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頁
束戩打了個冷戰,人驀然清醒了過來。
他咬牙切齒,一字一字地道:「便是真要動手,也當是我自己來!」說完撇下李太妃,朝外沖了出去,不料蘭榮已是立在階下,疾步上來。
「陛下!陛下三思!切勿衝動!高尚書的人已埋伏了下去,事已至此,再無回頭的可能了!陛下即便此刻叫停,也不可能瞞得過他了!他豈會放過?我等也就罷了,不過是為保護陛下,遵先帝遺旨行事,如何下場,聽天由命!但是陛下卻萬萬不可!出了這樣的事,他必也會對陛下恨之入骨,陛下不能令自己陷入險地!」
「攔住他!攔住他!」
李太妃驚惶中也跟著追了出來,卻因體胖喘得太急,最後被迫扶著殿門停住,朝著蘭榮嘶聲大喊。
束戩充耳不聞,一把推開蘭榮,一邊繼續朝前狂奔,一邊吼著賈貅之名。
蘭榮一時驚呆。
他真正明了李太妃的心思,始於去年初束慎徽求娶姜含元一事。
李太妃通過蒙在鼓裡的蘭太后,和他暗中達成了共識。
也是那個時候,他才知道,原來從前被自己忽視了的這位敦懿太皇太妃竟不簡單,連自己見了面都要敬幾分的那個高賀也是她的人。她恨束慎徽入骨,必欲除之而後快。蘭榮雖不知個中詳情,但猜測,應是和從前的後宮爭寵脫不了干係。不過,不管出於什麼原因,這正中他的下懷。除掉束慎徽,對他有百利而無一害。就這樣,他毫不猶豫地以謙恭的姿態,投到了這個陣營當中。
束慎徽大婚之夜在王府門外遇刺,此事蘭榮並非主導,他只以手中權力暗行方便,讓刺客順利埋伏了下去。具體行事之人,便是當時已淡出眾人視野的高賀。
那回蘭榮本以為必定成事,誰知事敗,當夜他就被束慎徽召去問話,過後後怕萬分,再不敢貿然行事,對李太妃要他協助的事,輕易也不肯點頭了。直到去年歲末,他得知李太妃手中竟有先帝遺詔,這才徹底地明白了過來,為何高賀做事竟有如此的膽氣。
這一回的行動,也是高賀率先提出來的。
此人和李太妃關係匪淺,從前一直蟄伏,如今終於能有機會上位,表面隱忍負重,口口聲聲以忠臣自居,擁戴少帝,實際打的是什麼主意,蘭榮豈會不知。
他有個適齡的孫女,也是衝著後位去的。據說,這還是先帝的意願。
蘭榮對此嗤之以鼻。不過是個借婦人之勢企圖取代束慎徽獨掌大權的又一野心家而已。不過,這些都是將來的後話。如今當務之急,他們最大的共同要對付的人,便是束慎徽。
這個行動,在經過再三的衡量之後,就連天性一向謹慎的蘭榮,最後也是認為可行。
瞞著少帝,先斬後奏,引發他的不滿,這是這件事可能會造成的最大的不利後果。
但於自己而言,有李太妃在前頂著,還有先帝遺詔,事後,即便少帝當真怪罪,他也完全可以用身不由己來求得少帝的寬宥。
最重要的是,時至今日,少帝雖還未公然和攝政王交惡,但他內心必然已是有所戒備,這一點,確信無疑。
高賀這頭老狐狸,他膽敢如此行事,也是看透了這一點,又認為只要除去束慎徽,少帝將來便可由他拿捏在手。於是這個行動計劃,便就如此策劃實施。
蘭榮什麼都算過,甚至算過事成之後,他當如何去對付李太妃和高賀,唯獨沒有算到少帝對此事的反應,竟會如此之巨。
他駭得面無人色,又連滾帶爬地沖了上來,撲跪在地。
「陛下!萬萬不可!」
