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頁
袁柳臻他們待在船艙中,這次已經是他們第二次經歷戰場。
在他們待進船艙後不久,便能夠聽到很大的轟鳴聲,應該是大炮發出的聲音,只是因為那大炮距離他們有些距離,船體並無晃動,轟隆聲也比上次小。
轟炸聲源源不斷,比上次持續更長時間,好像間隔沒多久就會響起幾聲。
袁柳臻不知道外面戰況如何,但那轟炸聲足以說明了一切。
白日的時候,他隱約看到過海島,那海島占地面積不是很大,上面樹木不是很多,但能看到幾處非常大的炮台,還有不少建築。聽參領說那島上東洲士兵很多,戰船也不少,有兵工廠,兵器也很多,永州王要攻打並不容易,但從這幾日增派的人手及戰船,相信永州王有一定的把握才會進攻。
轟炸聲從傍晚入黑時候一直持續到半夜,袁柳臻他們也聽到了半夜。
他們完全不敢睡,也不敢想像這場戰事的慘烈程度。上次只是不到半個小時的交戰已經死去那麼多人,沉船那麼多艘,還不說這次轟炸這麼長時間。
半夜時候,袁柳臻他們心情都不輕鬆。
直到轟炸聲停止,參領趕忙打開船艙門,對他們說:「咱們已經擊毀敵方炮台,順利登島,接到命令,需帶你們過去修船。」
「戰況如何?」於連海忍不住問。
參領嘆息一聲道:「雖然咱們這邊順利登上海島,但還是付出了很沉重的代價。海島炮台上的大炮非常厲害,擊沉了我們很多艘戰船,要不是我們派的戰船數量和人手足夠多,又有新兵器射死炮台手,也許我們也不能順利登島。樊天被咱們這邊的新兵器射傷已經逃到內島,永州王派兵去追了。」
袁柳臻聽後並不意外,就持續到半夜的炮彈聲,足以說明戰事肯定慘烈。
參領命令士兵開船,隨著船越來越往前,海面漂浮的屍體越來越多,鮮血幾乎將海面浸染。
靠近海島後,袁柳臻發現永州大部分士兵已經登島上岸,不少東洲士兵被俘虜。
參領並沒有把船靠岸,而是在距離海島有一些距離的地方停下下來,這樣他們這些手無寸鐵的人不怕被東洲士兵傷到。
他們在距離海島幾十米的地方停下來,隨後不少船體受損但還能航行的戰船被士兵開過來。他們需要先大體查看戰船,能修補的儘快修補,需要修補時間長的會留在最後修補。
修補戰船的時候,船上的士兵會清理戰死的士兵,他們也會幫忙。
袁柳臻看到那些戰死的士兵,心裡非常不舒服。原身生活在國泰民安的時候,他又是二十一世紀的現代人,根本沒見過真實的戰場,連重大事故都沒親身經歷過。即便在電視上看到不少流血非常多的事件,大多都打著馬賽克。如今真實看到這些死去士兵的模樣,總讓他不忍心去看。
真實的戰場確實和他剛來這個世界意氣風發想要利用原身學武的優勢走向人生巔峰的感覺一點也不一樣。
當他和連師傅他們修補到第三艘戰船的時候,他發現這艘戰船上的士兵衣著和之前不同,手上拿著步、槍,他瞬間想到永州已經鑄造出了步、槍。那麼參領口中的新兵器就是步、槍了吧?想到這裡,本來還有些擔心此次交戰的他一點也不擔心了。相比大炮,步、槍可厲害多了。要是步、槍不厲害,手、槍也不會延續到現代使用。
袁柳臻幫忙處理這艘船的時候,參領看到船上死去的士兵也是像之前一樣,囑咐其他士兵好好安葬這些死去的士兵,然後又詢問一旁回來報信的士兵,「王爺登島後怎麼樣?指揮使找到沒有?需不需要我過去?」
