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
“……而且上次狩獵上,我和那批人交過手,有印象。應該和這次襲擊的是同一批人……”
“你說什麼?”因為情緒一時過於激動,皇上直接從龍椅上站了起來:“你可確定”
“臣確定。”宋謙這句肯定的回答,頓時讓皇上陰沉了臉色。
“傳我命令,即刻宣太子進宮見我。”皇上說完,背過了身,從宋謙和薛良的角度,都能看到他手背隱隱爆起的青筋。
蕭陵被人被宮人從東宮傳喚到乾清殿的時候,已經隱隱預感到事情的不妙。
蕭玦被刺殺的事情從宮外傳到宮裡的時候,薛良又正好失蹤了,事情的大概他便猜到了一二。
此次父皇叫他過去,怕也是為了此事。
心情忐忑著,蕭陵走進了正殿裡。皇上背對著他站著,看不見神情。
而薛良就跪在大殿中央,神色複雜地看了他一眼,又迅速收回了視線。
他心中涼了一半,要說的話卡在喉嚨里,良久才發出了聲:“兒臣參見父皇。”
“你勿要再叫我父皇,我也不是你父皇。”皇上還是沒有轉身,略顯滄桑的聲音中透著些許疲憊。
“父皇,你聽兒臣解釋,事情不是……”蕭陵正要說些什麼,皇上卻在此刻轉身,正面對著他。
一雙曾總是用慈祥柔和的眼神打量著他的眼瞳,此刻卻充斥著濃濃的憤怒和失望。
蕭陵一時間噎住了,甚至都忘了自己要說什麼。
“你要向朕解釋什麼解釋你是如何想弒父殺弟,和殘害弟媳嗎?”
“朕從小教你仁德禮義,你卻連和自己關係最親密的親人都不放過,朕,沒有你這樣的兒子!”
“父皇……”蕭陵急忙跪在地上,還想再說些什麼,皇上冷冷地揮手打斷,表情漠然地像面對陌生人:“你不用再多說什麼了。”
而跪在大殿中央的薛良突然發了瘋一樣地,作勢就要向蕭陵撲過去,卻被宋謙制服住。
“狗太子,我為你鞠躬盡瘁這麼多年,到頭來一點回報都沒有。我能走到今日謀反這一步,都是你逼的!你雖未指使我做這些事,但是我之所以會做此等荒唐的錯事,皆是由你而起!”
薛良目光兇狠地瞪著蕭陵,語氣惡狠狠地痛罵道。看上去確實像面對著自己痛恨不已的仇人。
但蕭陵卻從那目光里,讀出了很多旁人或許永遠也看不懂的東西。懊惱,無奈,和暗藏的關切。
他怎會不懂他的暗示,他主動擔下所有的罪責,只為了讓自己保住這太子之位。
皇上微挑眉,問薛良道:“噢你說這些事情並非太子指使你去做的是你自己做的你可要想清楚,若你自己一人獨攬這些罪名,就是死罪難逃。但你如若老實供出這幕後主使之人,朕……”
“回陛下,所有這些大逆不道的事情,皆是卑臣一人所為,並沒有受誰指使。我自作主張,本想著如若計劃成功了,就能讓這狗太子對我感激在心,提拔我上位。”
“但不想會屢次失敗。成王敗寇,卑臣無話可說,甘願承擔一切的懲罰。”
“陵兒,他的意思是此事你毫不知情,沒有參與其中。真的是這樣嗎?”皇上不再繼續審問薛良,而是轉而問蕭陵。
蕭陵面色不改,手指在身側悄然緊握成拳,由於用力太大,凸出青白色的關節來。一如他此刻在痛苦和糾結中苦苦掙扎的內心。
他聽見一個聲音在心裡說:不、你不能就這樣拋棄自己的部下,你得救他。
另一個理智的聲音卻在告訴他:你是太子,不能心軟,不能在這樣重要的關頭感情用事。要坐到皇位上,就免不了有流血和犧牲。
最終,理智戰勝了感性。
“回父皇,兒臣並不知情,也未曾參與。”本只是一句簡短的話,他卻說的無比艱難。
“那朕要如何懲罰他,你是知道的吧?”皇上又問。
“兒臣知道,這樣的亂臣賊子,應該被處以死刑。”蕭陵答道。聽著這句話從喉嚨里溢了出去,卻又覺得無比陌生,不敢相信這是出自自己口中。
“那便先押進地牢里,秋後處斬。既然他是你的人,就由你監斬。對朕的安排,你可有異議”
“兒臣……無異議。”
伴隨著這句話,一些零碎的記憶,一幕接一幕地從蕭陵的腦海里飛速閃過。
那年的冬天,他出使蜀州,在鎮守當地的薛將軍家留宿了幾日。
薛良便是薛將軍的兒子之一,不過是小妾所生,為庶出。
生母身份低微,又去世的早。他在府中的待遇甚至都比不過尋常的下人。
他初遇他時,他正地被家裡幾個嫡出的兄長當成牛騎,百般羞辱。
在這般屈辱和狼狽的情況下,少年閃著淚光的瞳孔里,卻依舊閃爍著隱忍著的堅毅光芒。
他離開的那天晚上,他曾跪在他房門前,整整一宿,只求他能給他一個留在他身邊效力的機會。
那時候,薛良身上雖然也有些武藝。但和宮中受過專業訓練的侍衛相比,仍存在著不小的差距。
他本應該拒絕他的,卻又實在有些不忍他眼中的那抹亮光就這樣熄滅,便問他:“如果我給你這次機會,你能給我什麼”
“你說什麼?”因為情緒一時過於激動,皇上直接從龍椅上站了起來:“你可確定”
“臣確定。”宋謙這句肯定的回答,頓時讓皇上陰沉了臉色。
“傳我命令,即刻宣太子進宮見我。”皇上說完,背過了身,從宋謙和薛良的角度,都能看到他手背隱隱爆起的青筋。
蕭陵被人被宮人從東宮傳喚到乾清殿的時候,已經隱隱預感到事情的不妙。
蕭玦被刺殺的事情從宮外傳到宮裡的時候,薛良又正好失蹤了,事情的大概他便猜到了一二。
此次父皇叫他過去,怕也是為了此事。
心情忐忑著,蕭陵走進了正殿裡。皇上背對著他站著,看不見神情。
而薛良就跪在大殿中央,神色複雜地看了他一眼,又迅速收回了視線。
他心中涼了一半,要說的話卡在喉嚨里,良久才發出了聲:“兒臣參見父皇。”
“你勿要再叫我父皇,我也不是你父皇。”皇上還是沒有轉身,略顯滄桑的聲音中透著些許疲憊。
“父皇,你聽兒臣解釋,事情不是……”蕭陵正要說些什麼,皇上卻在此刻轉身,正面對著他。
一雙曾總是用慈祥柔和的眼神打量著他的眼瞳,此刻卻充斥著濃濃的憤怒和失望。
蕭陵一時間噎住了,甚至都忘了自己要說什麼。
“你要向朕解釋什麼解釋你是如何想弒父殺弟,和殘害弟媳嗎?”