他不顧一把地抱住了束戩的腿。
「陛下!開弓沒有回頭箭!事已至此地步,難道陛下還會以為撤了人手,便就什麼事也沒了,你們便能回到過去?縱然陛下願意,他也不會放過,必然不死不休……」
這時賈貅帶著人沖了進來:「陛下!」
「賈貅聽令!膽敢阻攔朕者,殺無赦!」
蘭榮見少帝低頭,目露凶光,惡狠狠地盯著自己,頓時想起去年歲夕之夜自己險些被他一劍刺死的場景,打了個寒噤,手一松,人便被他踢開。
賈貅反應了過來,見少帝朝外狂奔,急忙跟了上去。
李太妃這時被人扶著,終於也氣喘吁吁地奔到近前,她的面容鐵青,兩頰鬆弛下來的肉在不停地顫抖:「快!快帶人,務必去把皇帝攔下來!有事老身擔著!這回若是壞了事,叫他逃過,皇帝或可無事,你們這些人,一個個,全都別想好!」
蘭榮知個中利害,倉皇從地上爬起,追出寢宮,跟著往南門的方向追去。
帝宮到皇宮的南門,隔著三道宮牆,門禁不下十來處,平常走路,即便快走,取最近的中間直道,至少也需一刻鐘。
賈貅一路高吼前方速速開門,守衛迅速照辦,束戩狂奔,通行無阻,一口氣衝到了最外的宮牆前。
不料,就在南門不過一步之遙的時候,他的腳步忽然又慢了下來。
南門到底怎麼回事,賈貅方才已經猜到了。
他雖是少帝的人,如今攝政王和少帝隱隱勢同水火,但他內心對攝政王夫婦卻頗為敬重,如今外面的傳言,總令他感到有些不大真實。他知少帝是要去阻止即將就要發生的那場殺戮,方才暗暗鬆了口氣,恨不得插翅飛到才好,到了這裡,卻發現少帝停住,不禁一怔,跟著停步望去,見他一手扶牆,喘息著,紅著眼道:「你立刻替朕傳令出去,誰敢殺他,朕必株連九族!」
他咬牙切齒,一字一字地道:「便是真要動手,也當是我自己來!」說完撇下李太妃,朝外沖了出去,不料蘭榮已是立在階下,疾步上來。
「陛下!陛下三思!切勿衝動!高尚書的人已埋伏了下去,事已至此,再無回頭的可能了!陛下即便此刻叫停,也不可能瞞得過他了!他豈會放過?我等也就罷了,不過是為保護陛下,遵先帝遺旨行事,如何下場,聽天由命!但是陛下卻萬萬不可!出了這樣的事,他必也會對陛下恨之入骨,陛下不能令自己陷入險地!」
「攔住他!攔住他!」
李太妃驚惶中也跟著追了出來,卻因體胖喘得太急,最後被迫扶著殿門停住,朝著蘭榮嘶聲大喊。
束戩充耳不聞,一把推開蘭榮,一邊繼續朝前狂奔,一邊吼著賈貅之名。
蘭榮一時驚呆。
他真正明了李太妃的心思,始於去年初束慎徽求娶姜含元一事。
李太妃通過蒙在鼓裡的蘭太后,和他暗中達成了共識。
也是那個時候,他才知道,原來從前被自己忽視了的這位敦懿太皇太妃竟不簡單,連自己見了面都要敬幾分的那個高賀也是她的人。她恨束慎徽入骨,必欲除之而後快。蘭榮雖不知個中詳情,但猜測,應是和從前的後宮爭寵脫不了干係。不過,不管出於什麼原因,這正中他的下懷。除掉束慎徽,對他有百利而無一害。就這樣,他毫不猶豫地以謙恭的姿態,投到了這個陣營當中。
束慎徽大婚之夜在王府門外遇刺,此事蘭榮並非主導,他只以手中權力暗行方便,讓刺客順利埋伏了下去。具體行事之人,便是當時已淡出眾人視野的高賀。
