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頁
都以為這一場奪嫡之戰的血雨腥風,不可避免。
可被所有人注視著的目光焦點,被困在所謂奪嫡里的兩個孩子,卻出人意料的,活成了一母同出的模樣。
「我昨夜沒能背下《千字文》,母妃生氣了,說我是個廢物。」李堯坐在雲寧宮門前的牆角里,哭成一個淚人,「哥,我是不是真的是個廢物,我什麼都做不好,不管怎麼做,母妃都不會滿意!」
七歲的李牧惆悵的抿嘴,在宮牆邊靠著他坐了下來。
他不能邀請李堯到雲寧宮裡去,不然當他回到紫荊宮時,若是被多嘴的宮人講出來,四歲的李堯,勢必要吃一頓皮肉之苦。
「哪有,你明明那麼聰明。」李牧看著他哭成兩行鼻涕掛在臉上的樣子,抬手用自己的衣袖抹掉他面頰上的眼淚,「你才四歲,就能背好多詩詞了。哥哥四歲的時候,大字都不認識幾個。」
說著,他嘆一口氣,像個小大人一般,將自己這個傷心的弟弟包在懷中,輕輕拍著他的後背,學著他母妃的樣子,哄著,安慰著。
已有七個月身孕的蕭貴妃,透過門縫,瞧見兩個皇子蜷縮在一起的模樣,便端出來幾樣點心,有些艱難的蹲在李堯的面前,柔聲問道:「口渴麼?」
李堯搖頭,抿嘴不語。
她淺淺笑起,眼眸眯成了彎月一般,又看向李牧:「……帶你弟弟去國子監玩,可好?」
瞧著她溫柔的模樣,想起自己母親永遠只有那句「還不夠」,李堯的心頭既難受又憋屈。
只有李牧理解了蕭貴妃的話。
能讓李堯不挨揍,還能帶他散散心,放眼整個京城,便也只有國子監里了。
只有這樣,他回去的時候,才能告訴舒妃,自己是因為好學,所以請教先生去了。
小小年紀,便已是這般的境遇,望著他們兩人手牽手離開的背影,蕭貴妃接過喜嬤嬤籠上肩頭的毯子,心中說不清是什麼樣的情緒。
雖然並非一母所出,但說到底,李堯也是李義的兒子,蕭貴妃雖然不喜歡舒嬪,儘量不與她有什麼交集,但孩子是無辜的,不應該成為她權利舞台上的工具。
她垂眸,瞧著一望無垠的天際,嘆了一口氣。
到底是逃不過皇族的命運。
當李錦出生之後,舒嬪的焦慮越發的明顯。
為了安撫她,蕭貴妃便同李義商量著,將舒嬪的位份往上抬一抬。
「讓她覺得好受些,讓後宮的目光都投向她那裡,李堯那孩子也能少吃些皮肉之苦。」蕭貴妃一邊哄著年幼的李錦,一邊瞧著身旁沉思的李義。
「朕覺得不妥。」燭火微微跳動,將李義的面頰襯托的更是肅然幾分,「你本就不喜後宮紛爭,若是舒嬪得勢,以她的心性,勢必將後宮分化成兩派,回過頭來打壓你,不可。」
屋內沉默了許久,將已經睡沉的李錦放下之後,蕭貴妃坐在李義的身旁,微微笑著:「既然如此,不如將中書令大人的嫡女納進來……」
「不可!」
她話還沒說完,就被李義打斷:「一個舒嬪已是意外,再往這裡送進來一個……」
他有些氣惱,瞧著蕭貴妃的模樣,半晌才冷哼一聲:「不可,朕不想把給你的心,再分出去哪怕一點。」
李義說完,見蕭貴妃沉默很久,滿是惆悵,便無心再看手裡的書卷,撂在一旁,氣笑了:「你就那麼在意那李堯?」
他揉著自己的太陽穴:「在意到,恨不得往你夫君身旁多塞進來幾個人?」
睨著李義,看著他面頰上的笑意,蕭貴妃知道,他是真的生氣了。
「倒也不是在意。」她說,「只覺得,若他們兄弟二人能將這般情誼延伸下去,也許能避過血雨腥風的奪嫡之爭。」
她瞧著李義,很是感慨:「奪嫡,大魏一連兩代的皇子都經歷過。」蕭貴妃搖了搖頭,「國力上,財力上,民心上……陛下,我們還能撐的起第三次麼?」
她的話,如一支箭,正中要害。
「您首先是大魏的皇帝,之後才是臣妾的夫君。」
「而臣妾,首先是大魏的皇妃,之後才是您的枕邊人,才是太子的母親。」
「當以什麼為重,臣妾拎的清。」
這話,被想念父皇,來找李義的太子李牧,站在門外,聽了個清清楚楚。
他忽然意識到,原來弟弟會被罵,會被打,會不被認可,皆是因為他的存在。
那一刻起,藏拙這兩個字,便刻在了李牧的腦海里。
唯有藏拙,才能讓李堯的日子好過一些。
第293章 李牧番外:天下為棋(二)
打從這個念頭形成起,李牧便有意無意的,演繹著自己的平平無奇。
他從一個驚艷了太傅的天才,漸漸變成了不上不下的中游水準,任誰提起來,都覺得格外平庸。
「哥哥很平庸,讀書寫字每日都不得要領。」李牧苦笑著,將懷裡藏著的甜桂花糕,遞給李堯,「喏,我偷偷帶出來的。」
李堯瞧著他手心裡的甜桂花糕,咧嘴笑著:「哥哥在堯兒眼中,是最好的!」
小小年紀,連喜歡甜食都不被允許的李堯,時常躲在國子監的花園裡,吃著李牧帶出來的甜糕。
只有這種時候,他才感覺自己從那令人窒息的皇城中,稍稍得到了一些解脫。
