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頁
「他們去了哪裡?」
「不知。」
「是你不知,還是無人知?」
臨川沉默了。從前也是這樣,初陌不知如何回話時,就會沉默。
「這一任君上的離開,與多年前魔宮發生的事有關?」
臨川還是沉默。
「這一任君上的去處,也與多年前魔宮發生的事有關?」
這回臨川不沉默了,但卻沒有回答朔光的問題,他讓臨淵父親的幻影隱去。
「冥君大人,你問的這些,恕我不能答。」
說罷,那道幻影下的水仙,也像被摁住了開關一樣,霎時熄了。
載著朔光的那朵水仙,繼續旋轉著往前,由它劃撥出的漣漪也隨著擴散到了水牆上,明明是在地底,可有那麼一瞬間,朔光好似在水底看見了星光。
因為有隱退制度,魔族歷史上的君上,比朔光想像中要多,又因為他們掌管的是魔族,棲身的是一方奇地,他們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傳奇故事。
譬如某日天火焚原,整個魔族皆埋火海,一位君上以一己之力滅去大火,救下魔族萬民。再譬如某日,整個魔族的冰雪融化,族內各處皆生大水,一位君上凝水成冰,生築了入口處的雪山。再再譬如某日,妖獸破除封印侵襲民間,又一位君上孤勇抗戰,沒多久便將滅族之危機消弭於無形。
這些英雄故事固然盪氣迴腸,可朔光聽著,卻覺得十足普通。
臨川不知,很久以前的那場滅世之劫,朔光是親歷者。
自然就不會知,與那一場人禍相比,後世的天災根本不值一提。
◎最新評論:
-完-
第108章
◎朔光她就是想拖◎
很快, 兩人走到水牆盡頭,那裡應該還有個君王,可朔光等了很久,水牆倒是凝成了人形, 卻始終看不清模樣, 也看不到他用生命留下來的場景。
以朔光的性子, 看不見就看不見吧,反正那樣壯大的功勳, 於她也只是故事而已。
可不知為何,她總覺得, 這個人的故事, 她應該聽。
「這位君上怎未留下影像?」朔光問。
臨川也看著那個透明的人形,說:「他不是君上。」
朔光很詫異,臨川解釋:「他雖非君上, 卻為魔族立下大功。」
「怎樣的功勞,能讓他留名王池,還在所有君上之上?」
臨川默了一瞬:「是因他之功, 魔族才得以建立。」
「這麼說,他可算作魔族的創立者?」
「嗯。」
「既是創立者, 為何不顯露模樣?」
「……」臨川沒有回話。
朔光有些奇怪:「那他喚作何名?」
「魔族有忌,他之名,不可提。」
「為何不可提?」
「若是提起他,恐怕會為魔族帶來災禍。」
朔光更加奇怪了:「一個千百年前為魔族立下大功的功臣, 怎會為今日之魔族帶來災禍?」
臨川又是一陣沉默, 隨即一笑, 說:「人間有一句俗語, 我之蜜糖, 汝之砒霜,他數千年前所行之事,於魔族來說是大功一件,可對其他族群的人來說,卻是蝕骨之殤。很久以前,那場震驚三界的妖魔之戰,便是因他而起。」
朔光心一顫,懂了,人生於世,皆有歸屬,人們所行之事,自然是以自己的族群為重,可不同的族群有不同的訴求,當兩個種族之間發生了利益衝突,一族的功勞,就成了另一族不可磨滅的恨。朔光恍惚猜到,當初此人所立之功,大抵是侵犯了妖族的利益。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所以時至今日,魔族依然為妖獸所擾,本就是魔族應該付出的代價。
「既然說到了妖魔之戰,可否為我講講?」
那場妖魔之戰,朔光本該是親歷者,但那時候,她剛應下仙人們的求和,結束了被所有人追殺的生活,實在無力參與世間之事,因此並未過多關注。
但現在來看,這場大戰於世間影響深遠,不光干係到魔族的興立,還干係到妖魔兩族的存亡,她作為一個上神,實在不該再冷眼旁觀。
臨川於是為她講述起妖魔大戰的起源,他說當年,三界初立,天下未平,所有種族匯聚一起商談創世之事。妖族因為沒有話語權,被劃分進仙族,由仙界管轄,魔族則單存世間,從此與仙凡割裂。
自此,三界顯露雛形,但那之後不久,妖族不知從何處得知,魔族那位功臣所行之事,直言他之罪,該魔族擔,於是揮兵攻打魔族。當時那位功臣其實已經死了,妖族讓魔族交出始作俑者,魔族根本沒辦法答應。於是兩族掀起大戰,且,不死不休。
那時的世間有七位上神,妖族有一位,魔族也有一位。
妖族的那位是朔光,自接下和約開始,她就再也不搭理世間之事。
魔族的那位本該護佑魔族,可他卻說,這是魔族本該承擔的罪孽,他不應該干涉。
故,兩族之間的戰爭,終究只限於兩族之間,當時的天帝大約也是忌憚朔光與魔族那位上神,終究也不曾出手。於是那一場戰,從魔族打到妖族,眼看又要侵擾仙凡兩界時,天帝派出了青女,青女作為仙界戰將,大戰的勸和者,卻也在一次對戰中,為保凡世犧牲了自己。
青女的死去,給了天帝足夠的理由,他終於強硬表態,倘若戰爭繼續,他必插手。