那士兵回答:「王爺登島後還未找到指揮使和敵方將軍,並未下令大人過去。」
「指揮使還未找到嗎?」參領自顧自嘆息一聲,讓士兵下去。
於連海聽到參領和士兵的對話,見參領似乎很重視指揮使,想到袁柳臻一直擔心陶傅,多嘴問了句:「參領大人,您剛才說的指揮使是?可姓陶?」
參領沒有隱瞞,道:「是。聽說指揮使是姓陶。聽說指揮使很厲害,王爺很重視。指揮使被敵方將軍抓到,王爺便第一時間追了上去。現在王爺已經登島上岸,希望能夠找到指揮使,指揮使能夠平安無事。」
袁柳臻和於連海一行人聽到參領的話,瞬間變得臉色慘白。
那參領看到幾人臉色慘白,詢問道:「於先生怎麼了?」
於連海再次問了句:「參領大人說的指揮使可是叫陶傅?我們都叫他阿傅,阿傅是和連師傅他們一起來月城的,和我們相識。」
參領聽後意外道:「你們和指揮使相識嗎?難怪呢。你們能夠製造出那麼厲害的戰船,指揮使那麼厲害,得到王爺的重視。」
袁柳臻整個人懵掉了,本來心情平復且因永州這邊造出步、槍那種喜悅輕鬆的心情瞬間消失不見。他想起了上一次永州和東洲交戰,指揮使被擒的消息。他完全沒想到那個被擒的指揮使是陶傅。如今知道陶傅被樊天抓走,他整個人臉色變得慘白。他知道樊天一直通緝他和陶傅,上次也抓了陶傅。也知道陶傅和阿葉婆之間的矛盾,知道阿葉婆已經去世。
他實在不敢想像陶傅落在樊天手上會有怎麼樣的後果,不敢想像樊天會怎麼處理陶傅。
若是樊天因為阿葉婆去世,對陶傅耿耿於懷,在意樊珠兒跳河,那麼,現在的陶傅會怎麼樣?
在他們待進船艙後不久,便能夠聽到很大的轟鳴聲,應該是大炮發出的聲音,只是因為那大炮距離他們有些距離,船體並無晃動,轟隆聲也比上次小。
轟炸聲源源不斷,比上次持續更長時間,好像間隔沒多久就會響起幾聲。
袁柳臻不知道外面戰況如何,但那轟炸聲足以說明了一切。
白日的時候,他隱約看到過海島,那海島占地面積不是很大,上面樹木不是很多,但能看到幾處非常大的炮台,還有不少建築。聽參領說那島上東洲士兵很多,戰船也不少,有兵工廠,兵器也很多,永州王要攻打並不容易,但從這幾日增派的人手及戰船,相信永州王有一定的把握才會進攻。
轟炸聲從傍晚入黑時候一直持續到半夜,袁柳臻他們也聽到了半夜。
他們完全不敢睡,也不敢想像這場戰事的慘烈程度。上次只是不到半個小時的交戰已經死去那麼多人,沉船那麼多艘,還不說這次轟炸這麼長時間。
半夜時候,袁柳臻他們心情都不輕鬆。
直到轟炸聲停止,參領趕忙打開船艙門,對他們說:「咱們已經擊毀敵方炮台,順利登島,接到命令,需帶你們過去修船。」
「戰況如何?」於連海忍不住問。
參領嘆息一聲道:「雖然咱們這邊順利登上海島,但還是付出了很沉重的代價。海島炮台上的大炮非常厲害,擊沉了我們很多艘戰船,要不是我們派的戰船數量和人手足夠多,又有新兵器射死炮台手,也許我們也不能順利登島。樊天被咱們這邊的新兵器射傷已經逃到內島,永州王派兵去追了。」
袁柳臻聽後並不意外,就持續到半夜的炮彈聲,足以說明戰事肯定慘烈。
參領命令士兵開船,隨著船越來越往前,海面漂浮的屍體越來越多,鮮血幾乎將海面浸染。
