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董昭繼續說道:「這些年,他們金國連年與建奴展開徵戰,雖說有我大唐暗中支持,但也蒙受不小的損失。

  從建奴所搶占的那些疆域,多半都是沒有開發出來的,而戰俘全部移送到我大唐東州治下,這使得他們國內矛盾不斷積攢。」

  「這舒爾哈齊的君王,當的還真是夠失敗的。」

  呂布一聽這話,面露輕笑地說道:「既然是這樣的話,叫賀齊具體負責此事吧,另外你們參謀院,譴派監察部的人,趕赴東州,先期完成地方駐防。

  命顏良所領天威軍,接管半島要衝之地,同時從東州那邊,篩選一批地方駐防軍,派往半島各處坐鎮。」

  「臣領旨!」

  董昭當即垂首應道。

  接受舒爾哈齊乞歸,並非是簡單的委派官員,在此之前,需對這些地域的駐防,進行相應的調動,同時還要對金國的兵馬進行整編。

  等到半島之地的軍事大權,全被大唐接管過來以後,才能委派官員進行治理,期間若遇到反叛情況,則有出動的大軍鎮壓。

  雖說眼下的大唐,正在經歷西征、南征之戰,但是這並不妨礙,大唐全面接管半島之地的局勢。

  畢竟早在三年前開始,以賈詡為首的參謀院,就針對金國可能歸附一事,做出了相應的準備工作。

  眼下,舒爾哈齊在扛了這麼長時間後,終於扛不起來這副重擔了,那接下來的事情,就按照先前所定安排即可。

  處在這樣的亂世爭霸下,沒有足夠的能力和實力,想要保護住自己的國度,那無疑是痴人說夢的一件事情。

  至於說在大唐接管期間,建奴是否來犯,呂布對此並不關心,畢竟這些年,努爾哈赤麾下勢力,也蒙受了不小的損失,若他真想挑釁一下大唐,就一直在東州駐守的幾部戍邊大軍,就夠建奴喝一壺的了。

  第198章 北疆生亂

  ……

  戰爭狀態下的大唐,雖說出戰的軍隊規模不小,但是對生活的底層的百姓來講,他們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

  經過這些年的治理,大唐國庫充盈,僅靠朝廷層面,就能應付眼下的戰爭,真要開始動用,未徵召的青壯,那代表著大唐進入到困難階段。

  「陛下,這是我們刑部,今年核准的死刑名單,共計七十一人。」

  刑部尚書滿寵,拿著一份奏疏,恭敬的遞到呂布面前,說道:「所涉及到的七十一人死囚,皆是觸犯我大唐律法,且不容特赦的存在。」

  經過這些年的改革,刑罰之權,已建立起從中央到地方的衙署,徹底從地方父母官手中剝離出來。

  在呂布看來,刑罰是體現律法威嚴的存在,不可能說,什麼權力,都叫地方官員掌控,這就會增加以權謀私的風險。

  像漢室的那種無為而治,明顯已經並不適合當前的局勢,權力若失去了約束,那無疑就是災難的開始。

  千里堤壩潰於蟻穴。

  呂布可不想看到,自己辛苦創建的大唐,因為種種的原因,最後出現二世而亡的情況出現。

  「嗯,既然是這樣的話,那就按照流程辦吧。」

  呂布翻看了所遞奏疏,知曉了這些人所犯之罪,神情淡然地說道:「你們刑部,向各地批示吧。」

  「臣遵旨。」

  滿寵當即垂首應道。

  雖說眼下西征、南征之戰,正在如火如荼的展開,且皆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但大唐治下的治理,還是要按部就班的向前發展。

  總不能說因為兩場對外發動的國戰,就叫國內一切事務,都停擺不動,所有的一切,皆圍繞著國戰展開。

  真要是這樣的話,那大唐還會出大亂的。

  「陛下,這是我都察院這邊,所掌握的一些情況。」

  左都御史張既,拿著一份奏疏,走上前說道:「兗州那邊,吏治出現復彈的跡象,一些委派的郡太守、縣令,有勾結地方士紳,以權謀私之嫌。

  我都察院所譴派的巡察御史,在經過暗中走訪調查後,已經掌握了一些情況,情況有些不容樂觀。」

  「嗯?」

  呂布一聽這話,眉頭微蹙起來,接過這份奏疏,便翻閱起來,片刻後,語氣冷然道:「眼下南征之戰,正在進行之中。

  我大唐的兒郎,正在敵國展開徵戰,為我大唐開疆擴土奮戰,可他們倒好,竟然敢做出這種事情。

  好啊,這是覺得朕幾年不殺人,心裡就生出僥倖心理了?

  張既,你們都察院,即刻譴派人手,給朕到兗州治下嚴查,朕叫內閣那邊,給兗州刺史下傳文書。

  叫他配合你們都察院,給朕狠狠的查,把這些該死的傢伙,一個不留的全部拿下!」

  「臣領旨!」

  張既當即垂首應道。

  都察院、刑部、大理寺,這是大唐的三法司,其是大唐內政之外的一把把利劍,要做的事情,就是維護大唐律法森嚴,確保大唐的根脈,不受到任何損害。

  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大唐的中央朝廷,以內閣、參謀院、軍督府、三法司為首,並搭建起相應的分屬衙門,治理著龐大的疆域。

  依著呂布的治國理念,任何膽敢觸碰大唐底線的事宜,都必須要受到嚴懲,這是不容更改的事情。

  隨著一項項政務得到解決,呂布對當前大唐的局勢,也有著清晰的認知,雖說對外發動兩場國戰,但這並沒有影響到大唐內部的穩定。




章節目錄