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0頁
建興初年,因為先帝病逝而引起的動盪,較之於這兩年關東豪強的叛亂也不差了。但頃刻間,丞相控制住了中原、河北,而驃騎大將軍穩住了益州局勢。於是官吏們私底下盛傳,樞府與東府素有默契,早就定下了瓜分皇帝權柄的計劃。
當年驃騎將軍駐在江陵,位於成都之東而權柄極大,故而文武官員暗地裡都稱雷遠的驃騎大將軍府為「東府」,將之與成都的「樞府」並稱。
這幾年裡,雷遠長期忙於邊疆軍政,很少參與中樞事務,他的駐地幾經調整,也並不總在長安之東。不過,這個「東府」的名頭一直沿用了下來,甚至有些官方文書也隨手這麼落筆了。
東府既然來人,便是個尋常小卒,也比在座這些官員加起來還重要些,更別說來的是驃騎大將軍的得力部屬鄧范了。
當然,總會有人故作清高以邀名。門房裡當即有人昂首冷笑道:「東府?我怎麼不知大漢朝廷中有個東府?」
鄧范雖然口吃,聽力沒有問題。他起身往相府內走的時候,這句話恰好落在耳朵里。
他的腳步微微一頓,隨即若無其事地繼續前行,還與引路吏員攀談幾句:「蔣,蔣長史不在麼?」
引路的官吏忙道:「長史今日有要事去了宮中,駙馬都尉聽聞將軍來訪,已經趕來相迎。」
「這如何敢當?」鄧范稍稍加快了腳步。
繞過前後兩進正堂,果然見到駙馬都尉諸葛喬滿面春風地出來。
兩人攜手而行,繞過百官朝會的殿堂,經一處圓洞門,直入相府後院,賓主登堂落座。
鄧范代表雷遠拜訪丞相府不止一次兩次了,諸葛喬接待過好幾回,兩人彼此有些交情。此時既然蔣琬不在場,兩人便不談正事,先敘私誼。
鄧范端詳著諸葛喬的面容,覺得氣色尚好,只是雙頰微微有些凹陷。他問道:「年初時我聽,聽說,伯松你在漢中轉運糧秣,過於勞累以致重病。現在看來,似,似乎是痊癒了?」
「尚有些虛弱,不過已無大礙,無非吃些好的,補益元氣。」諸葛喬微笑道:「這得多謝你鄧大將軍在朔方、上郡一帶戰勝攻取。否則戰事遷延,益州的供給一天都不能停,我在那片窮山深谷里還不知要輾轉多久,還不知要吃多大的苦頭!」
鄧范連連搖頭:「哪裡來的鄧,鄧大將軍……」
正說到這裡,堂外有個小童邁著短腿跑了過來,一迭連聲地向著諸葛喬道:「兄長,魚塘又結冰啦!我要抓魚,你快幫我砸冰!」
小童身後原跟著幾名僕婦,卻不防他跑得這麼快。這時候連忙上來,向諸葛喬告罪。
諸葛喬連道:「無妨,無妨。」
他挽著小童,柔聲道:「此時兄長有客人,勞煩阿瞻稍等片刻,可好?」
小童想了想,一本正經地施禮答道:「兄長公事要緊,我可以等的。」
鄧范不禁笑了起來。
「這,這便是丞相的麼兒麼?實在可愛。」
「正是諸葛瞻。」諸葛喬將小童轉過來,面對著鄧范:「這位乃是為兄的友人,輔軍將軍鄧士則。阿瞻,你且見過。」
諸葛瞻兩個眼珠骨碌碌轉著,看看鄧范,行了一禮。
鄧范看他像個小大人一般,於是端正地回禮。剛直起腰,諸葛瞻箭步跳到他跟前,吐氣開聲,揮拳打在他的膝蓋上。
「我見過好幾個將軍啦!昨天我還見了費將軍,這就是他教我的!你看這一手怎麼樣?」
