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頁
安國公世子現在敢帶著小情兒回來,不就是知道先帝沒了,安慶失了靠山,可他怕是忘了,安慶自小養在慈慶太后身邊,慈慶太后還活著呢,巫家還在呢。
「給安慶報個信。」姜宓跟巫齊道。
巫齊愣了下,覷眼巫家昱的臉色:「是。」
巫家昱跟著叮囑道:「跟安慶說,若是想合離,說一聲,太皇太后、皇上那邊我幫她求請。」皇室這麼多年,還沒有合離的公主,只有暴斃的駙馬。安國公世子畢竟是嫡親的她表哥,婚事又是她外祖父親自求來的,難免有幾分不忍。
後繼,兩人沒在管。
用完飯,巫家昱帶著姜宓聽了會兒曲,看了場歌舞,便騎馬將她回黃覺寺。
太晚了,他直接在老太太書房的軟榻上窩了一夜,翌日一早,用過飯,跟老太太商量下聘的事。
兩人擬好單子,老太太當天就讓人通知姜家上山來接姜宓回家,她也帶著巫家慧回了鎮國公府。
沒過兩天就請了媒人上門,然後是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
五月初十,姜宓及笄。
已經合離的安慶公主提前一天讓人送來了賀禮。
老太太親自過來做了正賓,為姜宓插簪。
九月初八,兩人舉行了盛大的婚禮。
在此之前,太皇太后送來了二十台嫁妝、太后讓人送來了十台、皇后送來了五台、安慶數量上不能越過皇后,她就在添置的物件上下了功夫,一箱一箱壓得實實的。
陳家感念姜宓出手治好了陳霄灼的心肺,幫陳倉翼拔除了腿上的寒症,送了兩台。
聘禮姜家沒留,姜望、李芳娘給姜宓想辦法置辦了二十台,族裡給添了十台。
加一起足有一百三十二台,堪稱十里紅妝。
一整天折騰下來,姜宓脖子都是酸的,頭冠太重了,足有四五斤。
巫家昱敬完酒回來,心疼地幫她小心取下頭冠,拆開發髻,拿梳子一遍遍划過頭皮,給她通發。
「二奶奶,水備好了。」
姜宓有春紅扶著起身,去浴室洗漱。
巫家昱壓下心頭的騷動,輕咳了聲,出門帶著巫齊去了練武場,折騰到深夜,去前院洗漱後,換了身衣服,才敢回來。
換了個地方,又是兩人的新婚之夜,姜宓睡得不踏實,人一進屋她就醒了:「去哪了?」
巫家昱褪去外衣,掀被上床,躺下擁住她道:「跟巫齊在練武場過了幾招。」
姜宓在他懷裡悶笑出聲。
少年火氣大,被她一蹭一扭,甚是難·耐地低頭含·住了她的唇,直吻得人氣喘吁吁,才放開,飛速起身去浴房沖了個冷水澡。
早上兩人起床,姜宓想到電視裡嬤嬤都會來收帕子,而新婚夫婦若是沒有圓房,男方多半會咬破手指往帕子上滴幾滴血,托著腮看著巫家昱直樂。
巫家昱憐愛地捏了捏她的臉頰:「傻笑什麼?」
姜宓一說。
巫家昱忍不住抽了抽嘴角:「想多了。前天我就跟阿奶說過了,你還小,早先在邊疆又虧損了身子,養兩年,再圓房。」
「阿奶同意了?」
「嗯。」
洗漱後,兩人一人用上碗牛乳,幾塊點心,便匆匆趕去春暉閣敬茶。
老太太給套紅寶石頭面,大太太給對玉鐲、二太太不好壓過大太太,臨時將珍珠頭面換成了腕上的一對鐲子,大奶奶給對金鑲玉手鐲。
老將軍、鎮國公、二老爺、巫家熙各給了疊銀票,大概是覺得姜宓家底薄,缺金銀用罷。
長輩姜宓回的都是針線,大多都是族中大娘、嬸子幫忙做的,她最後收一下尾。
小輩給的文房四寶。
用過早飯,小兩口便被打發回了他們住的承軒閣。
春紅過來問要不要清點嫁妝,姜宓知道三朝回門後,巫家昱便會上書請辭世子之位。
承軒閣是歷代世子的住所,他們勢必要搬,便沖她擺擺手。
「陪我睡會兒。」巫家昱一夜沒怎麼睡,眼下帶了青影。
姜宓心疼他,便任他拉著進了臥室。
她本想等人睡了,起來看會兒書,沒想到被他擁著一拍兩拍,睡得比他還香甜,連他什麼時候起的都不知道。
「世子呢?」
「宮中來人說太子失足落水,撈上來後,昏迷不醒。世子起來,飯都沒用就進宮了。」
「什麼?!」姜宓驚得陡然變了臉色。
腦中閃過衛成貫的話:「日後巫家昱為帝,你為後……」
那日,她只當他胡言亂語,想在巫家跟新帝之間紮上一根刺。
現在想來,若是瑾哥兒不在了,以皇后的品性,她七月生的二皇子能擔得起一國之君的重擔嗎?
