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7頁
軻比能原為小種鮮卑,因其勇健和斷法平端,被各部推以為大人。此時戰陣不利,鮮卑大人置鞬、落羅、日律、宴荔游引眾先走,軻比能部下鎖奴戰死,僅以身免。
隨後漢軍各部持續向北,推進至北疆各處要隘。到了這一年年末,在并州輾轉作戰許久的龐德、馬岱和魏延三人得到詔令,要他們自代郡入塞,去往幽州涿郡。
因為河北、中原已經安定,而皇帝也由長安出發,經雒陽、鄴城,到了涿郡。
三人不敢怠慢,領著從騎數十人和俘虜的鮮卑酋長、渠帥數人,立即啟程。到了涿縣以西,出面迎接他們的有兩人。
一人是驃騎將軍雷遠。另一人滿面笑容,是原任曹魏撫軍大將軍、給事中,如今隨侍皇帝身邊,尚無正式職務的司馬懿。
馬岱是雷遠的老部下了。兩人久別重逢,自然有許多話說。魏延更是雷遠在荊州時候的舊相識,兩人認得的時候,魏延還是皇帝的部曲小將。兩人為雷遠引見了龐德,互道久仰。司馬懿也是個言辭便利之人,與諸將談笑,順順噹噹。
一行人談笑過後,繼續往涿縣去。
馬岱是個機敏的,卻發現雷遠的眉頭隱有憂色。他低聲問道:「續之,莫非有什麼心事?」
「伯瞻應該知道,陛下此前另有詔書,使大將軍和車騎將軍並來涿縣。」
馬岱點了點頭。大將軍關羽和車騎將軍張飛兩位,都是威望高到無以復加的重將,此前諸軍北伐,二將分別坐鎮成都和關中,並不輕動。知道這時候天下大局完全底定,皇帝才召他們。
想到這裡,馬岱忽然又想到,此前荊襄戰中,關羽強突敵陣,殺敵無數;但因戰爭中精力損耗太過劇烈,此後數年,身體始終虛弱。他瞬間吃了一驚:「難道說……」
雷遠稍稍勒馬,嘆了口氣:「大將軍自成都啟程,經長安,至河東,與家鄉故舊相會以後,便一病不起。據說,現在已經無法承受車馬顛簸啦!」
馬岱與雷遠並轡緩行,沉默半晌:「終究天下已定,漢室重興,大將軍的心愿得償,一代人終將離開,以後又會有另一代人肩負起責任。」
雷遠微微頷首。
想到關羽的病體,他有些沉痛,卻沒有遺憾。因為雷遠的到來,豈止關羽,此世間無數人的命運,都已經與雷遠所熟悉的那一世完全不同了。
雷遠來到此世,最初所想的,只是在亂世中保全自家的性命而已;後來他的實力、眼界和自信都不斷提升,於是越來越少考慮個人安危,而關注吾土吾民之安危,斯人斯邦之未來。
可令他遺憾的是,後世的經歷終究不能讓他變成一個政治上的偉人。這一路走來,「為有犧牲多壯志」是有的,「敢教日月換新天」卻不敢說。他也終究沒有勇氣、沒有信心去大刀闊斧地改變這個世界。
現在看來,成果便是如此了。
數十年戰亂帶給百姓的苦難,毫無疑問已經結束了。百年之後那更為可怕的年代,那神州陸沉、遍地腥膻的年代會不會來?雷遠只能猜測:應當不會吧?多半是不會的。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舊日的英雄難免逝去,而以後的天下,自然有新時代的英雄人物來承擔。雷遠慶幸自己還年輕,還有很多時間,還記得另一段歷史上的很多事,於是,便能夠做很多事情。
這時候,前頭司馬懿不知說了什麼笑話,引得龐德和魏延一起大笑。不得不承認,這位司馬仲達,真是一個極具才能和個人魅力的妙人;其翻覆的手段,也著實令人佩服。
雷遠凝視著他的身影,深深吸了口氣。他抬起手,按住了腰間的長劍。這是隨他多年的長劍,不知誅殺了多少敵人。鋒刃無需出鞘,便有森寒之氣氤氳。而雷遠的面色,也隨之漸漸深沉。
「伯瞻。我有一件小事,想請你幫忙。」雷遠輕聲道。
馬岱肅然應道:「續之請講。」
第1169章 安靜
涿郡是邊疆貧苦之地,涿縣雖為郡治,也不見得多麼繁華。數十年戰亂之後,更是民生凋敝,縱談不上十室九空,也差不多了。劉備一路行來,見到路邊成群簇擁跪伏的人,竟然一個也不認識。
劉備仔細地看眼前院落,眼神有些茫然。
他此行所見,涿縣各里坊皆破敗異常。一些隱約還有印象的宅院俱都不存,只剩下溝渠石壘的遺蹟,而在遺蹟上新建的房屋,也多是土屋和籬笆牆。唯獨眼前的這個院落,卻青磚黛瓦,飛檐翹角,滿眼的闊氣,裝飾的也很華麗。
任誰來看,都會以為是高門貴胄所居,主人至少也是本郡的殷實大戶。不過,從牆頭上夯土層疊的痕跡來看,這屋子又分明沒落成多久,門檻都是嶄新的,刷著光亮的油漆,看不到一點灰塵。
那是新建的,從動工到完工,也不知道用了一個月,還是十天?
