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5頁
盧毓之父乃是盧植,當年曾是大漢皇帝劉備的師長,這份情誼非同小可。於是皇帝終於接見,並且告知盧毓,出兵的一切準備,都已就緒。
盧毓歡欣鼓舞,舞蹈拜伏。
皇帝繼續道:自己年前得病,身體始終虛弱,難以處置軍務,而平定中原、河北之任,又非尋常將帥所宜。故而,已十萬火急遣人去往成都,召太子劉禪趕來。平定中原、河北的軍事部屬,將以太子為首,而由丞相諸葛亮具體負責,驃騎將軍雷遠領偏師協助。
第1167章 英武
轉眼春來春去,到了五月初,漢家朝廷的各項部署完成,大軍終於如承諾的那樣出動了。
漢軍不動則已,動則聲勢震天。在自西北至東南方向,長達數千里的國境線上,多支兵力同時出擊:
光祿勛後將軍李嚴與副將丁奉、雷澄所部,經蒲坂津渡河,攻向安邑、聞喜,匯合聚兵自保的張郃所部。
太子劉禪、丞相諸葛亮並陳到、傅肜、向寵、姜維等將,率部東出潼關,直取雒陽。
前將軍關平與副將廖化、周倉、習珍等部,由襄陽起兵,攻向宛城,威脅許都。
而驃騎將軍雷遠率部自合肥北進,先破壽春,斬殺曹休,隨即以壽春為中心分派兵力,橫掃兗州各地。
五月中旬的時候,劉禪騎著一匹神駿但溫順的戰馬,內著鐵鎧,外罩一身尋常的戎服,隨著大軍,通過潼關。
潼關左右,山河雄壯奇絕,有大河如玉帶穿行,有高山似天獄聳峙。山河之間,群鳥被大軍驚起,盤旋飛舞於寥廓天空。
隨在劉禪身邊的董允、費禕,見如此雄闊景色,臉上都顯幾分激動。墜在稍後方的霍弋只稍看風景,隨即喝令扈從們跟緊。
雷諾前前後後地跑了一陣,又帶人直往河灘邊去,也不知他用了什麼辦法,找到了匿藏在河曲蘆葦盪里的幾名漁夫。
過了會兒他催著小馬兜轉回來,手裡提了個竹籃,得意洋洋地讓劉禪往竹籃里看:「看看,這麼大的魚!晚上我烤魚給你們吃!這可是我家傳的絕技,不好吃不要錢!」
劉禪已是青年人面貌,見雷諾胡鬧,只呵呵笑了一陣,便讓侍從接過竹籃。轉過頭他又對雷諾道:「前頭或有軍務,丞相一會兒就會叫我們。阿諾,你老實點。」
在劉禪身後四五里許,便是太子的鹵簿儀仗,但劉禪平日裡並不與儀仗隊列同行,而是全程隨著諸葛亮。
皇帝早有吩咐,此番出兵,是劉禪難得的機會,劉禪須得緊隨在諸葛亮的身邊,多聽,多看,一切都聽從諸葛亮的吩咐,但絕不要擅自出主意。劉禪的性子憨實,便扎紮實實地做到了,數日裡全程跟著諸葛亮,寸步不離。
這般過了幾日,諸葛亮索性給劉禪和親隨們換上侍從的袍服,對外只道是丞相的親衛。實際上,但有任何軍政事務的安排,他都會當著劉禪的面來作出,而事後又會慢慢地對劉禪解釋。
今日這幾樁事所為何來?為什麼要這樣處理?
