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自是看稻田養魚的成果。

  大家對稻田裡的魚已經沒什麼好奇心了,大家又不瞎,裡面的魚有多多有多大,是個人都能曉得。

  大家就是想看看,這種法子種出來的水稻,到底能不能增產。

  盛黎嬌理解眾人的好奇心,沒有驅逐,反而把洛長青叫來,附耳說了幾句。

  洛長青聽完,忍不住輕笑一聲,反問道:「當真?」

  「當然誒,現成的勞力,幹嘛不用。」盛黎嬌不懷好意地捂住嘴。

  既如此,洛長青就依她的說法去做,他走到水田盡頭,清了清嗓子,然後揚聲道:「今日我家收割水稻,有幸請各位鄉親前來觀看,我們也知曉各位心存好奇,正巧,我們也是。」

  「為了早點把水稻割完,敢問有哪位願意幫幫忙。」洛長青一頓,「當然也不是白白幫忙,等晚上做完活兒,幫忙的都能在水田捉一尾魚回去,當感謝了。」

  村里僱人收水稻,一天最多五文錢,而一條魚,再便宜也要十幾文,怎麼都是賺的。

  此話一出,田邊的人紛紛響應,全說要幫忙。

  人實在太多了,要是都下田,估計轉身都要成問題。

  最後洛長青挑了十個正壯年的漢子,算上他一共是十一個人,五畝地的水稻,大家加把勁兒,兩天就能全收完。

  按照約定,每天晚上臨走,幫忙的都能撈一條魚回去。

  洛家水田裡的魚又大又肥,得到免費活魚的,無不笑逐言開。

  兩天後,水田裡的稻子全部收割完畢,所有人都想看產量,就直接把稻稈搬去曬穀場。

  因為著急,自然有人主動幫忙打穀稱重,一看石秤——

  「好傢夥!」所有人都炸了。

  柳村稻田產量普遍在一畝地四百斤左右,但洛家的水田種出來的,一畝地足足九百斤稻穀,這可是翻了一倍不止。

  正議論著,陳家和陸家的水稻也都收完了。

  幾番稱量,陳家的畝產量有八百斤,陸家的畝產量達到了九百四十斤,比洛家還高!

  各家的水田不同,畝產量有差異也正常,但即便是陳家產量最少,也足以驚呆所有人了。

  陳大叔還後悔著,不住懊悔當初退縮,白白失了掙大錢的機會。

  而其他人一窩蜂湧到了盛黎嬌跟前:「洛家媳婦兒,你家這稻田養魚的法子,能不能教教大傢伙兒呀!」

  盛黎嬌不知說了多少句「行」,再三保證明年帶大家一起種水稻,方才把所有人送走。

  好不容易沒人了,她總算能趴到洛長青身上,長嘆一聲,之後就是止不住的笑。

  水稻收完了,還有那麼多魚要捉。

  捉魚也是雇的人,問就是有錢,要躲懶!

  捉魚的小伙子一天二十文,工錢極多,但等把所有魚都打撈起來,少說要有四百條,按照一條魚十五文來算,二十文都工錢實在不算什麼了。

  何況水田裡還有不少大魚,價錢遠不止十五文。

  賣魚的事沒用盛黎嬌操心,鎮上收魚的餐館不少,還有恆悅酒樓認識不少隔壁鎮的食肆,一通信兒,沒用半個月,所有魚都賣乾淨了。

  又是一大筆錢入帳。

  今年地里的活翻了幾倍,累是累了些,收穫也是極多的。

  而且可能是因為時常忙碌的緣故,兩人只覺得今年過得格外快,一眨眼便是大半年過去了。

  然而,鄉間時而忙碌時而閒適的生活到了秋末,隱約有了些變化。

  最明顯的,就是鎮上往來商販少了許多。

  遼陽鎮在大奉的版圖上偏東南,北不臨京,西也不近邊陲。

  不過也時常能看見北邊或者西邊來的行商,偶爾還會有幾個番邦人。

  可已經有一兩個月了,鎮上的行商都是附近城鎮的,只有一隊西邊的商人經過,卻也是匆匆離開,根本沒在鎮上交易。

  小鎮消息閉塞,且縣令未至,很多朝廷上的消息根本傳不過來。

  尋常百姓沒覺得有什麼不對勁,只有那些大商賈察覺到一兩分不對,可又問不出到底是哪裡的問題。

  這天,盛黎嬌和洛長青來西瓜坊視察生意。

  兩人是避開集市的,但也不用著急忙慌地趕路,誰知即便是他們的驢車已經足夠慢了,仍是沒避過巷口突然竄進來的人。

  「吁——」洛長青緊急拉韁繩,總算沒讓毛驢跟突然闖進來的人撞上。

  抬頭一看,卻見那人衣帽怪異,並不是本地人,高鼻樑淺棕色眼睛,警惕地看著他們。

  「是……番邦人?」盛黎嬌下意識地這樣以為。

  誰知洛長青驀地擋在她身前,目光死死地盯著對方,見對方沒有過多動作,方才靠近盛黎嬌:「乖,你先下車,往回走,去鬧市上,我很快就去找你。」

  「啊?」

  「聽話。」洛長青搖搖頭,沒有多做解釋。

  盛黎嬌偏頭去看,只見洛長青面容難得冷肅。

  她被這幅樣貌鎮住了,想了想,終於還是點點頭,轉身往回走。

  直到背後的腳步聲完全聽不見了,洛長青才開口:「你是西域來的商人?」開口已是一串聽不懂的字符。

  令人驚訝的是,對面那人面上出現瞭然,他沉默良久,方才點頭。

  洛長青牽著韁繩的手不自覺收緊兩分,繼續問:「你作何這樣匆忙?」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