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0頁
這倒也正常,諸葛喬記得清楚,當時劉樾說了,是奉皇帝的命令,前來探查火場情形。他這一行人的路線,顯然是在五六兩哨之間轉而向南,進入了建章宮的北門。
問題是,他們探查火場,足足用了整一個時辰。而且來時包括劉樾本人,共計十六騎,去時,卻有二十五騎和四輛車。
諸葛喬猛抬頭看鄧范,因為抬頭太猛,頸椎的幾根骨頭都發出了格格聲,引起一陣酸痛。
他啞著聲音,難以置信地道:「是劉禹章乾的?他,他……他把我的兄長等人,都藏在了建章宮裡?」
鄧范微微頷首:「不止劉樾……」
圍繞著這場火,如果有一件兩件怪事,或許還能推給巧合。但三件四件齊來,每一件都那麼可堪玩味,就不是巧合所能解釋的了。如果非要用一根線,把這些事,這些人全都牽起來的話……
諸葛喬霍然起身,厲聲道:「中軍師楊儀推動使者等人去往長安營;長樂衛尉李豐放的火、辦的事;羽林右監劉樾將人偷偷帶出;然後,然後,執金吾關平意圖為他們遮掩行跡?」
這番話出口,他自己被嚇得不輕,不待鄧范回答,便連連搖頭:「不可能!不可能!」
他委實不敢相信。
這幾位,全都是長安城中地位關鍵的人物,是朝廷和皇帝最信得過的一批人,他們怎可能偷偷做下這樣的事?這怎麼可能?他們圖什麼?
適才鄧范說,朝中有一批人不樂見驃騎將軍回朝。可怎麼也不會是他們啊?
關平與驃騎將軍雷遠乃是並肩作戰的同僚,彼此關係何等友善?
楊儀也是老相識了。
至於李豐、劉樾兩個反倒罷了。地位不到那程度,驃騎將軍如何,都與他們沒什麼關係。
無論如何,這其中必定有絕大的緣故,諸葛喬顧不得再多想,一把抓起眼前的帛書,對鄧范道:「我們立即走,先回丞相府,然後……」
就在這時候,房舍外頭傳來甲冑鏗鏘聲響。
鄧范和諸葛喬的軍旅經驗都很豐富,立即便聽出了,乃是趙律等甲士見到了什麼人,然後齊刷刷地行了軍禮。
兩人連忙往外搶出,沒走幾步,便聽到有個蒼老卻威勢十足的聲音嘆氣道:「兩個小娃娃,拿著我的符信,胡亂使用!」
第1176章 喝阻
這時候天已破曉,這處偏院外頭除了趙律帶人守衛,還有持金吾下屬的衛兵、有仍在匯總各處哨卡傳來消息的吏員,有不斷設置調整哨卡、同時分配拒馬、旗幟等物的官員,有從城北軍營中調來,即將投入搜捕的士卒。
百數十人在院落外頭的正廳、正院往來,咣咣噹噹地挪動物事,腳步沉重的走動,各種口音往來呼喝的聲音隔著高牆傳入,讓鄧范和諸葛喬聽得心煩意亂。
然而隨著這個說話的老人邁步而來,院落中再也沒人吵吵嚷嚷,只有從遠而近不斷地施禮拜伏,恭聲問候:「趙老將軍!拜見老將軍!」
中都護、鎮軍大將軍趙雲來了!
趙雲是如今朝中資歷最深、威望最高的大將,也是得到前後兩代皇帝信賴的親信重臣。自先帝奠定基業以來,趙雲就負責統領禁軍、肩負朝廷本據安危重任數十載。雖然近年來漸少參予朝政,但誰也不敢因此稍有輕慢。
既然趙雲來了,以他的眼光和手段,這長安城裡,沒有解決不了的難題。我兄長的下落,就要指望趙老將軍了。
不過,聽趙雲的口氣,還另有一樁當務之急……他老人是衝著符信來的!
