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京市種植園被安排北邊外圍,那裡本來有山體不適宜人居住,後來要建房子山被從中間往裡面掏空很大一塊地,形成三面環山,是個很隱蔽安全的地方,將種植園放在這裡面誰都放心。

  種植園不是國家的種植園,而是領地的,招工也是領地負責招工,跟國家沒關係,畢竟種植園產出糧食聞溪都要上架到貢獻值商店,如此才能獲得大量貢獻值,她手裡的貢獻值可是有很多用處的。

  比如建敬老院、學校,這些都是公益性的地方,吃飯都是不花貢獻值的,領地里老人甚至每個月能領50點養老費,未成年沒有家人的孩子也是有贍養費補貼。

  京市這邊領地暫時不做敬老院,但學校打算修建,算是為國家出一份力,為同胞做點好事,這裡幾千萬人,花銷同樣不小。

  當然,種植園牢牢掌握在領地手中,國家也不能不拿好處,畢竟國家也需要貢獻值運轉,於是他們派軍人看守種植園,領地需要交農業稅,產率的20%。

  還記得當時陳部長提出農業稅時心中不免忐忑,擔心領地不答應,畢竟天災前國內早就沒有農業稅一說,追溯到多年前,稅率也是在15%,這個20%陳部長提出來是打算留著砍價的餘地,誰知宋鵬濤代表領地一口就應了下來,絲毫都沒有猶豫。

  其實陳部長不知道,只要國家不超過百分之五十,領地都是可以答應的,不過宋鵬濤才不傻,日子還長,慢慢加才更好,更能體現領地的無私與奉獻。

  種植園第一天招聘,需要招5000人,但應聘的人一大堆,不過很多人因為從來沒有種過地,沒有種植特長無法被招聘,不像領地里家家戶戶庭院裡都種菜了,基本上種個把月就會有種植特長。

  領地里目前有十五萬人在種植園工作,基本上勞動力達到飽和,畢竟還有一部分人自己創業,也招工,還有老人孩子以及領地公職人員,正因為飽和,這也是需要把種植園轉移到陸地上來的重要原因之一。

  封查京市種植園時,聞溪將四周有缺口的地方都堵住石牆,只留一個出口,大約有幾千畝碎石地,招聘過來的五千人第一步便是在地面上鋪一層土壤,這不是一個輕省的活,好在所有人幹活都挺賣力的,在天黑之前完成了任務。

  鋪上五萬塊紅土地,聞溪讓所有人迅速種上種子,忙活的時候陳部長過來瞧了瞧,對於一天就能成熟的紅土地他自然好奇。

  對站在中間監工的聞溪道:「這土壤我弄點去研究室沒有影響吧?」

  聞溪十分隨意:「可以啊,我這還有肥料包,要不要一起拿去?」

  「要。」陳部長笑呵呵地,接著道:「大溪啊,我聽說領地有種十分龐大的樹木,你們什麼時候移栽兩顆到這裡來?」

  「這事.....等我回去問問宋叔。」聞溪知道陳部長口中說兩顆可不僅僅是兩顆,到目前為止,全球的核電站基本都快被清理完了,聞溪總共也就得到四百多顆而已,領地現在每個坊四周都種有大樹,如此才能擋住毒辣的陽光,移植大樹到京市這是之前沒有準備的。

  陳部長見她猶豫,退而求其次道:「要不給一顆種子給我們的科學家,如果能通過科學手段培育,那就皆大歡喜。」

  之所以找聞溪說,自然是因為陳部長已經知道聞溪是烏溪城城主了,雖然這個結論並沒有在明面上得到確認,但這麼長時間過去,聞溪一直在參與京市建設,稍微心思活絡一點,了解她多一點的人都不難發現她的身份。

  國家還有這裡每個華國人天災前的檔案資料,其中聞溪來自烏溪鎮記錄得十分清楚,而領地烏溪城跟烏溪鎮的關係不用說了,城主鐵定來自烏溪鎮,而又信任宋鵬濤,稍微一排除就是她了。

  小姑娘心軟好說話,陳部長經常有事就找她,現在想要讓聞溪給出一粒大樹種子。

  給國家研究確實不錯,畢竟這些大樹種子還是太少了,要是能研究出來,確實對人類有益,於是聞溪答應給一顆。

  事後,專家們研究培育,大樹長大了,那些被各種方法試驗出來的迷你版大樹也出現在路邊,這種迷你版的大樹沒有大樹那麼逆天,長到十幾米就不長了,唯一的優點就是適應力比地球上很多植物強,乾旱的地方兩三個月不澆水都不會枯死,簡直是非洲大陸上所有國家的福音。

  天氣越來越熱,就連華國這邊都得穿短袖,中午得避著太陽,就更不用說靠近赤道的阿美利。

  自從地面衛星遙控指揮中心被華國清理之後,阿美利的那顆衛星因某些原因已經脫離軌道,再也無法製造粉塵降溫,於是阿美利人日子過得無比困難,已經有很多阿美利普通民眾選擇南上,去其它國家避暑,此時阿美利住宅區基本十室九空。

  四百多萬人消失了大半,其餘美洲國家雖然日子也過得艱難,但他們可以時不時從華國領一批糧食,並且大面積搞綠化,倒是有能力可以吸納一部分的阿美利人,不過這些小弟知道現在大哥跟過去大哥的仇怨,於是,這些小弟要求進入本國的阿美利人放棄本有的國籍,加入他們國家,這樣才享有本國公民才有的待遇。

  能活著,國籍算什麼,再說阿美利人本就對國籍不是很在意,他們追求的只是站在世界之巔的榮耀,當阿美利跌入谷底,他們雖然心裡難受,但個人才是第一位,移民而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