「不知。」
「是你不知,還是無人知?」
臨川沉默了。從前也是這樣,初陌不知如何回話時,就會沉默。
「這一任君上的離開,與多年前魔宮發生的事有關?」
臨川還是沉默。
「這一任君上的去處,也與多年前魔宮發生的事有關?」
這回臨川不沉默了,但卻沒有回答朔光的問題,他讓臨淵父親的幻影隱去。
「冥君大人,你問的這些,恕我不能答。」
說罷,那道幻影下的水仙,也像被摁住了開關一樣,霎時熄了。
載著朔光的那朵水仙,繼續旋轉著往前,由它劃撥出的漣漪也隨著擴散到了水牆上,明明是在地底,可有那麼一瞬間,朔光好似在水底看見了星光。
因為有隱退制度,魔族歷史上的君上,比朔光想像中要多,又因為他們掌管的是魔族,棲身的是一方奇地,他們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傳奇故事。
譬如某日天火焚原,整個魔族皆埋火海,一位君上以一己之力滅去大火,救下魔族萬民。再譬如某日,整個魔族的冰雪融化,族內各處皆生大水,一位君上凝水成冰,生築了入口處的雪山。再再譬如某日,妖獸破除封印侵襲民間,又一位君上孤勇抗戰,沒多久便將滅族之危機消弭於無形。
這些英雄故事固然盪氣迴腸,可朔光聽著,卻覺得十足普通。
臨川不知,很久以前的那場滅世之劫,朔光是親歷者。
自然就不會知,與那一場人禍相比,後世的天災根本不值一提。
◎最新評論:
-完-
第108章
◎朔光她就是想拖◎
很快, 兩人走到水牆盡頭,那裡應該還有個君王,可朔光等了很久,水牆倒是凝成了人形, 卻始終看不清模樣, 也看不到他用生命留下來的場景。
以朔光的性子, 看不見就看不見吧,反正那樣壯大的功勳, 於她也只是故事而已。
可不知為何,她總覺得, 這個人的故事, 她應該聽。
「這位君上怎未留下影像?」朔光問。
臨川也看著那個透明的人形,說:「他不是君上。」
朔光很詫異,臨川解釋:「他雖非君上, 卻為魔族立下大功。」
「怎樣的功勞,能讓他留名王池,還在所有君上之上?」
臨川默了一瞬:「是因他之功, 魔族才得以建立。」
「這麼說,他可算作魔族的創立者?」
「嗯。」
「既是創立者, 為何不顯露模樣?」
「……」臨川沒有回話。
朔光有些奇怪:「那他喚作何名?」
「魔族有忌,他之名,不可提。」
「為何不可提?」
「若是提起他,恐怕會為魔族帶來災禍。」
朔光更加奇怪了:「一個千百年前為魔族立下大功的功臣, 怎會為今日之魔族帶來災禍?」
臨川又是一陣沉默, 隨即一笑, 說:「人間有一句俗語, 我之蜜糖, 汝之砒霜,他數千年前所行之事,於魔族來說是大功一件,可對其他族群的人來說,卻是蝕骨之殤。很久以前,那場震驚三界的妖魔之戰,便是因他而起。」
朔光心一顫,懂了,人生於世,皆有歸屬,人們所行之事,自然是以自己的族群為重,可不同的族群有不同的訴求,當兩個種族之間發生了利益衝突,一族的功勞,就成了另一族不可磨滅的恨。朔光恍惚猜到,當初此人所立之功,大抵是侵犯了妖族的利益。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所以時至今日,魔族依然為妖獸所擾,本就是魔族應該付出的代價。
「既然說到了妖魔之戰,可否為我講講?」
那場妖魔之戰,朔光本該是親歷者,但那時候,她剛應下仙人們的求和,結束了被所有人追殺的生活,實在無力參與世間之事,因此並未過多關注。
但現在來看,這場大戰於世間影響深遠,不光干係到魔族的興立,還干係到妖魔兩族的存亡,她作為一個上神,實在不該再冷眼旁觀。
臨川於是為她講述起妖魔大戰的起源,他說當年,三界初立,天下未平,所有種族匯聚一起商談創世之事。妖族因為沒有話語權,被劃分進仙族,由仙界管轄,魔族則單存世間,從此與仙凡割裂。
自此,三界顯露雛形,但那之後不久,妖族不知從何處得知,魔族那位功臣所行之事,直言他之罪,該魔族擔,於是揮兵攻打魔族。當時那位功臣其實已經死了,妖族讓魔族交出始作俑者,魔族根本沒辦法答應。於是兩族掀起大戰,且,不死不休。
那時的世間有七位上神,妖族有一位,魔族也有一位。
妖族的那位是朔光,自接下和約開始,她就再也不搭理世間之事。
魔族的那位本該護佑魔族,可他卻說,這是魔族本該承擔的罪孽,他不應該干涉。
故,兩族之間的戰爭,終究只限於兩族之間,當時的天帝大約也是忌憚朔光與魔族那位上神,終究也不曾出手。於是那一場戰,從魔族打到妖族,眼看又要侵擾仙凡兩界時,天帝派出了青女,青女作為仙界戰將,大戰的勸和者,卻也在一次對戰中,為保凡世犧牲了自己。
青女的死去,給了天帝足夠的理由,他終於強硬表態,倘若戰爭繼續,他必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