靠近海島後,袁柳臻發現永州大部分士兵已經登島上岸,不少東洲士兵被俘虜。
參領並沒有把船靠岸,而是在距離海島有一些距離的地方停下下來,這樣他們這些手無寸鐵的人不怕被東洲士兵傷到。
他們在距離海島幾十米的地方停下來,隨後不少船體受損但還能航行的戰船被士兵開過來。他們需要先大體查看戰船,能修補的儘快修補,需要修補時間長的會留在最後修補。
修補戰船的時候,船上的士兵會清理戰死的士兵,他們也會幫忙。
袁柳臻看到那些戰死的士兵,心裡非常不舒服。原身生活在國泰民安的時候,他又是二十一世紀的現代人,根本沒見過真實的戰場,連重大事故都沒親身經歷過。即便在電視上看到不少流血非常多的事件,大多都打著馬賽克。如今真實看到這些死去士兵的模樣,總讓他不忍心去看。
真實的戰場確實和他剛來這個世界意氣風發想要利用原身學武的優勢走向人生巔峰的感覺一點也不一樣。
當他和連師傅他們修補到第三艘戰船的時候,他發現這艘戰船上的士兵衣著和之前不同,手上拿著步、槍,他瞬間想到永州已經鑄造出了步、槍。那麼參領口中的新兵器就是步、槍了吧?想到這裡,本來還有些擔心此次交戰的他一點也不擔心了。相比大炮,步、槍可厲害多了。要是步、槍不厲害,手、槍也不會延續到現代使用。
袁柳臻幫忙處理這艘船的時候,參領看到船上死去的士兵也是像之前一樣,囑咐其他士兵好好安葬這些死去的士兵,然後又詢問一旁回來報信的士兵,「王爺登島後怎麼樣?指揮使找到沒有?需不需要我過去?」
那士兵回答:「王爺登島後還未找到指揮使和敵方將軍,並未下令大人過去。」
「指揮使還未找到嗎?」參領自顧自嘆息一聲,讓士兵下去。
於連海聽到參領和士兵的對話,見參領似乎很重視指揮使,想到袁柳臻一直擔心陶傅,多嘴問了句:「參領大人,您剛才說的指揮使是?可姓陶?」
參領沒有隱瞞,道:「是。聽說指揮使是姓陶。聽說指揮使很厲害,王爺很重視。指揮使被敵方將軍抓到,王爺便第一時間追了上去。現在王爺已經登島上岸,希望能夠找到指揮使,指揮使能夠平安無事。」
袁柳臻和於連海一行人聽到參領的話,瞬間變得臉色慘白。
那參領看到幾人臉色慘白,詢問道:「於先生怎麼了?」
於連海再次問了句:「參領大人說的指揮使可是叫陶傅?我們都叫他阿傅,阿傅是和連師傅他們一起來月城的,和我們相識。」
參領聽後意外道:「你們和指揮使相識嗎?難怪呢。你們能夠製造出那麼厲害的戰船,指揮使那麼厲害,得到王爺的重視。」
袁柳臻整個人懵掉了,本來心情平復且因永州這邊造出步、槍那種喜悅輕鬆的心情瞬間消失不見。他想起了上一次永州和東洲交戰,指揮使被擒的消息。他完全沒想到那個被擒的指揮使是陶傅。如今知道陶傅被樊天抓走,他整個人臉色變得慘白。他知道樊天一直通緝他和陶傅,上次也抓了陶傅。也知道陶傅和阿葉婆之間的矛盾,知道阿葉婆已經去世。
他實在不敢想像陶傅落在樊天手上會有怎麼樣的後果,不敢想像樊天會怎麼處理陶傅。
若是樊天因為阿葉婆去世,對陶傅耿耿於懷,在意樊珠兒跳河,那麼,現在的陶傅會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