昨夜鄧范強行接管持金吾匯總出入數據的偏廳,靠的乃是趙雲的符信。
諸葛喬知道,那是因為趙雲二子皆在外任,日常由女兒替他當家,而這位女兒,又正是驃騎將軍的夫人。鄧范身為驃騎將軍的得力臂膀,想必是用什麼話術,從趙氏夫人手中借來了趙雲的符信。
這事情若往小里說,無非是趙氏夫人給丈夫的下屬一點便利,但要上綱上線往大里說,那可就有大麻煩,何況正主已經找到眼前?
諸葛喬不願讓鄧范擔這責任,連忙打起精神迎到門前,深深作揖:「老將軍安好!咳咳,昨夜驚聞兄長諸葛恪下落不明,憂慮之下擅作主張,咳咳,此事皆諸葛喬之罪也!」
他是諸葛亮從江東過繼來的兒子,與此番來到長安的孫氏使者諸葛恪是親兄弟,這也沒什麼好忌諱的。但先把這話說在前頭,便給鄧范找了個理由。
正在彎腰,他被一支有力的手臂托住。
諸葛喬抬頭看去,只見趙雲微微一笑。這老將鬚髮皆白,臉上的皺紋也不少,可笑容之下,卻依舊雙眼炯炯有神,神情悠然自若:「伯松不必憂慮了。」
諸葛喬心頭猛地跳了兩下:「什麼?」
「令兄諸葛恪一行人,現在已經安排到了鴻臚寺,大鴻臚趙昂親自陪著,孫子高也在。他們稍稍受了些驚嚇,不過,人無傷損。」
諸葛喬腳下一軟,險些跌倒。
他扶住門框,連聲問道:「老將軍,我兄長沒,沒,沒事麼?」
「我剛從鴻臚寺來,親眼看過。伯松,你若擔心,現在也可以去見一見他們。不過,陛下和朝臣們,一會兒也會接見,伯松須得抓緊。」趙雲和氣地說著。
「沒事就好!」諸葛喬喜得手舞足蹈。瞬息間,他只覺得這一晚上的苦沒有白受,一晚上的奔波終於迎來了好結果,喜悅的情緒如浪潮般湧上心頭,眼中不可遏制地淌下淚來。
問題是,他們探查火場,足足用了整一個時辰。而且來時包括劉樾本人,共計十六騎,去時,卻有二十五騎和四輛車。
諸葛喬猛抬頭看鄧范,因為抬頭太猛,頸椎的幾根骨頭都發出了格格聲,引起一陣酸痛。
他啞著聲音,難以置信地道:「是劉禹章乾的?他,他……他把我的兄長等人,都藏在了建章宮裡?」
鄧范微微頷首:「不止劉樾……」
圍繞著這場火,如果有一件兩件怪事,或許還能推給巧合。但三件四件齊來,每一件都那麼可堪玩味,就不是巧合所能解釋的了。如果非要用一根線,把這些事,這些人全都牽起來的話……
諸葛喬霍然起身,厲聲道:「中軍師楊儀推動使者等人去往長安營;長樂衛尉李豐放的火、辦的事;羽林右監劉樾將人偷偷帶出;然後,然後,執金吾關平意圖為他們遮掩行跡?」
這番話出口,他自己被嚇得不輕,不待鄧范回答,便連連搖頭:「不可能!不可能!」
他委實不敢相信。
這幾位,全都是長安城中地位關鍵的人物,是朝廷和皇帝最信得過的一批人,他們怎可能偷偷做下這樣的事?這怎麼可能?他們圖什麼?
適才鄧范說,朝中有一批人不樂見驃騎將軍回朝。可怎麼也不會是他們啊?
關平與驃騎將軍雷遠乃是並肩作戰的同僚,彼此關係何等友善?