諸葛喬大笑著將諸葛瞻拉了回來:「阿瞻不要失禮!」
鄧范也笑。過了會兒才問:「費將軍是哪位?」
「是費文偉。」諸葛喬抱著諸葛瞻,苦笑道:「阿瞻的性子有點活潑。昨日帶他見了費文偉,以示武人也須有雍容修養。」
費文偉便是費禕了。此君一向是文職,素稱雅性謙素,但去年因為關東叛亂的關係,專門被諸葛亮調任中護軍偏將軍、丞相府參軍,協助平叛過程中許多精細操作。諸葛喬讓諸葛瞻見識這麼一位「武人」,實在頗費心思。
於是鄧范正色對諸葛瞻道:「費將軍乃是名,名將。他教你的手段,自,自然十分厲害。」
諸葛喬實在聽不下去,將諸葛瞻交給僕婦們,讓她們先把孩兒帶出去玩耍。
第1171章 家人
又候了一陣,前院的吏員始終沒說蔣琬回來,眼看天色都快暗了。
蔣琬初出仕時,乃是左將軍府的普通僚屬。在雷遠領宗族投奔荊州的時候,被任命為樂鄉縣丞,是雷遠在政務上的主要助手。
雷遠分遣年老或受傷退伍的士卒擔任社、里兩級吏員,再以授田軍人為地方骨幹的策略,便是在蔣琬手中完善,進而漸漸被廣泛應用的。
後來蔣琬歷任樂鄉長、夷道令,在玄德公稱王的時候,被調入中樞擔任尚書郎,後來又出任尚書。
可他在任上醉酒誤事,導致先帝大怒,諸葛亮專門為蔣琬求情,稱蔣琬是社稷之器,這才僅免官而已。
好在蔣琬從此改過,數年後做到了丞相府留府長史,並於去年就任撫軍將軍。
他和費禕兩人,都在平叛過程中頗建功勳,故而官位雖不甚高,卻是朝中炙手可熱的政治新星,皇帝時常有事務諮詢。
皇帝是個慢性子,問話悠然,想事情也慢;而蔣琬與丞相一般,都是有耐心的,願意細細剖析解釋。所以在宮中耽擱些時間,乃是常事。
當年驃騎將軍駐在江陵,位於成都之東而權柄極大,故而文武官員暗地裡都稱雷遠的驃騎大將軍府為「東府」,將之與成都的「樞府」並稱。
這幾年裡,雷遠長期忙於邊疆軍政,很少參與中樞事務,他的駐地幾經調整,也並不總在長安之東。不過,這個「東府」的名頭一直沿用了下來,甚至有些官方文書也隨手這麼落筆了。
東府既然來人,便是個尋常小卒,也比在座這些官員加起來還重要些,更別說來的是驃騎大將軍的得力部屬鄧范了。
當然,總會有人故作清高以邀名。門房裡當即有人昂首冷笑道:「東府?我怎麼不知大漢朝廷中有個東府?」
鄧范雖然口吃,聽力沒有問題。他起身往相府內走的時候,這句話恰好落在耳朵里。
他的腳步微微一頓,隨即若無其事地繼續前行,還與引路吏員攀談幾句:「蔣,蔣長史不在麼?」
引路的官吏忙道:「長史今日有要事去了宮中,駙馬都尉聽聞將軍來訪,已經趕來相迎。」
「這如何敢當?」鄧范稍稍加快了腳步。
繞過前後兩進正堂,果然見到駙馬都尉諸葛喬滿面春風地出來。
兩人攜手而行,繞過百官朝會的殿堂,經一處圓洞門,直入相府後院,賓主登堂落座。
鄧范代表雷遠拜訪丞相府不止一次兩次了,諸葛喬接待過好幾回,兩人彼此有些交情。此時既然蔣琬不在場,兩人便不談正事,先敘私誼。
鄧范端詳著諸葛喬的面容,覺得氣色尚好,只是雙頰微微有些凹陷。他問道:「年初時我聽,聽說,伯松你在漢中轉運糧秣,過於勞累以致重病。現在看來,似,似乎是痊癒了?」
