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嚇得哇的一聲大哭起來。

  “哭有什麼用!你現在馬上去給我把錢要回來,否則你就死在外面永遠別再見我!”

  她嘟的一聲掛掉電話,聽著手機里長長的忙音,我像被人打了一悶棍。我不知所措地站在十字路口,茫然地號啕大哭。我哭得傷心極了,路邊的人都停下來看我。他們大概覺得我是神經玻是啊,我就是神經病,看看我都做了些什麼蠢事!

  我真的不明白事qíng怎麼會變成這樣。最初的最初,我僅僅只是想要一個朋友而已,為什麼別人很容易做到的事被我弄得這麼複雜?為什麼我身邊每一個人都在利用我,都把我當做提款機?為什麼我從來遇不上一個好人?

  手機又響了,我看了一眼,是我媽。

  我按了拒絕接聽。

  我不敢接,我害怕聽到她的聲音,害怕她告訴我更壞的消息,我把手機扔進了路邊的垃圾桶。就這樣吧,一切都結束了,我已經無藥可救了,我會如她所說,死在外面,永遠不再回去……

  Part02

  在一堆夏令營的去女生里,丁丁不算起眼的一個。

  她喜歡低著頭,跟人說話的時候也低著。

  坦白講,我不覺得丁丁好看,但她總是反覆跟我提起一件事——她在學校是校花。

  “真的?”我隨口一問。

  “當然……是真的……”她的聲音低下去,眼神閃爍著避開了我的視線。

  一天晚上我們在方悄悄房間裡聊天,主題是“我的那些極品朋友”。一個女生手舞足蹈地說著自己的糗事,惹得我們一群人在chuáng上笑得打滾,丁丁也跟著笑,可她的笑容總比別人慢半拍——她縮在角落裡,看到身邊的人哈哈大笑,就跟著笑,慌張都還留在臉上,卻立刻bī著自己嘴角扯出一個硬生生的笑容。

  我知道,她其實一直沒融入夏令營這個集體中。

  儘管她在我面前努力假裝很健談,努力chuī噓自己在學校如何受歡迎。

  這是一個很典型的,受過傷害缺乏安全感的女孩,所以面對陌生人的時候,她需要編造出一個假象,一個能讓自己全副武裝的漂亮假象,獲取我們的好感和認可。

  她的眼睛很大,經常含著淚水,說話聲音細細的,低著頭不敢看人,任何一個動作都小心翼翼。看到她的時候,我就突然想起我兒子讀幼兒園的時候特別喜歡欺負他們班的一個小女生,沒事就拉人家的小辮,搶人家的玩具,那小女生也不敢反抗,只躲在廁所小聲哭,後來我知道了,很生氣地把兒子教訓了一頓,最後我問:“你怎麼就老欺負人家呢?”

  饒小壞說:“沒辦法,她就長了一張受氣包的臉!”

  看到丁丁的時候,我就突然想起了這話。

  我把丁丁的故事發給秦貓貓看,她大呼“我都不忍心看下去了!”

  “這孩子怎麼這麼倒霉啊!碰上的全是人渣!”

  是的,丁丁就是一個巨型的“人渣磁鐵”,把她周圍的人渣全都緊緊吸到了自己身上。

  受氣包丁丁同學跟我說起她的大哥蔣衛時,哭得簡直喘不過氣,“我覺得自己特別對不起他,我讓他失望了,他是唯一一個對我好的人!”

  我簡直被她氣暈了,且不說蔣衛是不是真心對她好,她這種心理真的讓人無法理解。

  據學究方悄悄分析,她這種心理是有跡可循的,叫“斯德哥爾摩綜合徵。”

  ——是指被害者對於犯罪者產生qíng感,甚至反過來幫助犯罪者的一種qíng結,這個qíng感造成被害人對加害人產生好感和依賴心。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但只要打個比方:想像一下你被綁架到沙漠,快要渴死的時候他給你一杯水喝,是不是很感恩戴德?

  qíng感上會依賴他人且容易受感動的人最容易患上,毫無疑問,丁丁就是這樣的人。

  她哭著說:“我再也不相信友誼了,我不知道為什麼每個在我身邊的人都老想著算計我,欺騙我,你可以告訴我這是為什麼嗎?”

  我問她:“既然你這麼想他們,那又為什麼要跟他們在一起呢?”

  她不回答我。

  “你怕寂寞,是不是?”

  她點了點頭,眼淚迅速地流了下來。

  因為怕寂寞,所以將自己變成“人渣滋鐵”。寧願受傷,也要抱著不值一提的友誼感受溫暖。這丫頭真是笨得可以。

  我說:“既然你什麼都明白,那就鍛鍊自己,在下一次遇到同樣事qíng的時候,開口說不。保護好自己,真的比抵擋寂寞空虛更重要。”

  拒絕別人無理的要求,這是孩子們在成長的路上必須學會的。

  閉營演唱會那天晚上,ending曲,我走上台和女孩們擁抱。

  她哭得格外傷心,抱住我不放手。

  “我害怕回去,我該怎麼辦?”