確定劉禪理解了,到了第二天,諸葛亮又會有相應的考教。
此時中軍正經過潼關前頭。
建安年間曹公用兵關中的時候,於稠桑原以北的河灘設了新的函谷關,又在函谷關以西、潼水之畔建造關城,命名為潼關。這兩座關隘,都是阻遏東西的咽喉鎖鑰,而鍾繇、曹丕駐長安之時,皆仰賴兩關所駐雄兵。
然而這兩座關隘,此時都已經沒了駐軍。漢軍經鄭縣、華陰一路而來,前軍輕易越過關隘,兵鋒直向弘農,而沿途就只是行軍而已,竟沒有半點動刀兵的機會。
據前隊回報,甚至雒陽方向的駐軍也只保持最低限度的戒備,治安而已。負責領兵的兩人也不是什麼宿將,而是兩個代表鄴城緊急趕到雒陽的年輕人,一人乃是陳群之子陳泰,還有一人,則是原在鄴城朝廷出任侍中的夏侯楙。
這兩人既在雒陽,那雒陽城內外,必定都是聰明人無疑了。從昨晚開始,雒陽方向派往軍中通報情況的使節一個接一個,殷勤得不像樣子。
此時聽得太子說起軍務,雷諾「嘿」了一聲,擺出沉吟姿態:「卻不知會有什麼軍務?難道有仗可打麼?」
董允瞥了雷諾一眼,懶得理會。
費禕待要答話,卻聽前頭蹄聲大響,軍使手舉小旗一溜煙奔過,沿途喊道:「諸軍加速行軍,前隊今晚就到弘農!」
又過了會兒,馬謖也從前頭過來,向劉禪拜了一拜:「殿下,李正方將軍處,發來緊急軍情,並有軍務上頭的建議,丞相令我詢問殿下的意見。」
劉禪打開軍報看過,隨手將之遞給董允。
他看著馬謖,眨了眨眼睛,習慣性地道:「丞相怎麼說,我就怎麼辦。」
馬謖再拜,重複了適才的話:「丞相想聽聽殿下的意見。」
「哦。」劉禪反應了過來,然後發現那軍報上寫得什麼,自己記不清了。
他從董允手裡拿回軍報,又看了一遍,喃喃地道:「李嚴將軍在河東與匈奴五部之眾對峙,請求我軍分出一路精兵,從側面援助破敵?」
「是。」馬謖躬了躬身,低頭不看劉禪全神貫注的思忖模樣。
馬謖的心裡甚至有些迷惑:這樣的具體軍務,太子哪裡能有判斷?今天的考教,是不是太嚴格了些?
過了會兒,劉禪慢吞吞地道:「我聽父親說,正方將軍是個能幹的人,他不會被匈奴難住的。而且,他總是想得很多,很周到……此番之所以如此,是想讓我獲得擊敗匈奴的功勳吧?請季常回復丞相,就說,這是正方將軍的好意,我很感謝。我願意渡河走一趟,但,須得宿將協助才行。」
盧毓歡欣鼓舞,舞蹈拜伏。
皇帝繼續道:自己年前得病,身體始終虛弱,難以處置軍務,而平定中原、河北之任,又非尋常將帥所宜。故而,已十萬火急遣人去往成都,召太子劉禪趕來。平定中原、河北的軍事部屬,將以太子為首,而由丞相諸葛亮具體負責,驃騎將軍雷遠領偏師協助。
第1167章 英武
轉眼春來春去,到了五月初,漢家朝廷的各項部署完成,大軍終於如承諾的那樣出動了。
漢軍不動則已,動則聲勢震天。在自西北至東南方向,長達數千里的國境線上,多支兵力同時出擊:
光祿勛後將軍李嚴與副將丁奉、雷澄所部,經蒲坂津渡河,攻向安邑、聞喜,匯合聚兵自保的張郃所部。
太子劉禪、丞相諸葛亮並陳到、傅肜、向寵、姜維等將,率部東出潼關,直取雒陽。
前將軍關平與副將廖化、周倉、習珍等部,由襄陽起兵,攻向宛城,威脅許都。
而驃騎將軍雷遠率部自合肥北進,先破壽春,斬殺曹休,隨即以壽春為中心分派兵力,橫掃兗州各地。
五月中旬的時候,劉禪騎著一匹神駿但溫順的戰馬,內著鐵鎧,外罩一身尋常的戎服,隨著大軍,通過潼關。
潼關左右,山河雄壯奇絕,有大河如玉帶穿行,有高山似天獄聳峙。山河之間,群鳥被大軍驚起,盤旋飛舞於寥廓天空。
隨在劉禪身邊的董允、費禕,見如此雄闊景色,臉上都顯幾分激動。墜在稍後方的霍弋只稍看風景,隨即喝令扈從們跟緊。
