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頁
謝玉折卻道:「這是錦娘給臣寫了十八封書信換來的東西,讓臣務必親手交給陛下,陛下確定不打開來看一看嗎?」
姜照眼睫一顫,抿著唇接過信封,卻沒有立刻打開。
對於謝錦沒能出宮,卻往家裡寫了信的事情,姜照並不知情。
她稍微想了一下,就知道必然是元祥幫忙傳的信,對此她也沒有什麼不悅情緒,只是有些尷尬。
虧得她又藏又掖,生怕被謝錦知情造成困擾,卻原來謝錦早就門兒清,只不過是配合著她做戲而已,姜照一時之間竟不知該做個什麼表情。
她低頭看向自己手中捏著的信封,嘗試著猜測了一下,卻並沒有找出門道來,更猜不出謝錦用十八封信能從謝玉折手中換來什麼。
難不成鬆了口,把女兒交給她了?
姜照心中一動,打開信封取出了裡面的書信,稍微有些急切地展開一閱。
當頭的兩個字,直接定住了她的眼神。
婚書。
作者有話要說:
以後再寫女帝,俺一定要寫一個狂炫酷拽吊炸天的,看誰不順眼就揍誰,絕不受窩囊氣。
第92章 九二
回宮的路上,姜照一直有些恍惚。
謝錦頻頻看向她,本以為過一會兒就該回神了,卻沒想到馬車都要到宮門了,她還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讓謝錦忍不住擔憂起來。
難不成謝玉折真對她使了臉色,說了難聽的話?
謝錦稍有躊躇,還是拉著姜照的袖子問出了口:「方才在書房,爹爹為難你了?」
「嗯?沒有。」姜照回過神來,輕輕搖了下頭,「正因為他對我沒有半分斥責之意,我這心裡才覺得有些發怵,倒還不如舅舅那般折騰一番,讓我求個心安。」
她抬眼看向謝錦,撇了撇嘴道:「我倒是不知你什麼時候往家裡遞了十八封信,還一味傻瞞著呢,你是不是在心裡笑話我了?」
「我哪裡敢笑話你?」謝錦往她身邊貼了貼,故意質問她:「少來倒打一耙,難道不是你瞞我在先?如果不是我無意發覺,你是從沒打算要告訴我呀?」
姜照連忙解釋道:「我不是沒打算告訴你,只是想著一切已成定局,何必多一人徒增煩惱?
況且如今,也沒出什麼大亂子,都在可控範圍之內,咱們關起門來過日子,也與從前無甚差別。只是你爹那邊,我的確還沒想到該如何面對他……」
她伸手摸到袖口,將收疊整齊的婚書取出來,那是謝玉折親手所寫,字跡俊逸非凡,連個多餘墨點也沒有,足可見用心之處。
婚書上寫著姜照和謝錦的名字,皇帝之名有民間避諱的規矩,姜照登基的時候覺得照字太尋常,平白給百姓添麻煩,就沒有定下諱字,不過謝玉折身為人臣,還是恪守規矩,寫她名字的時候,底下少添了一筆點。
姜照越看越彆扭,覺得這委實是唯一的不足,本想讓謝玉折當場補上去,但看他雖然沒有為難之意,但也有牴觸之情,就沒敢開口要求。
這會兒就把婚書按進了謝錦懷裡,叮囑她:「回宮後,記得把我的名字補全。」
雖然婚書是謝錦求謝玉折寫的,但也是由謝玉折直接交給的姜照,她自己還未看過。
看完後才明白姜照是什麼意思。
其實多一點少一點,謝錦並不怎麼在意,畢竟這份婚書的唯一意義也只是代表著謝玉折的認同,既然目的達到,一些細微的瑕疵之處完全可以忽略。
而且文人避諱,再尋常不過,更何況謝玉折還是朝中官員。
不過既然姜照在意,謝錦也不會多說什麼,將婚書收好,就算是答應了她的要求。
「其實你想的也沒錯,我能力有限,即便你對我沒有任何隱瞞,我也無法去以站在你旁邊的身份,去說服天下臣民。」
婚書的出現並沒有徹底打斷謝錦的思緒,她低頭看著馬車中間散發著融融暖意的小銅爐,嗓音輕緩地和姜照說話,好像只是在談論一件尋常小事一般。
姜照垂著眼,小聲道:「我不是這個意思……」
「你也不要曲解我的意思,我並不是在因為幫不上忙而自慚形穢。
只是我想,縱有你為我遮風擋雨,我也不能坐享其成,別人的想法我是無法左右,但是在我阿爹那裡,我說話還算是有些分量的,雖然多少有些對不住他,但也確實沒有辦法。」
想到父親好不容易結束流放回到了京城,自己卻不僅沒有好好孝順,還讓他焦頭爛額有苦難言,謝錦心裡對謝玉折自然有愧疚之意。
姜照見她神情低落,正想開口勸慰,忽而又想起自己是怎麼應付陸蒼玉的,相較於謝錦對謝玉折,她對陸蒼玉也只能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於是以手撫額,反思了片刻。
「你爹告訴我,他其實早就發現了咱們倆之間的關係不尋常,只是他不想多加干涉,想讓你自己知難而退。
但卻沒想到你會如此堅決,為了討一封婚書給我,怕是要把生來二十餘年的才思用盡了。」姜照扭頭看向謝錦,又緩緩開口道。
她伸長手臂圈住了謝錦的腰身,親昵地蹭了蹭她的面頰,帶著些狡黠道:「反正事已至此,你也不必想太多了,岳父這段時間來為我盡心盡力,多的還是看在你的面子上,以後我必然也是要好好孝敬他的,把你對他的虧欠,一併彌補了。」
姜照眼睫一顫,抿著唇接過信封,卻沒有立刻打開。
對於謝錦沒能出宮,卻往家裡寫了信的事情,姜照並不知情。
她稍微想了一下,就知道必然是元祥幫忙傳的信,對此她也沒有什麼不悅情緒,只是有些尷尬。
虧得她又藏又掖,生怕被謝錦知情造成困擾,卻原來謝錦早就門兒清,只不過是配合著她做戲而已,姜照一時之間竟不知該做個什麼表情。
她低頭看向自己手中捏著的信封,嘗試著猜測了一下,卻並沒有找出門道來,更猜不出謝錦用十八封信能從謝玉折手中換來什麼。
難不成鬆了口,把女兒交給她了?
