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不知道這個節點發生了什麼,但平靜的水面泛起了漣漪,最初的波動出現了,物質與魔力從原本混沌而均勻的「場」中誕生出來,具備了各自的形態和屬性,也就有了我們如今所認知的這個世界,這之後的階段,或許可以稱作「可認知紀元」。

  「我所提到的「最初的震盪」,就是當那個時間點到來的時候,在我們這個宇宙中所產生的第一道波動……以及它所帶來的層層漣漪。」

  彌爾米娜說到這裡,暫時停了下來,她給了在場的每個人一些思考的時間,隨後目光才放在高文身上。

  「在完善統一波動模型的這些日子裡,我越來越意識到這個模型需要一個「根基」,這個根基如果不補上,它就仿佛成了個漏洞,讓我們的模型無法解釋「從哪來」的問題——所以我這段時間便一直在想這件事。

  「如果我們的宇宙存在一個「起點」,那麼它就一定會有「第一道漣漪」,也就是存在一個最初的……「震盪」。」

  第1349章 黑暗分歧

  「如果我們的宇宙存在一個「起點」,那麼它就一定會有「第一道漣漪」,也就是存在一個最初的……「震盪」。」

  最初的震盪……

  彌爾米娜的發言結束了,高文卻沒有開口,他只是反覆思考著剛才所聽到的東西。並和自己已經掌握的知識進行對比和推理。

  他當然知道這裡所指的「最初的震盪」與一般常識上人們所知的「震盪」不是一種東西,不能按照字面意思去簡單理解,依彌爾米娜的說法。

  如果將整個宇宙視為一個「場」,那麼它最初的「震盪」應當是一次規模空前巨大的、蘊含著巨量信息的波動坍塌——

  一次信息奇點,一次導致宇宙失去「平坦性」的「起伏」。

  彌爾米娜認為那是這個宇宙中第一道「魔力的輝光」。

  而這樣的描述與伯特萊姆所提供的情報顯然存在映照:在那群黑暗神官從「哨兵」口中所得的知識中,那道「掃過所有星辰的震盪」又被稱作世間魔力的「基準頻段」。

  「您認為伯特萊姆所提到的那個「震盪」就是您在統一波動模型中一直尋找的「最初的漣漪」?」

  一旁始終安靜旁聽沒有開口的卡邁爾這時候突然打破了沉默,他看向圓桌對面那位昔日的魔法之神,嗓音低緩震顫,「而這個「最初的漣漪」直到今天仍然在宇宙空間中不斷迴蕩,沒有消散的跡象,同時還是各個天體上出現「魔潮」的直接原因……」

  「這道漣漪伴隨著我們的宇宙誕生而出現,是如今世間萬物得以存續的「起點」,它或許永遠都不會消失。

  直到我們這個宇宙的生命盡頭,至少在我的理論模型中,沒有任何一個因素可以導致這道漣漪的消散……」

  彌爾米娜平靜地說道,「而且如果哪一天這道漣漪真的消散了,那恐怕才是整個世界真正的滅頂之災——至於它所帶來的「魔潮」……

  在群星的尺度下,那大概只能算作是宇宙空間中的一道微風,一些再正常不過的自然現象罷了。」

  「背景波……」高文若有所思,「各個星球上周而復始的魔潮現象,原來只是因為宇宙中瀰漫的背景波在周期性地放大行星表面智慧生物的「觀察者效應」麼……」

  「背景波?很準確的描述……」彌爾米娜微微揚了一下眉毛,對高文的總結表達贊同,「或許魔潮的最初源頭就像你說的這樣,是智慧種族在瀰漫宇宙的背景波影響下周期性地陷入瘋狂所致。」

  彌爾米娜用「智慧種族周期性陷入瘋狂」來描述行星級的「觀察者效應放大及偏差」現象,不得不說這是一個相當符合傳統法師世界觀的說法,而高文也認同她的這種描述,畢竟……

  他們生活在一個實體和非實體界限模糊的世界,而智慧種族的群體性瘋狂便意味著「世界在他們眼中坍塌」,這正是觀察者效應失控的結果。

  「一個自然現象……」赫蒂在思索中慢慢開口,「現在我們知道了魔潮源自「群星間的漣漪」,可我們又該如何對抗這種漣漪?

  那些黑暗教徒嘗試人工引導深藍網道爆發來製造一個籠罩星球的「屏障」。

  當然,這個方法是不可取的——但他們的思路有值得參考的地方麼?」

  「這正是我想說的……」高文沉聲說道,「我們不可能終止宇宙中的「背景波」,這股「星辰間的季風」是一定會如期而至的,所以我們的選擇就只有想辦法在這陣季風中存活下來。

  或許我們確實需要一道屏障,來抵禦「背景波」對我們心智的影響——

  魔潮滅世的原理是觀察者效應的放大和失控,因此我們唯一需要守住的,就是「認知」,但我們顯然不能採取和那些黑暗教徒一樣的手段……」

  說到這裡,他停頓了一下,才皺著眉頭繼續說道:「事實上我嚴重懷疑那些黑暗教徒的計劃到底有沒有可行性,將深藍網道轉化為行星級屏障來抵禦宇宙空間中的背景波,這聽上去似乎合乎邏輯,也符合我們所知的一個事實,即昔日深藍之井爆炸時釋放的能量抵禦了七百年前的「魔潮前顫」,但當年的深藍之井大爆炸也只是抵禦了一個「前顫」而已……

  簡單粗暴地用一個超大功率的魔力場把星球籠罩起來,真的可以擋住橫掃群星的「星辰季風」?我對此持懷疑態度。」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