若是不能……或是又發生了什麼事……
「二奶奶,」巫齊在門外報導,「世子把殿下抱回來了,她讓你做一下準備,說殿下高燒不退,囈語連連。」
「好,我知道了。」
放下帕子,姜宓立馬帶著春紅、大花、丑丫把西廂收拾出來,人一到,趕緊褪去衣服,針灸/酒精雙管齊下給他退燒。
折騰到晚上,人才緩過來。
老太太、大太太、二太太等在承軒閣正廳,老將軍、鎮國公、二老爺、巫家熙等在前院書房。
知道人沒事了,齊齊鬆了口氣,老太太更是念了聲佛。
「給安慶報個信。」姜宓跟巫齊道。
巫齊愣了下,覷眼巫家昱的臉色:「是。」
巫家昱跟著叮囑道:「跟安慶說,若是想合離,說一聲,太皇太后、皇上那邊我幫她求請。」皇室這麼多年,還沒有合離的公主,只有暴斃的駙馬。安國公世子畢竟是嫡親的她表哥,婚事又是她外祖父親自求來的,難免有幾分不忍。
後繼,兩人沒在管。
用完飯,巫家昱帶著姜宓聽了會兒曲,看了場歌舞,便騎馬將她回黃覺寺。
太晚了,他直接在老太太書房的軟榻上窩了一夜,翌日一早,用過飯,跟老太太商量下聘的事。
兩人擬好單子,老太太當天就讓人通知姜家上山來接姜宓回家,她也帶著巫家慧回了鎮國公府。
沒過兩天就請了媒人上門,然後是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
五月初十,姜宓及笄。
已經合離的安慶公主提前一天讓人送來了賀禮。
老太太親自過來做了正賓,為姜宓插簪。
九月初八,兩人舉行了盛大的婚禮。
在此之前,太皇太后送來了二十台嫁妝、太后讓人送來了十台、皇后送來了五台、安慶數量上不能越過皇后,她就在添置的物件上下了功夫,一箱一箱壓得實實的。
陳家感念姜宓出手治好了陳霄灼的心肺,幫陳倉翼拔除了腿上的寒症,送了兩台。
聘禮姜家沒留,姜望、李芳娘給姜宓想辦法置辦了二十台,族裡給添了十台。
加一起足有一百三十二台,堪稱十里紅妝。
一整天折騰下來,姜宓脖子都是酸的,頭冠太重了,足有四五斤。
巫家昱敬完酒回來,心疼地幫她小心取下頭冠,拆開發髻,拿梳子一遍遍划過頭皮,給她通發。
「二奶奶,水備好了。」
姜宓有春紅扶著起身,去浴室洗漱。
巫家昱壓下心頭的騷動,輕咳了聲,出門帶著巫齊去了練武場,折騰到深夜,去前院洗漱後,換了身衣服,才敢回來。
換了個地方,又是兩人的新婚之夜,姜宓睡得不踏實,人一進屋她就醒了:「去哪了?」
巫家昱褪去外衣,掀被上床,躺下擁住她道:「跟巫齊在練武場過了幾招。」
姜宓在他懷裡悶笑出聲。
少年火氣大,被她一蹭一扭,甚是難·耐地低頭含·住了她的唇,直吻得人氣喘吁吁,才放開,飛速起身去浴房沖了個冷水澡。
早上兩人起床,姜宓想到電視裡嬤嬤都會來收帕子,而新婚夫婦若是沒有圓房,男方多半會咬破手指往帕子上滴幾滴血,托著腮看著巫家昱直樂。
巫家昱憐愛地捏了捏她的臉頰:「傻笑什麼?」
姜宓一說。
巫家昱忍不住抽了抽嘴角:「想多了。前天我就跟阿奶說過了,你還小,早先在邊疆又虧損了身子,養兩年,再圓房。」
「阿奶同意了?」
「嗯。」
洗漱後,兩人一人用上碗牛乳,幾塊點心,便匆匆趕去春暉閣敬茶。
老太太給套紅寶石頭面,大太太給對玉鐲、二太太不好壓過大太太,臨時將珍珠頭面換成了腕上的一對鐲子,大奶奶給對金鑲玉手鐲。
老將軍、鎮國公、二老爺、巫家熙各給了疊銀票,大概是覺得姜宓家底薄,缺金銀用罷。
長輩姜宓回的都是針線,大多都是族中大娘、嬸子幫忙做的,她最後收一下尾。
小輩給的文房四寶。
用過早飯,小兩口便被打發回了他們住的承軒閣。
春紅過來問要不要清點嫁妝,姜宓知道三朝回門後,巫家昱便會上書請辭世子之位。
承軒閣是歷代世子的住所,他們勢必要搬,便沖她擺擺手。
「陪我睡會兒。」巫家昱一夜沒怎麼睡,眼下帶了青影。
姜宓心疼他,便任他拉著進了臥室。
她本想等人睡了,起來看會兒書,沒想到被他擁著一拍兩拍,睡得比他還香甜,連他什麼時候起的都不知道。
「世子呢?」
「宮中來人說太子失足落水,撈上來後,昏迷不醒。世子起來,飯都沒用就進宮了。」
「什麼?!」姜宓驚得陡然變了臉色。
腦中閃過衛成貫的話:「日後巫家昱為帝,你為後……」
那日,她只當他胡言亂語,想在巫家跟新帝之間紮上一根刺。
現在想來,若是瑾哥兒不在了,以皇后的品性,她七月生的二皇子能擔得起一國之君的重擔嗎?
若是不能……或是又發生了什麼事……
「二奶奶,」巫齊在門外報導,「世子把殿下抱回來了,她讓你做一下準備,說殿下高燒不退,囈語連連。」
「好,我知道了。」
放下帕子,姜宓立馬帶著春紅、大花、丑丫把西廂收拾出來,人一到,趕緊褪去衣服,針灸/酒精雙管齊下給他退燒。
折騰到晚上,人才緩過來。
老太太、大太太、二太太等在承軒閣正廳,老將軍、鎮國公、二老爺、巫家熙等在前院書房。
知道人沒事了,齊齊鬆了口氣,老太太更是念了聲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