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幾個剛剛從腳手架上爬下來的工人頓時臉色慘白。

  *

  工地人心惶惶,就連帶著沈海遙參觀的銷售人員都出了冷汗。

  沈海遙揉了揉懷裡小貓的耳朵,對銷售擠出一個勉強的微笑,「這房子我就先不看了。」

  他回到樓下,趕緊找到權景明。

  權景明臉色也很糟糕——這原本是他今天上午的工作,若不是有這隻前來「搗亂」的小貓,他今天可能就……

  沈海遙問道:「之前經常發生這種事嗎?」

  權景明連連搖頭:「我們這裡一向很重視安全,從沒發生過安全隱患。」

  沈海遙不相信這是意外。

  政府對施工工地的安全一向是最重視的,工地出事絕對是非常嚴重的情況。即使在事故中受傷的不是權景明而是其他人,這個樓盤也極有可能因此停工。

  現在正是剛剛取證、即將開盤的關鍵時期,一旦停工,後續的經濟損失難以預計,工人們的工資勢必會受到影響。對權家的影響雖不至於那樣嚴重,但也多少會影響生活。

  看過了甄澤宇和權池對權景明夫妻倆的百般嫌棄後,沈海遙不得不懷疑起這樁事故是否有人為參與。

  褚鶴小心翼翼地問:「海遙,你想弄清楚真相嗎?」

  沈海遙沒有立刻回答,他想了一會兒,搖搖頭,「有機會再說吧,現在還有別的事要做,這件事的真相沒有那麼重要。」

  但他在腦海里告訴褚鶴自己的真實想法,「我總覺得這事不是意外,可你說,這段時間相處下來,你覺得權景明是會得罪人的性格嗎?我想不出有誰想害他,除了——」

  他隱去那幾個字,又繼續說:「這件事的真相如果真的像我們想的那樣,你覺得甄臻能承受嗎?就他那個舍利子轉世的性格,觀音菩薩都沒他大度。我不想讓他知道這些,沒有必要。」

  褚鶴對此表示同意,只是笑容有點蒼白,「也是,有些時候,知道的事情多了反而是種負擔。」

  兩人沉默著交流了一路,順便順走了那隻小貓。

  回到權家時才知道家門口蹲了一群記者。

  *

  現如今網絡這麼發達,每個人在網絡上都是透明的。

  上次見面會上發生的事情雖然被壓了下去,但現場那麼多粉絲,那麼多雙眼睛那麼多張嘴,根本無法完全抹去那件事發生過的痕跡。

  看熱鬧的吃瓜群眾給他們起了各種外號,以避免帖子或微博被迅速刪除。

  沒過多久,他們那個紈絝富二代的圈子裡放出了幾句語焉不詳的料,說什麼甄少爺不是真少爺之類的話。

  甄澤宇原本對權池搞出的這些事情不甚感興趣,但如果涉及到豪門真假少爺這種八卦,他是絕對不能坐視不理的。只是甄家畢竟不是做公關出身,又不願相信專業的公關公司、把事情全權交給他們來打點,一開始確實有些措手不及,全部精力都放在全網攔截權池和甄臻的真實身份上,已經無暇處理上次見面會的事情了。

  於是,現在大家提起權池,前面的修飾已經不再是「靠賣貧窮人設騙粉絲花錢的真富二代」,而是「不管是臉還是專業能力都被粉絲吊打」的不稱職愛豆。

  這次來到權家門口堵人的是幾個自媒體號。

  沈海遙猜到會有這麼一天,也早就想好了如何應對,他落落大方地表示:「上次見面會是我第一次見到大明星,而且我一直都可喜歡小權,實在太激動了,那個形象真的……不太好。」

  沈海遙哭喪著臉說:「求求大家刪了吧,真的太醜了,每播放一次都對我的心靈造成重創。」

  立刻有記者抓住了重點:「甄先生什麼時候開始喜歡小權的呢?」

  沈海遙立刻來了精神,「很久很久啦!具體到什麼時候啊……我想想。」

  他對著鏡頭陷入沉思,幾秒種後神色又有些悲涼。他楚楚可憐地說:「我以前的男朋友是權池的粉絲,當時是為了陪他才去了解小權的。」

  但他很快又振作起來,重新露出了笑顏,「了解過之後才發現,原來小權本人這麼優秀,現在我也是他的粉絲啦!」

  「……」褚鶴替沈海遙抱著小貓,臉是木的。怎麼說呢,沈海遙說的話很真摯,任誰看了都挑不出錯,可他似乎能想到權池聽到這話暴跳如雷的樣子。

  褚鶴搖搖頭,低頭笑了。他忽然想起,以前沈海遙帶著他偷偷下山被柳玉師叔抓到時,也是這樣一臉真摯地胡說八道。

  不知過了多久,記者終於全部散去,原先被圍在裡面的人快步向他走來。他伸手兜了一把懷中小貓的下巴,對褚鶴揚揚頭,說:「走,回家。」

  褚鶴把小貓遞給他,含笑點點頭。

  「嗯,回家。」

  *

  對自媒體帳號來說,時間就是金錢,就是生命。

  他們離開權家後,馬不停蹄地對剛才拍攝的視頻進行整合、編輯,短短几個小時後,多個自媒體帳號都發出了對沈海遙的採訪片段。

  這個視頻讓好不容易平息下去的見面會熱度重新拔高,吃瓜群眾歡快地玩起了梗,甚至有人起鬨說希望這位小哥哥趕緊出道。

  褚鶴快速瀏覽了一遍那些視頻下方的評論,不解地問:「海遙,今天這一出,就是為了讓大家再嘲笑權池一次嗎?」

  「不是,」沈海遙伸出兩根手指,「第一個目的是為了引導有心人士找出甄臻的真實身份,這段時間甄家為了壓真假少爺的傳聞費盡力氣,現在我想做的就是讓這個離奇的傳聞時不時出現一次。說的次數多了,就會有人相信。之後的事情就不用我們親自做了。至於第二個目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