬車都要做足心理準備。

  如果說這件事情還可以用「阿瑾長大了,早晚有一天能克服對馬的恐懼」來解釋,那關於他和十二皇兄的事則更讓毓瑒百思不得其解。

  阿瑾和皇兄的事,是毓瑒無意間發現的。

  最早只是覺得奇怪,好像只要他倆同時在場,阿瑾就會變得很不自在;而當皇兄離開時,阿瑾偶爾又會露出一種像是悵然若失的神情。

  後來某年的春節宴席,阿瑾不知何時偷偷離了席,毓瑒等了許久都沒見他回來,索性起身去尋他。未曾想他在花園裡看到十二哥坐在地上,頗為親昵地靠著另一位男子的膝。

  那男子背對著他坐在石凳上。他彎下身子,和十二哥接了一個淺淺的吻。

  月色昏暗,人影依稀,毓瑒卻分明知道那人是誰。

  那之後,不知是自己表現得過於明顯,還是阿瑾真的有意在疏遠,又或許,年少的友情一旦摻雜了別的慾念就會變得不再純粹。總之,他和阿瑾走得越來越遠了。

  像那些「張嘴閉嘴都是十二哥」的妄言,根本就不曾發生過。

  阿瑾……很不對勁。

  *

  沈海遙回到府中,越想越覺得今天和毓瑒的交談處處都是破綻。

  想要在熟悉的朋友面前頂替某個人,實在是很難。

  他還來不及再仔細考慮一下,褚鶴跑出來跟他說了一件事。

  「海遙,我好像知道八皇子的毒是怎麼下的了。」

  據褚鶴所說,八皇子平日的飲食比較固定,口味單一又清淡,廚師們都是原先皇后宮中小廚房裡出來的,從小吃到大,從沒換過人,應當不會是下毒的人。

  八皇子思來想去,提到了一種可能性。

  幾年前他去某地賑災,結識了一位當地的醫女。那名女子心地善良,為人也大方,經常義務為災民看病。

  八皇子覺得此人可用,賑災結束後便帶回了京城,之後便一直留在府里。

  這名醫女名喚洗華,不僅醫術了得,還做得一手好糕點,八皇子很愛吃她做的榛子酥。

  後來八皇子日漸病重,洗華時常為他施針緩解疼痛。

  「這毒應該是下在了榛子酥里,只要進了王府,稍加打聽便可知曉八皇子喜歡吃什麼,再根據他的口味做些點心,下毒是輕而易舉的事。至於施針,目的則是為了加速毒素的流動,以及緩解毒發症狀,掩人耳目。唯一的問題就在於——沒有證據。」褚鶴說,「僅僅靠著八皇子不再吃榛子酥又疏遠了洗華後,毒性就沒有加重,是沒辦法證明洗華下了毒的。」

  「對。」沈海遙點頭,「這不是證據,什麼都證明不了。而且這件事有太多不確定性了,比如說,怎麼能確定洗華就會被八皇子帶回府里?萬一她根本沒有入府,這毒不久沒辦法下了嗎?」

  「關於這個……」褚鶴欲言又止,「怎麼說呢,說起來你可能不相信,洗華是肯定會被八皇子帶回府里的,因為……」

  褚鶴聲音古怪:「真想讓你見見洗華,她長得有點像阿瑾。」

  「……」沈海遙面無表情,「啊?」

  「具體的我也說不上來,如果從某個角度看過去,洗華跟阿瑾的長相一模一樣,但是別的角度又完全不像。」

  「……」沈海遙還是覺得挺離奇的,他笑著搖搖頭,說,「好吧,如果是這樣,也確實能解釋這個問題。先不說這些,我們先假設真的是洗華下的毒,她這麼多年都沒被懷疑,想來是很細心很聰明的,暫時不要區別對待她,免得她生疑。」

  褚鶴:「明白。這幾日八皇子身體漸漸好轉,太醫們不總來了,平時八皇子府上就我一個陌生面孔,我會小心的。」

  *

  暫時結束和褚鶴的聯繫後,沈海遙開始思考下一步要做什麼。

  目前有兩件事比較緊急。

  第一是想辦法調查一下上輩子慫恿毓瑒府兵去劫獄究竟是誰的主意。想查出來這個人不算太難,此人在毓瑒的軍隊中必定相當有威望,才能夠在劫獄這種大事上一呼百應;他一定對毓瑒忠心耿耿——表面上的——以致於犯下這種滔天大罪,也能讓人相信,他是真心為了毓瑒好;但是為人有勇無謀,因為劫獄實在是下下策,就算毓瑒的府兵再怎樣愚蠢,也不會不懂這個道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