  我又一次用力抱了抱她。其實我懂她的無奈,我也有微微的無力感。她所面對的問題,也許在日後還會重複上演——如果她還是學不會拒絕的話。

  這個過程必定是辛苦並且艱難的,而且會有更多的寂寞和恐懼。但成長有時候就是這樣,明知前方是黑暗無光的道路,你也要心中有光,去面對與解決。

  “闖過去,給自己找一個合適的位置,再停下來。相信我,也相信你自己,你可以的。”

  其實丁丁這樣的女孩,這些年我也見過幾個。

  因為害怕寂寞,害怕被排斥,所以放棄了自己的原則,甚至做出很多無謂的犧牲。但這樣換來的,並不是朋友。

  開口說拒絕,對丁丁這樣懦弱的受氣包而言,是有些困難,可是,卻也是一個不得不去面對的過程。

  夏令營結束一個多月以後,我接到她一條很長的簡訊,她說:“雪漫姐,我再也不相信友qíng了,你說得對,我就是一個爛好人,我盡心盡力地幫助他們,其實我不求回報,但我我最忍受不了的就是被出賣。或者在很多人的潛意識裡,我就是一個萬能的工具,只要需要什麼,就可以來找我,我就應該幫他們,他們從沒顧忌過我的感受。原來想夏令營過後就真的跟過去告別,可是,我卻一直在親qíng、友qíng的痛苦之間徘徊。他們的世界我進不去,我的世界全是黑暗,看不到方向。”

  我很心疼丁叮

  我不知道她還要經歷多少的傷,才會真正地懂得——愛自己,比什麼都重要。

  Part03

  低到塵埃,並非愛的唯一姿態

  著名作家張愛玲有句描述愛qíng的話,讓許多女子為之動容:“見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里……”讀丁丁的故事,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這句話,只不過,丁丁是為了親qíng和友qíng,把自己放得很低很低,低到自己都找不到自己。只有藉助疼痛和他人的踐踏來刺激心靈。在心理學上,把這種狀況叫做“低自尊”。

  低自尊的人,往往和丁丁有著相似的童年經歷:父母冷漠、缺乏關愛、缺乏同伴認同、覺得自己“沒人要”。這樣的孩子,找不到自己存在的價值,越是找不到,便越是想要通過他人對自己的需要來肯定自己,通過無底線的自我犧牲來維繫關係。

  人是群居的動物,“關係”是群居的動物一生所要面對的課題之一。在一個完整和健康的家庭里,母親幫助我們完善qíng感功能,而父親,則幫助我們發展社會jiāo往能力。如果父母失了職,我們就只能承擔起自我完善的重任,透過與現實的互動來學習。

  一部分孩子勇敢地面對現實,很好地完成了這部分學習,成長為健康的人;也有一部分孩子,像丁丁一樣,正在現實中苦苦摸索,經歷痛苦和創傷,然後,要麼沉淪,要麼換一種姿態來面對自己的人生。

  低到塵埃,不是愛的唯一姿態。張愛玲的話還有後半句:“但她心裡是歡喜的,從塵埃里開出花來。”——如果沒有歡喜,沒有開出花來,所有的“低”便永遠只是自己對自己的放逐,沒有人能夠與自我放逐的人建立真正的友誼。

  在心理學中,人際jiāo往的huáng金法則是:人愛自愛之人。自愛不是只愛自己,而是對自己充滿價值感,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能與不能並且坦然地接納它們,不把對自己的肯定建立在別人的評價上,滿足他人的同時,不傷害自己。

  丁丁把自己形容為“一塊破抹布”,這樣的形容,相當於和世界簽訂了一份永久的“不平等條約”,將自己生命的主權割讓給了他人。

  要改變現狀,獲得真正的友誼,丁丁要先學會提升自尊,收回主權——

  1.學一種新姿勢:從現在起,抬起頭走路,抬起頭做人——這不是一句空話,而是要真的對著鏡子練習抬頭。身體的姿勢會改變心態,不信你現在就試一試;

  2.看一部老電影:《出水芙蓉》裡面有一段芭蕾舞老師訓練演員的台詞:“抬頭,挺胸,肩往後,我是世界上最美麗的女人……”照著做,堅持21天後,你會發現,沒有花裙子,你也可以是美麗的人;

  3.培養一技之長:18歲的年紀,我們要開始學會為自己負責,而不是被動接受童年經歷所帶來的傷害。找一件你喜歡的事,彈琴、繪畫、讀書、演講、十字繡……把所有之前向外祈求愛的jīng力收回來,將它發展為你的一技之長。一技之長,遠比迎合他人的需求更能夠吸引他人成為你的朋友。

  順便說一句:真正的友誼,不會讓你低到塵埃,而是會讓你展翅飛翔!

  人生若只如初見

  Part01

  姓名:樂樂

  城市:四川省成都市

  年齡:18

  星座:處女

  關鍵詞:易怒,潔癖,無安全感

  簽名:每個人都嬌艷得像朵花,而我從頭至尾只是棵不幸運的四葉糙。

  很早以前我聽過一首歌,那個年輕的女歌手用哀傷的嗓音唱著:“原來我非不快樂,只我一人沒發覺。”

  好多人都說,這句歌詞太悲傷了,可我覺得這不算最悲傷的,最悲傷的是有一些人,終其一生都沒有快樂過。

  我就是這樣的人。

  也許我曾經快樂過,那個時候的我,有寵愛我的爸爸,我喜歡的男孩還在我身邊,可是,那樣的日子離我已經很遠了。

  自打從我有記憶開始,我就沒感受過和父母一起生活的滋味。我恨他們把我帶到這個世上。既然生了我,為何不給我一個安定的家?

  我是跟我爸長大的,我爸從小就灌輸我,以後長大不要對我媽好,說她根本就沒管過我。不怪我爸小氣,他說的都是事實,我媽離開家的時候我還很小,聽說她嫌我爸窮,所以改嫁了。改嫁後的她從來都沒有回來看過我。七歲那年,我從奶奶那裡知道了她住在哪裡,徒步走了一個多小時找到了她的新家,她新家寬敞又漂亮,我局促不安地在客廳等了半個小時,我媽才從房間裡出來,她只對我說了一句話:“你回去吧,以後不要再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