楊儀也是老相識了。
至於李豐、劉樾兩個反倒罷了。地位不到那程度,驃騎將軍如何,都與他們沒什麼關係。
無論如何,這其中必定有絕大的緣故,諸葛喬顧不得再多想,一把抓起眼前的帛書,對鄧范道:「我們立即走,先回丞相府,然後……」
就在這時候,房舍外頭傳來甲冑鏗鏘聲響。
鄧范和諸葛喬的軍旅經驗都很豐富,立即便聽出了,乃是趙律等甲士見到了什麼人,然後齊刷刷地行了軍禮。
兩人連忙往外搶出,沒走幾步,便聽到有個蒼老卻威勢十足的聲音嘆氣道:「兩個小娃娃,拿著我的符信,胡亂使用!」
第1176章 喝阻
這時候天已破曉,這處偏院外頭除了趙律帶人守衛,還有持金吾下屬的衛兵、有仍在匯總各處哨卡傳來消息的吏員,有不斷設置調整哨卡、同時分配拒馬、旗幟等物的官員,有從城北軍營中調來,即將投入搜捕的士卒。
百數十人在院落外頭的正廳、正院往來,咣咣噹噹地挪動物事,腳步沉重的走動,各種口音往來呼喝的聲音隔著高牆傳入,讓鄧范和諸葛喬聽得心煩意亂。
然而隨著這個說話的老人邁步而來,院落中再也沒人吵吵嚷嚷,只有從遠而近不斷地施禮拜伏,恭聲問候:「趙老將軍!拜見老將軍!」
中都護、鎮軍大將軍趙雲來了!
趙雲是如今朝中資歷最深、威望最高的大將,也是得到前後兩代皇帝信賴的親信重臣。自先帝奠定基業以來,趙雲就負責統領禁軍、肩負朝廷本據安危重任數十載。雖然近年來漸少參予朝政,但誰也不敢因此稍有輕慢。
既然趙雲來了,以他的眼光和手段,這長安城裡,沒有解決不了的難題。我兄長的下落,就要指望趙老將軍了。
不過,聽趙雲的口氣,還另有一樁當務之急……他老人是衝著符信來的!
昨夜鄧范強行接管持金吾匯總出入數據的偏廳,靠的乃是趙雲的符信。
諸葛喬知道,那是因為趙雲二子皆在外任,日常由女兒替他當家,而這位女兒,又正是驃騎將軍的夫人。鄧范身為驃騎將軍的得力臂膀,想必是用什麼話術,從趙氏夫人手中借來了趙雲的符信。
這事情若往小里說,無非是趙氏夫人給丈夫的下屬一點便利,但要上綱上線往大里說,那可就有大麻煩,何況正主已經找到眼前?
諸葛喬不願讓鄧范擔這責任,連忙打起精神迎到門前,深深作揖:「老將軍安好!咳咳,昨夜驚聞兄長諸葛恪下落不明,憂慮之下擅作主張,咳咳,此事皆諸葛喬之罪也!」
他是諸葛亮從江東過繼來的兒子,與此番來到長安的孫氏使者諸葛恪是親兄弟,這也沒什麼好忌諱的。但先把這話說在前頭,便給鄧范找了個理由。
正在彎腰,他被一支有力的手臂托住。
諸葛喬抬頭看去,只見趙雲微微一笑。這老將鬚髮皆白,臉上的皺紋也不少,可笑容之下,卻依舊雙眼炯炯有神,神情悠然自若:「伯松不必憂慮了。」
諸葛喬心頭猛地跳了兩下:「什麼?」
「令兄諸葛恪一行人,現在已經安排到了鴻臚寺,大鴻臚趙昂親自陪著,孫子高也在。他們稍稍受了些驚嚇,不過,人無傷損。」
諸葛喬腳下一軟,險些跌倒。
他扶住門框,連聲問道:「老將軍,我兄長沒,沒,沒事麼?」
「我剛從鴻臚寺來,親眼看過。伯松,你若擔心,現在也可以去見一見他們。不過,陛下和朝臣們,一會兒也會接見,伯松須得抓緊。」趙雲和氣地說著。
「沒事就好!」諸葛喬喜得手舞足蹈。瞬息間,他只覺得這一晚上的苦沒有白受,一晚上的奔波終於迎來了好結果,喜悅的情緒如浪潮般湧上心頭,眼中不可遏制地淌下淚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