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頁
「……有一點。」
晏遲轉而看向對方,道:「但我想,我不是站在眾生之巔,我是站在你身邊,就沒什麼可怕。」
殷璇對視過去,目光凝聚了片刻,道:「對,我會保護你。」
這句話,會從她答應的那一日起,一直持續到百年後的山阿陵寢里,讓往後的千年百年,皆欣羨你我的恩愛不疑。
千金一諾。
————
太初十年,鳳君誕下皇二子,取名為鏡,取「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之意。
太初十一年,帝廢止大選舊例,諸臣勸阻諫言,未果。同年八月,帝以結黨營私之罪,罷黜朝內四位勳爵。
太初十三年,帝立皇長女煥為儲。
太初十四年,皇二女降世,取名為煌。六月,殷鏡二皇子記於良卿膝下,移養明珠殿。
太初十五年六月,法華堂。
裡頭的嗚嗚哭聲才停止了一會兒,盆中的紙錢元寶燒盡了。東吾從裡面出來時,正好見到晏遲等在門外。
他伸手擦了擦眼角,走到他旁邊,音含哽咽:「好好的人,怎麼說沒就沒了啊,哥哥……」
晏遲回過頭望他一眼,見後面的門已關上了,貼耳低語道:「沒人看了。」
東吾頓時臉色一變,緊張兮兮的往法華堂看了一眼,然後拉著晏遲往回走,邊走邊小聲道:「一個月哭三回,誰出的餿主意?知道的是陛下暗地裡遣散後·宮,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什麼巫蠱降頭之術……」
此刻是盛夏,他衣衫單薄,飄起來時只留下一個淡淡的影兒,隨著光暈散蕩而去。
太初八年入宮的那幾位,今日來接連「薨逝」,不過是由殷璇做主,送他們回去了而已。那幾位冰清玉潔,困居了幾年時光,都應了陛下的旨意回去了。他們的家人大多已乞骸骨歸鄉,都已易名,更改了身世,重新回到了家人身邊,至於日後的婚配,也由其自己做主。
這個決定並非是一日之功,在廢止大選之後的數年中,整個朝堂的血液幾乎都被清洗了一遍,因為他們留存於後宮也實在沒有用處,空耗年華而已。之前晏遲也跟她商量了幾次,權衡利弊之後,才採用了這個辦法。
蘇枕流和東吾都是無處可去,也不願意離開的。他們兩個這幾年一個比一個會玩,天天一起放風箏帶孩子、寫字彈琴做糕點,比京中那些待字閨中的兒郎都輕鬆愜意。
東吾才帶著人哭完「薨逝之人」,心裡正有些悶,他面對著晏遲向後退,抱怨道:「那裡哭得可凶,許是太平日子過慣了,他們受不得這個月的波瀾刺激了,讓我聽著也累。」
晏遲看著他走,見到後面的人影時,提醒道:「小心……」
這句話還未說完,東吾便直接撞上了人,他轉過身,看到蘇枕流站在承乾宮前,伸手扶了他一下,道:「這是什麼做派,哭了兩下,反倒給你笑成這樣?」
東吾轉過頭看他,氣得哼了一聲:「你比我好,去都不去看一眼,當心別人說蘇千歲無情。」
「我管他們說什麼。」蘇枕流散漫地應了一句,朝內室示意了一下,附耳過去對晏遲道:「陛下在裡頭。」
就算是殷璇來了,也不必讓他這么小心。晏遲挑了下眉,直接問道:「你有事求我?」
蘇枕流一下子讓他說中了心事,連主動權都沒有了,猶豫了片刻,道:「鉞兒不是……不是快到年紀了麼,我近日來在宮裡辦了曲水流觴的席面,那些誥命夫郎、勳爵正君的家裡,也相看了一些,有幾個女郎甚好,你跟陛下商議便是。」