「尚有些虛弱,不過已無大礙,無非吃些好的,補益元氣。」諸葛喬微笑道:「這得多謝你鄧大將軍在朔方、上郡一帶戰勝攻取。否則戰事遷延,益州的供給一天都不能停,我在那片窮山深谷里還不知要輾轉多久,還不知要吃多大的苦頭!」
鄧范連連搖頭:「哪裡來的鄧,鄧大將軍……」
正說到這裡,堂外有個小童邁著短腿跑了過來,一迭連聲地向著諸葛喬道:「兄長,魚塘又結冰啦!我要抓魚,你快幫我砸冰!」
小童身後原跟著幾名僕婦,卻不防他跑得這麼快。這時候連忙上來,向諸葛喬告罪。
諸葛喬連道:「無妨,無妨。」
他挽著小童,柔聲道:「此時兄長有客人,勞煩阿瞻稍等片刻,可好?」
小童想了想,一本正經地施禮答道:「兄長公事要緊,我可以等的。」
鄧范不禁笑了起來。
「這,這便是丞相的麼兒麼?實在可愛。」
「正是諸葛瞻。」諸葛喬將小童轉過來,面對著鄧范:「這位乃是為兄的友人,輔軍將軍鄧士則。阿瞻,你且見過。」
諸葛瞻兩個眼珠骨碌碌轉著,看看鄧范,行了一禮。
鄧范看他像個小大人一般,於是端正地回禮。剛直起腰,諸葛瞻箭步跳到他跟前,吐氣開聲,揮拳打在他的膝蓋上。
「我見過好幾個將軍啦!昨天我還見了費將軍,這就是他教我的!你看這一手怎麼樣?」
諸葛喬大笑著將諸葛瞻拉了回來:「阿瞻不要失禮!」
鄧范也笑。過了會兒才問:「費將軍是哪位?」
「是費文偉。」諸葛喬抱著諸葛瞻,苦笑道:「阿瞻的性子有點活潑。昨日帶他見了費文偉,以示武人也須有雍容修養。」
費文偉便是費禕了。此君一向是文職,素稱雅性謙素,但去年因為關東叛亂的關係,專門被諸葛亮調任中護軍偏將軍、丞相府參軍,協助平叛過程中許多精細操作。諸葛喬讓諸葛瞻見識這麼一位「武人」,實在頗費心思。
於是鄧范正色對諸葛瞻道:「費將軍乃是名,名將。他教你的手段,自,自然十分厲害。」
諸葛喬實在聽不下去,將諸葛瞻交給僕婦們,讓她們先把孩兒帶出去玩耍。
第1171章 家人
又候了一陣,前院的吏員始終沒說蔣琬回來,眼看天色都快暗了。
蔣琬初出仕時,乃是左將軍府的普通僚屬。在雷遠領宗族投奔荊州的時候,被任命為樂鄉縣丞,是雷遠在政務上的主要助手。
雷遠分遣年老或受傷退伍的士卒擔任社、里兩級吏員,再以授田軍人為地方骨幹的策略,便是在蔣琬手中完善,進而漸漸被廣泛應用的。
後來蔣琬歷任樂鄉長、夷道令,在玄德公稱王的時候,被調入中樞擔任尚書郎,後來又出任尚書。
可他在任上醉酒誤事,導致先帝大怒,諸葛亮專門為蔣琬求情,稱蔣琬是社稷之器,這才僅免官而已。
好在蔣琬從此改過,數年後做到了丞相府留府長史,並於去年就任撫軍將軍。
他和費禕兩人,都在平叛過程中頗建功勳,故而官位雖不甚高,卻是朝中炙手可熱的政治新星,皇帝時常有事務諮詢。
皇帝是個慢性子,問話悠然,想事情也慢;而蔣琬與丞相一般,都是有耐心的,願意細細剖析解釋。所以在宮中耽擱些時間,乃是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