那回蘭榮本以為必定成事,誰知事敗,當夜他就被束慎徽召去問話,過後後怕萬分,再不敢貿然行事,對李太妃要他協助的事,輕易也不肯點頭了。直到去年歲末,他得知李太妃手中竟有先帝遺詔,這才徹底地明白了過來,為何高賀做事竟有如此的膽氣。
這一回的行動,也是高賀率先提出來的。
此人和李太妃關係匪淺,從前一直蟄伏,如今終於能有機會上位,表面隱忍負重,口口聲聲以忠臣自居,擁戴少帝,實際打的是什麼主意,蘭榮豈會不知。
他有個適齡的孫女,也是衝著後位去的。據說,這還是先帝的意願。
蘭榮對此嗤之以鼻。不過是個借婦人之勢企圖取代束慎徽獨掌大權的又一野心家而已。不過,這些都是將來的後話。如今當務之急,他們最大的共同要對付的人,便是束慎徽。
這個行動,在經過再三的衡量之後,就連天性一向謹慎的蘭榮,最後也是認為可行。
瞞著少帝,先斬後奏,引發他的不滿,這是這件事可能會造成的最大的不利後果。
但於自己而言,有李太妃在前頂著,還有先帝遺詔,事後,即便少帝當真怪罪,他也完全可以用身不由己來求得少帝的寬宥。
最重要的是,時至今日,少帝雖還未公然和攝政王交惡,但他內心必然已是有所戒備,這一點,確信無疑。
高賀這頭老狐狸,他膽敢如此行事,也是看透了這一點,又認為只要除去束慎徽,少帝將來便可由他拿捏在手。於是這個行動計劃,便就如此策劃實施。
蘭榮什麼都算過,甚至算過事成之後,他當如何去對付李太妃和高賀,唯獨沒有算到少帝對此事的反應,竟會如此之巨。
他駭得面無人色,又連滾帶爬地沖了上來,撲跪在地。
「陛下!萬萬不可!」
他不顧一把地抱住了束戩的腿。
「陛下!開弓沒有回頭箭!事已至此地步,難道陛下還會以為撤了人手,便就什麼事也沒了,你們便能回到過去?縱然陛下願意,他也不會放過,必然不死不休……」
這時賈貅帶著人沖了進來:「陛下!」
「賈貅聽令!膽敢阻攔朕者,殺無赦!」
蘭榮見少帝低頭,目露凶光,惡狠狠地盯著自己,頓時想起去年歲夕之夜自己險些被他一劍刺死的場景,打了個寒噤,手一松,人便被他踢開。
賈貅反應了過來,見少帝朝外狂奔,急忙跟了上去。
李太妃這時被人扶著,終於也氣喘吁吁地奔到近前,她的面容鐵青,兩頰鬆弛下來的肉在不停地顫抖:「快!快帶人,務必去把皇帝攔下來!有事老身擔著!這回若是壞了事,叫他逃過,皇帝或可無事,你們這些人,一個個,全都別想好!」
蘭榮知個中利害,倉皇從地上爬起,追出寢宮,跟著往南門的方向追去。
帝宮到皇宮的南門,隔著三道宮牆,門禁不下十來處,平常走路,即便快走,取最近的中間直道,至少也需一刻鐘。
賈貅一路高吼前方速速開門,守衛迅速照辦,束戩狂奔,通行無阻,一口氣衝到了最外的宮牆前。
不料,就在南門不過一步之遙的時候,他的腳步忽然又慢了下來。
南門到底怎麼回事,賈貅方才已經猜到了。
他雖是少帝的人,如今攝政王和少帝隱隱勢同水火,但他內心對攝政王夫婦卻頗為敬重,如今外面的傳言,總令他感到有些不大真實。他知少帝是要去阻止即將就要發生的那場殺戮,方才暗暗鬆了口氣,恨不得插翅飛到才好,到了這裡,卻發現少帝停住,不禁一怔,跟著停步望去,見他一手扶牆,喘息著,紅著眼道:「你立刻替朕傳令出去,誰敢殺他,朕必株連九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