按照規矩,這些事情都是鳳君管的。晏遲點了點頭,繼續問道:「你說得是哪幾個?」
「……安國公家的那個小女兒,我最相中。」蘇枕流甚少有不好意思的時刻,這回耐著性子跟他講,看來是真的上心,「你去吧,我帶東吾玩兒去。」
他說了這麼一句,隨後便把剛想纏著他晏哥哥的東吾拉走了,帶著這顆草原明珠去宮苑那邊前年新修葺的馬場放風。
晏遲望著兩人回去,帶著人進了明德殿,撥開珠簾時,正見到殷璇在榻上等他。案上堆了幾張奏摺、一個捲起來的詔書。
小女兒的搖籃沒放在內室里,那邊有靜成和無逍照顧著,鏡兒雖說記在東吾膝下,但其實也只是名義上的而已,他也在屏風外頭照顧妹妹,正在承乾宮之中。
殷璇衣衫齊整,似是下了朝便過來了。她斟酌著寫硃批,寫到一半,見卿卿過來,便擱下手上的東西,抬眸盯他。
晏遲早就被她的視線盯習慣了,正想著跟她說蘇枕流交代的事情,大約商議了一炷香的時辰,殷璇將此事裁定。
這幾年來,晏遲的繡品雖有進步,可還是平平無奇,可見他真的沒有這上面的天賦,但殷璇從不相棄,反倒十分喜愛,後來她的鳳君恃寵而嬌,愈發憊懶,連做個香囊荷包也不勤了。
那時殷璇還因為這等小事跟他鬧脾氣,前年下江南遊湖時,她談及此事,言語切切,在那畫舫上除去了這隻人間鳳凰的霓裳,將這些小事裡缺給她的都索要了回來。
那時天水相依,月色映入湖心,清夢枕於星海之上。她的手與對方相扣,在極狹窄逼仄之處,觸及到對方漫溢而過的纏綿呼吸。
議定了鉞兒的事情,晏遲才探出手來,將案上的捲起的詔書慢慢抖開,邊展邊問:「怎麼帶進後·宮,這是什麼……」
晏遲轉而看向對方,道:「但我想,我不是站在眾生之巔,我是站在你身邊,就沒什麼可怕。」
殷璇對視過去,目光凝聚了片刻,道:「對,我會保護你。」
這句話,會從她答應的那一日起,一直持續到百年後的山阿陵寢里,讓往後的千年百年,皆欣羨你我的恩愛不疑。
千金一諾。
————
太初十年,鳳君誕下皇二子,取名為鏡,取「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之意。
太初十一年,帝廢止大選舊例,諸臣勸阻諫言,未果。同年八月,帝以結黨營私之罪,罷黜朝內四位勳爵。
太初十三年,帝立皇長女煥為儲。
太初十四年,皇二女降世,取名為煌。六月,殷鏡二皇子記於良卿膝下,移養明珠殿。
太初十五年六月,法華堂。
裡頭的嗚嗚哭聲才停止了一會兒,盆中的紙錢元寶燒盡了。東吾從裡面出來時,正好見到晏遲等在門外。
他伸手擦了擦眼角,走到他旁邊,音含哽咽:「好好的人,怎麼說沒就沒了啊,哥哥……」
晏遲回過頭望他一眼,見後面的門已關上了,貼耳低語道:「沒人看了。」
東吾頓時臉色一變,緊張兮兮的往法華堂看了一眼,然後拉著晏遲往回走,邊走邊小聲道:「一個月哭三回,誰出的餿主意?知道的是陛下暗地裡遣散後·宮,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什麼巫蠱降頭之術……」
此刻是盛夏,他衣衫單薄,飄起來時只留下一個淡淡的影兒,隨著光暈散蕩而去。