姜照心中一動,打開信封取出了裡面的書信,稍微有些急切地展開一閱。
當頭的兩個字,直接定住了她的眼神。
婚書。
作者有話要說:
以後再寫女帝,俺一定要寫一個狂炫酷拽吊炸天的,看誰不順眼就揍誰,絕不受窩囊氣。
第92章 九二
回宮的路上,姜照一直有些恍惚。
謝錦頻頻看向她,本以為過一會兒就該回神了,卻沒想到馬車都要到宮門了,她還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讓謝錦忍不住擔憂起來。
難不成謝玉折真對她使了臉色,說了難聽的話?
謝錦稍有躊躇,還是拉著姜照的袖子問出了口:「方才在書房,爹爹為難你了?」
「嗯?沒有。」姜照回過神來,輕輕搖了下頭,「正因為他對我沒有半分斥責之意,我這心裡才覺得有些發怵,倒還不如舅舅那般折騰一番,讓我求個心安。」
她抬眼看向謝錦,撇了撇嘴道:「我倒是不知你什麼時候往家裡遞了十八封信,還一味傻瞞著呢,你是不是在心裡笑話我了?」
「我哪裡敢笑話你?」謝錦往她身邊貼了貼,故意質問她:「少來倒打一耙,難道不是你瞞我在先?如果不是我無意發覺,你是從沒打算要告訴我呀?」
姜照連忙解釋道:「我不是沒打算告訴你,只是想著一切已成定局,何必多一人徒增煩惱?
況且如今,也沒出什麼大亂子,都在可控範圍之內,咱們關起門來過日子,也與從前無甚差別。只是你爹那邊,我的確還沒想到該如何面對他……」
她伸手摸到袖口,將收疊整齊的婚書取出來,那是謝玉折親手所寫,字跡俊逸非凡,連個多餘墨點也沒有,足可見用心之處。
婚書上寫著姜照和謝錦的名字,皇帝之名有民間避諱的規矩,姜照登基的時候覺得照字太尋常,平白給百姓添麻煩,就沒有定下諱字,不過謝玉折身為人臣,還是恪守規矩,寫她名字的時候,底下少添了一筆點。
姜照越看越彆扭,覺得這委實是唯一的不足,本想讓謝玉折當場補上去,但看他雖然沒有為難之意,但也有牴觸之情,就沒敢開口要求。
這會兒就把婚書按進了謝錦懷裡,叮囑她:「回宮後,記得把我的名字補全。」
雖然婚書是謝錦求謝玉折寫的,但也是由謝玉折直接交給的姜照,她自己還未看過。
看完後才明白姜照是什麼意思。
其實多一點少一點,謝錦並不怎麼在意,畢竟這份婚書的唯一意義也只是代表著謝玉折的認同,既然目的達到,一些細微的瑕疵之處完全可以忽略。
而且文人避諱,再尋常不過,更何況謝玉折還是朝中官員。
不過既然姜照在意,謝錦也不會多說什麼,將婚書收好,就算是答應了她的要求。
「其實你想的也沒錯,我能力有限,即便你對我沒有任何隱瞞,我也無法去以站在你旁邊的身份,去說服天下臣民。」
婚書的出現並沒有徹底打斷謝錦的思緒,她低頭看著馬車中間散發著融融暖意的小銅爐,嗓音輕緩地和姜照說話,好像只是在談論一件尋常小事一般。
姜照垂著眼,小聲道:「我不是這個意思……」
「你也不要曲解我的意思,我並不是在因為幫不上忙而自慚形穢。
只是我想,縱有你為我遮風擋雨,我也不能坐享其成,別人的想法我是無法左右,但是在我阿爹那裡,我說話還算是有些分量的,雖然多少有些對不住他,但也確實沒有辦法。」
想到父親好不容易結束流放回到了京城,自己卻不僅沒有好好孝順,還讓他焦頭爛額有苦難言,謝錦心裡對謝玉折自然有愧疚之意。
姜照見她神情低落,正想開口勸慰,忽而又想起自己是怎麼應付陸蒼玉的,相較於謝錦對謝玉折,她對陸蒼玉也只能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於是以手撫額,反思了片刻。
「你爹告訴我,他其實早就發現了咱們倆之間的關係不尋常,只是他不想多加干涉,想讓你自己知難而退。
但卻沒想到你會如此堅決,為了討一封婚書給我,怕是要把生來二十餘年的才思用盡了。」姜照扭頭看向謝錦,又緩緩開口道。
她伸長手臂圈住了謝錦的腰身,親昵地蹭了蹭她的面頰,帶著些狡黠道:「反正事已至此,你也不必想太多了,岳父這段時間來為我盡心盡力,多的還是看在你的面子上,以後我必然也是要好好孝敬他的,把你對他的虧欠,一併彌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