雷諾前前後後地跑了一陣,又帶人直往河灘邊去,也不知他用了什麼辦法,找到了匿藏在河曲蘆葦盪里的幾名漁夫。
過了會兒他催著小馬兜轉回來,手裡提了個竹籃,得意洋洋地讓劉禪往竹籃里看:「看看,這麼大的魚!晚上我烤魚給你們吃!這可是我家傳的絕技,不好吃不要錢!」
劉禪已是青年人面貌,見雷諾胡鬧,只呵呵笑了一陣,便讓侍從接過竹籃。轉過頭他又對雷諾道:「前頭或有軍務,丞相一會兒就會叫我們。阿諾,你老實點。」
在劉禪身後四五里許,便是太子的鹵簿儀仗,但劉禪平日裡並不與儀仗隊列同行,而是全程隨著諸葛亮。
皇帝早有吩咐,此番出兵,是劉禪難得的機會,劉禪須得緊隨在諸葛亮的身邊,多聽,多看,一切都聽從諸葛亮的吩咐,但絕不要擅自出主意。劉禪的性子憨實,便扎紮實實地做到了,數日裡全程跟著諸葛亮,寸步不離。
這般過了幾日,諸葛亮索性給劉禪和親隨們換上侍從的袍服,對外只道是丞相的親衛。實際上,但有任何軍政事務的安排,他都會當著劉禪的面來作出,而事後又會慢慢地對劉禪解釋。
今日這幾樁事所為何來?為什麼要這樣處理?
確定劉禪理解了,到了第二天,諸葛亮又會有相應的考教。
此時中軍正經過潼關前頭。
建安年間曹公用兵關中的時候,於稠桑原以北的河灘設了新的函谷關,又在函谷關以西、潼水之畔建造關城,命名為潼關。這兩座關隘,都是阻遏東西的咽喉鎖鑰,而鍾繇、曹丕駐長安之時,皆仰賴兩關所駐雄兵。
然而這兩座關隘,此時都已經沒了駐軍。漢軍經鄭縣、華陰一路而來,前軍輕易越過關隘,兵鋒直向弘農,而沿途就只是行軍而已,竟沒有半點動刀兵的機會。
據前隊回報,甚至雒陽方向的駐軍也只保持最低限度的戒備,治安而已。負責領兵的兩人也不是什麼宿將,而是兩個代表鄴城緊急趕到雒陽的年輕人,一人乃是陳群之子陳泰,還有一人,則是原在鄴城朝廷出任侍中的夏侯楙。
這兩人既在雒陽,那雒陽城內外,必定都是聰明人無疑了。從昨晚開始,雒陽方向派往軍中通報情況的使節一個接一個,殷勤得不像樣子。
此時聽得太子說起軍務,雷諾「嘿」了一聲,擺出沉吟姿態:「卻不知會有什麼軍務?難道有仗可打麼?」
董允瞥了雷諾一眼,懶得理會。
費禕待要答話,卻聽前頭蹄聲大響,軍使手舉小旗一溜煙奔過,沿途喊道:「諸軍加速行軍,前隊今晚就到弘農!」
又過了會兒,馬謖也從前頭過來,向劉禪拜了一拜:「殿下,李正方將軍處,發來緊急軍情,並有軍務上頭的建議,丞相令我詢問殿下的意見。」
劉禪打開軍報看過,隨手將之遞給董允。
他看著馬謖,眨了眨眼睛,習慣性地道:「丞相怎麼說,我就怎麼辦。」
馬謖再拜,重複了適才的話:「丞相想聽聽殿下的意見。」
「哦。」劉禪反應了過來,然後發現那軍報上寫得什麼,自己記不清了。
他從董允手裡拿回軍報,又看了一遍,喃喃地道:「李嚴將軍在河東與匈奴五部之眾對峙,請求我軍分出一路精兵,從側面援助破敵?」
「是。」馬謖躬了躬身,低頭不看劉禪全神貫注的思忖模樣。
馬謖的心裡甚至有些迷惑:這樣的具體軍務,太子哪裡能有判斷?今天的考教,是不是太嚴格了些?
過了會兒,劉禪慢吞吞地道:「我聽父親說,正方將軍是個能幹的人,他不會被匈奴難住的。而且,他總是想得很多,很周到……此番之所以如此,是想讓我獲得擊敗匈奴的功勳吧?請季常回復丞相,就說,這是正方將軍的好意,我很感謝。我願意渡河走一趟,但,須得宿將協助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