這是何必?劉備忍不住皺了眉。
他不願因此苛責地方官員,直接推門入院。
院中一道道的光影扶疏,空氣中細小的纖塵在無數光柱中上下翻飛。劉備順著光柱抬眼,便看到記憶中那株大桑樹還在。
似乎沒有印象中那般高大了,或許是因為快到冬季,樹葉開始凋零的緣故。不過,那枝幹還是原來的樣子,最下頭的一道橫枝,還是五十年前我習武時懸掛重物,結果生生拽歪的。
隨後漢軍各部持續向北,推進至北疆各處要隘。到了這一年年末,在并州輾轉作戰許久的龐德、馬岱和魏延三人得到詔令,要他們自代郡入塞,去往幽州涿郡。
因為河北、中原已經安定,而皇帝也由長安出發,經雒陽、鄴城,到了涿郡。
三人不敢怠慢,領著從騎數十人和俘虜的鮮卑酋長、渠帥數人,立即啟程。到了涿縣以西,出面迎接他們的有兩人。
一人是驃騎將軍雷遠。另一人滿面笑容,是原任曹魏撫軍大將軍、給事中,如今隨侍皇帝身邊,尚無正式職務的司馬懿。
馬岱是雷遠的老部下了。兩人久別重逢,自然有許多話說。魏延更是雷遠在荊州時候的舊相識,兩人認得的時候,魏延還是皇帝的部曲小將。兩人為雷遠引見了龐德,互道久仰。司馬懿也是個言辭便利之人,與諸將談笑,順順噹噹。
一行人談笑過後,繼續往涿縣去。
馬岱是個機敏的,卻發現雷遠的眉頭隱有憂色。他低聲問道:「續之,莫非有什麼心事?」
「伯瞻應該知道,陛下此前另有詔書,使大將軍和車騎將軍並來涿縣。」
馬岱點了點頭。大將軍關羽和車騎將軍張飛兩位,都是威望高到無以復加的重將,此前諸軍北伐,二將分別坐鎮成都和關中,並不輕動。知道這時候天下大局完全底定,皇帝才召他們。
想到這裡,馬岱忽然又想到,此前荊襄戰中,關羽強突敵陣,殺敵無數;但因戰爭中精力損耗太過劇烈,此後數年,身體始終虛弱。他瞬間吃了一驚:「難道說……」
雷遠稍稍勒馬,嘆了口氣:「大將軍自成都啟程,經長安,至河東,與家鄉故舊相會以後,便一病不起。據說,現在已經無法承受車馬顛簸啦!」
馬岱與雷遠並轡緩行,沉默半晌:「終究天下已定,漢室重興,大將軍的心愿得償,一代人終將離開,以後又會有另一代人肩負起責任。」
雷遠微微頷首。
想到關羽的病體,他有些沉痛,卻沒有遺憾。因為雷遠的到來,豈止關羽,此世間無數人的命運,都已經與雷遠所熟悉的那一世完全不同了。
雷遠來到此世,最初所想的,只是在亂世中保全自家的性命而已;後來他的實力、眼界和自信都不斷提升,於是越來越少考慮個人安危,而關注吾土吾民之安危,斯人斯邦之未來。
可令他遺憾的是,後世的經歷終究不能讓他變成一個政治上的偉人。這一路走來,「為有犧牲多壯志」是有的,「敢教日月換新天」卻不敢說。他也終究沒有勇氣、沒有信心去大刀闊斧地改變這個世界。
現在看來,成果便是如此了。
數十年戰亂帶給百姓的苦難,毫無疑問已經結束了。百年之後那更為可怕的年代,那神州陸沉、遍地腥膻的年代會不會來?雷遠只能猜測:應當不會吧?多半是不會的。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舊日的英雄難免逝去,而以後的天下,自然有新時代的英雄人物來承擔。雷遠慶幸自己還年輕,還有很多時間,還記得另一段歷史上的很多事,於是,便能夠做很多事情。
這時候,前頭司馬懿不知說了什麼笑話,引得龐德和魏延一起大笑。不得不承認,這位司馬仲達,真是一個極具才能和個人魅力的妙人;其翻覆的手段,也著實令人佩服。
雷遠凝視著他的身影,深深吸了口氣。他抬起手,按住了腰間的長劍。這是隨他多年的長劍,不知誅殺了多少敵人。鋒刃無需出鞘,便有森寒之氣氤氳。而雷遠的面色,也隨之漸漸深沉。
「伯瞻。我有一件小事,想請你幫忙。」雷遠輕聲道。
馬岱肅然應道:「續之請講。」
第1169章 安靜
涿郡是邊疆貧苦之地,涿縣雖為郡治,也不見得多麼繁華。數十年戰亂之後,更是民生凋敝,縱談不上十室九空,也差不多了。劉備一路行來,見到路邊成群簇擁跪伏的人,竟然一個也不認識。
劉備仔細地看眼前院落,眼神有些茫然。
他此行所見,涿縣各里坊皆破敗異常。一些隱約還有印象的宅院俱都不存,只剩下溝渠石壘的遺蹟,而在遺蹟上新建的房屋,也多是土屋和籬笆牆。唯獨眼前的這個院落,卻青磚黛瓦,飛檐翹角,滿眼的闊氣,裝飾的也很華麗。
任誰來看,都會以為是高門貴胄所居,主人至少也是本郡的殷實大戶。不過,從牆頭上夯土層疊的痕跡來看,這屋子又分明沒落成多久,門檻都是嶄新的,刷著光亮的油漆,看不到一點灰塵。
那是新建的,從動工到完工,也不知道用了一個月,還是十天?
這是何必?劉備忍不住皺了眉。
他不願因此苛責地方官員,直接推門入院。
院中一道道的光影扶疏,空氣中細小的纖塵在無數光柱中上下翻飛。劉備順著光柱抬眼,便看到記憶中那株大桑樹還在。
似乎沒有印象中那般高大了,或許是因為快到冬季,樹葉開始凋零的緣故。不過,那枝幹還是原來的樣子,最下頭的一道橫枝,還是五十年前我習武時懸掛重物,結果生生拽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