可被所有人注視著的目光焦點,被困在所謂奪嫡里的兩個孩子,卻出人意料的,活成了一母同出的模樣。
「我昨夜沒能背下《千字文》,母妃生氣了,說我是個廢物。」李堯坐在雲寧宮門前的牆角里,哭成一個淚人,「哥,我是不是真的是個廢物,我什麼都做不好,不管怎麼做,母妃都不會滿意!」
七歲的李牧惆悵的抿嘴,在宮牆邊靠著他坐了下來。
他不能邀請李堯到雲寧宮裡去,不然當他回到紫荊宮時,若是被多嘴的宮人講出來,四歲的李堯,勢必要吃一頓皮肉之苦。
「哪有,你明明那麼聰明。」李牧看著他哭成兩行鼻涕掛在臉上的樣子,抬手用自己的衣袖抹掉他面頰上的眼淚,「你才四歲,就能背好多詩詞了。哥哥四歲的時候,大字都不認識幾個。」
說著,他嘆一口氣,像個小大人一般,將自己這個傷心的弟弟包在懷中,輕輕拍著他的後背,學著他母妃的樣子,哄著,安慰著。
已有七個月身孕的蕭貴妃,透過門縫,瞧見兩個皇子蜷縮在一起的模樣,便端出來幾樣點心,有些艱難的蹲在李堯的面前,柔聲問道:「口渴麼?」
李堯搖頭,抿嘴不語。
她淺淺笑起,眼眸眯成了彎月一般,又看向李牧:「……帶你弟弟去國子監玩,可好?」
瞧著她溫柔的模樣,想起自己母親永遠只有那句「還不夠」,李堯的心頭既難受又憋屈。
只有李牧理解了蕭貴妃的話。
能讓李堯不挨揍,還能帶他散散心,放眼整個京城,便也只有國子監里了。
只有這樣,他回去的時候,才能告訴舒妃,自己是因為好學,所以請教先生去了。
小小年紀,便已是這般的境遇,望著他們兩人手牽手離開的背影,蕭貴妃接過喜嬤嬤籠上肩頭的毯子,心中說不清是什麼樣的情緒。
雖然並非一母所出,但說到底,李堯也是李義的兒子,蕭貴妃雖然不喜歡舒嬪,儘量不與她有什麼交集,但孩子是無辜的,不應該成為她權利舞台上的工具。
她垂眸,瞧著一望無垠的天際,嘆了一口氣。
到底是逃不過皇族的命運。
當李錦出生之後,舒嬪的焦慮越發的明顯。
為了安撫她,蕭貴妃便同李義商量著,將舒嬪的位份往上抬一抬。
「讓她覺得好受些,讓後宮的目光都投向她那裡,李堯那孩子也能少吃些皮肉之苦。」蕭貴妃一邊哄著年幼的李錦,一邊瞧著身旁沉思的李義。
「朕覺得不妥。」燭火微微跳動,將李義的面頰襯托的更是肅然幾分,「你本就不喜後宮紛爭,若是舒嬪得勢,以她的心性,勢必將後宮分化成兩派,回過頭來打壓你,不可。」
屋內沉默了許久,將已經睡沉的李錦放下之後,蕭貴妃坐在李義的身旁,微微笑著:「既然如此,不如將中書令大人的嫡女納進來……」
「不可!」
她話還沒說完,就被李義打斷:「一個舒嬪已是意外,再往這裡送進來一個……」
他有些氣惱,瞧著蕭貴妃的模樣,半晌才冷哼一聲:「不可,朕不想把給你的心,再分出去哪怕一點。」
李義說完,見蕭貴妃沉默很久,滿是惆悵,便無心再看手裡的書卷,撂在一旁,氣笑了:「你就那麼在意那李堯?」
他揉著自己的太陽穴:「在意到,恨不得往你夫君身旁多塞進來幾個人?」
睨著李義,看著他面頰上的笑意,蕭貴妃知道,他是真的生氣了。
「倒也不是在意。」她說,「只覺得,若他們兄弟二人能將這般情誼延伸下去,也許能避過血雨腥風的奪嫡之爭。」
她瞧著李義,很是感慨:「奪嫡,大魏一連兩代的皇子都經歷過。」蕭貴妃搖了搖頭,「國力上,財力上,民心上……陛下,我們還能撐的起第三次麼?」
她的話,如一支箭,正中要害。
「您首先是大魏的皇帝,之後才是臣妾的夫君。」
「而臣妾,首先是大魏的皇妃,之後才是您的枕邊人,才是太子的母親。」
「當以什麼為重,臣妾拎的清。」
這話,被想念父皇,來找李義的太子李牧,站在門外,聽了個清清楚楚。
他忽然意識到,原來弟弟會被罵,會被打,會不被認可,皆是因為他的存在。
那一刻起,藏拙這兩個字,便刻在了李牧的腦海里。
唯有藏拙,才能讓李堯的日子好過一些。
第293章 李牧番外:天下為棋(二)
打從這個念頭形成起,李牧便有意無意的,演繹著自己的平平無奇。
他從一個驚艷了太傅的天才,漸漸變成了不上不下的中游水準,任誰提起來,都覺得格外平庸。
「哥哥很平庸,讀書寫字每日都不得要領。」李牧苦笑著,將懷裡藏著的甜桂花糕,遞給李堯,「喏,我偷偷帶出來的。」
李堯瞧著他手心裡的甜桂花糕,咧嘴笑著:「哥哥在堯兒眼中,是最好的!」
小小年紀,連喜歡甜食都不被允許的李堯,時常躲在國子監的花園裡,吃著李牧帶出來的甜糕。
只有這種時候,他才感覺自己從那令人窒息的皇城中,稍稍得到了一些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