太初八年入宮的那幾位,今日來接連「薨逝」,不過是由殷璇做主,送他們回去了而已。那幾位冰清玉潔,困居了幾年時光,都應了陛下的旨意回去了。他們的家人大多已乞骸骨歸鄉,都已易名,更改了身世,重新回到了家人身邊,至於日後的婚配,也由其自己做主。
這個決定並非是一日之功,在廢止大選之後的數年中,整個朝堂的血液幾乎都被清洗了一遍,因為他們留存於後宮也實在沒有用處,空耗年華而已。之前晏遲也跟她商量了幾次,權衡利弊之後,才採用了這個辦法。
蘇枕流和東吾都是無處可去,也不願意離開的。他們兩個這幾年一個比一個會玩,天天一起放風箏帶孩子、寫字彈琴做糕點,比京中那些待字閨中的兒郎都輕鬆愜意。
東吾才帶著人哭完「薨逝之人」,心裡正有些悶,他面對著晏遲向後退,抱怨道:「那裡哭得可凶,許是太平日子過慣了,他們受不得這個月的波瀾刺激了,讓我聽著也累。」
晏遲看著他走,見到後面的人影時,提醒道:「小心……」
這句話還未說完,東吾便直接撞上了人,他轉過身,看到蘇枕流站在承乾宮前,伸手扶了他一下,道:「這是什麼做派,哭了兩下,反倒給你笑成這樣?」
東吾轉過頭看他,氣得哼了一聲:「你比我好,去都不去看一眼,當心別人說蘇千歲無情。」
「我管他們說什麼。」蘇枕流散漫地應了一句,朝內室示意了一下,附耳過去對晏遲道:「陛下在裡頭。」
就算是殷璇來了,也不必讓他這么小心。晏遲挑了下眉,直接問道:「你有事求我?」
蘇枕流一下子讓他說中了心事,連主動權都沒有了,猶豫了片刻,道:「鉞兒不是……不是快到年紀了麼,我近日來在宮裡辦了曲水流觴的席面,那些誥命夫郎、勳爵正君的家裡,也相看了一些,有幾個女郎甚好,你跟陛下商議便是。」
按照規矩,這些事情都是鳳君管的。晏遲點了點頭,繼續問道:「你說得是哪幾個?」
「……安國公家的那個小女兒,我最相中。」蘇枕流甚少有不好意思的時刻,這回耐著性子跟他講,看來是真的上心,「你去吧,我帶東吾玩兒去。」
他說了這麼一句,隨後便把剛想纏著他晏哥哥的東吾拉走了,帶著這顆草原明珠去宮苑那邊前年新修葺的馬場放風。
晏遲望著兩人回去,帶著人進了明德殿,撥開珠簾時,正見到殷璇在榻上等他。案上堆了幾張奏摺、一個捲起來的詔書。
小女兒的搖籃沒放在內室里,那邊有靜成和無逍照顧著,鏡兒雖說記在東吾膝下,但其實也只是名義上的而已,他也在屏風外頭照顧妹妹,正在承乾宮之中。
殷璇衣衫齊整,似是下了朝便過來了。她斟酌著寫硃批,寫到一半,見卿卿過來,便擱下手上的東西,抬眸盯他。
晏遲早就被她的視線盯習慣了,正想著跟她說蘇枕流交代的事情,大約商議了一炷香的時辰,殷璇將此事裁定。
這幾年來,晏遲的繡品雖有進步,可還是平平無奇,可見他真的沒有這上面的天賦,但殷璇從不相棄,反倒十分喜愛,後來她的鳳君恃寵而嬌,愈發憊懶,連做個香囊荷包也不勤了。
那時殷璇還因為這等小事跟他鬧脾氣,前年下江南遊湖時,她談及此事,言語切切,在那畫舫上除去了這隻人間鳳凰的霓裳,將這些小事裡缺給她的都索要了回來。
那時天水相依,月色映入湖心,清夢枕於星海之上。她的手與對方相扣,在極狹窄逼仄之處,觸及到對方漫溢而過的纏綿呼吸。
議定了鉞兒的事情,晏遲才探出手來,將案上的捲起的詔書慢慢抖開,邊展邊問:「怎麼帶進後·宮,這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