“朕從小教你仁德禮義,你卻連和自己關係最親密的親人都不放過,朕,沒有你這樣的兒子!”
“父皇……”蕭陵急忙跪在地上,還想再說些什麼,皇上冷冷地揮手打斷,表情漠然地像面對陌生人:“你不用再多說什麼了。”
而跪在大殿中央的薛良突然發了瘋一樣地,作勢就要向蕭陵撲過去,卻被宋謙制服住。
“狗太子,我為你鞠躬盡瘁這麼多年,到頭來一點回報都沒有。我能走到今日謀反這一步,都是你逼的!你雖未指使我做這些事,但是我之所以會做此等荒唐的錯事,皆是由你而起!”
薛良目光兇狠地瞪著蕭陵,語氣惡狠狠地痛罵道。看上去確實像面對著自己痛恨不已的仇人。
但蕭陵卻從那目光里,讀出了很多旁人或許永遠也看不懂的東西。懊惱,無奈,和暗藏的關切。
他怎會不懂他的暗示,他主動擔下所有的罪責,只為了讓自己保住這太子之位。
皇上微挑眉,問薛良道:“噢你說這些事情並非太子指使你去做的是你自己做的你可要想清楚,若你自己一人獨攬這些罪名,就是死罪難逃。但你如若老實供出這幕後主使之人,朕……”
“回陛下,所有這些大逆不道的事情,皆是卑臣一人所為,並沒有受誰指使。我自作主張,本想著如若計劃成功了,就能讓這狗太子對我感激在心,提拔我上位。”
“但不想會屢次失敗。成王敗寇,卑臣無話可說,甘願承擔一切的懲罰。”
“陵兒,他的意思是此事你毫不知情,沒有參與其中。真的是這樣嗎?”皇上不再繼續審問薛良,而是轉而問蕭陵。
蕭陵面色不改,手指在身側悄然緊握成拳,由於用力太大,凸出青白色的關節來。一如他此刻在痛苦和糾結中苦苦掙扎的內心。
他聽見一個聲音在心裡說:不、你不能就這樣拋棄自己的部下,你得救他。
另一個理智的聲音卻在告訴他:你是太子,不能心軟,不能在這樣重要的關頭感情用事。要坐到皇位上,就免不了有流血和犧牲。
最終,理智戰勝了感性。
“回父皇,兒臣並不知情,也未曾參與。”本只是一句簡短的話,他卻說的無比艱難。
“那朕要如何懲罰他,你是知道的吧?”皇上又問。
“兒臣知道,這樣的亂臣賊子,應該被處以死刑。”蕭陵答道。聽著這句話從喉嚨里溢了出去,卻又覺得無比陌生,不敢相信這是出自自己口中。
“那便先押進地牢里,秋後處斬。既然他是你的人,就由你監斬。對朕的安排,你可有異議”
“兒臣……無異議。”
伴隨著這句話,一些零碎的記憶,一幕接一幕地從蕭陵的腦海里飛速閃過。
那年的冬天,他出使蜀州,在鎮守當地的薛將軍家留宿了幾日。
薛良便是薛將軍的兒子之一,不過是小妾所生,為庶出。
生母身份低微,又去世的早。他在府中的待遇甚至都比不過尋常的下人。
他初遇他時,他正地被家裡幾個嫡出的兄長當成牛騎,百般羞辱。
在這般屈辱和狼狽的情況下,少年閃著淚光的瞳孔里,卻依舊閃爍著隱忍著的堅毅光芒。
他離開的那天晚上,他曾跪在他房門前,整整一宿,只求他能給他一個留在他身邊效力的機會。
那時候,薛良身上雖然也有些武藝。但和宮中受過專業訓練的侍衛相比,仍存在著不小的差距。
他本應該拒絕他的,卻又實在有些不忍他眼中的那抹亮光就這樣熄滅,便問他:“如果我給你這次機會,你能給我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